三代

三代

三代是對中國歷史上的夏、商、周三個朝代的合稱。“三代”一詞最早見於春秋時期的《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該詞一直到戰國時期,都是指夏、商、西周。秦朝之後,“三代”的含義才開始包括了東周,並一直沿用下去。在周朝初期還有統稱夏、商為“二代”的現象。,其實三代本來就是儒家理想中聖人輩出的時代,但是三代屬於半信史時代,同時也是他們理想中的社會,儒家眾人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倡導要想三代學習。

基本信息

讀音及英文

拼音:sāndài

英文:threegenerations

基本解釋

夏商周時代的神人獸面紋神徽夏商周時代的神人獸面紋神徽

1.夏、商、周三個朝代

英文:thethreeancientChinesedynasties——Hsia,ShangandChou

三代也叫三朝。它們依次為夏朝商朝周朝

夏朝自公元前22世紀末到公元前17世紀初,共有17代。

商朝自公元前17世紀初至公元前11世紀,共有30代。商朝自盤庚遷都於殷後,商朝也稱為殷朝。

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到公元前256年結束。西周從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共有12代。東周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共有25代。

2.祖、父、子三代或曾祖、祖、父三代

英文:threegenerations[1]

詳細解釋

中華上下五千年夏商周

1.指夏、商、周。

論語·衛靈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邢昺疏:“三代,夏、殷、周也。”《史記·孝武本紀》:“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銘箴》:“斯文之興,盛於三代。夏商二箴,餘句頗存。”唐韓愈《豐陵行》:“臣聞神道尚清浄,三代舊制存諸書。”

2.泛指三個朝代。

南朝宋鮑照《蕪城賦》:“出入三代,五百餘載,竟瓜剖而豆分。”此指漢、魏、晉。清李漁《閒情偶寄·詞曲·結構》:“漢史、唐詩、宋文、元曲,此世人口頭語也。《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後之三代也。”此指漢、唐、宋。

3.指自祖至孫。

《漢書·李廣傳贊》:“然三代之將,道家所忌,自廣至陵,遂亡其宗,哀哉!”唐盧綸《送彭開府往雲中覲使君兄》詩:“一門三代貴,非是主恩偏。”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若其詩文根本六經,德業師模三代(袁可立、袁樞、袁賦誠),蠕言螳動,俱無愧於汝南家法。”

4.指曾祖、祖父、父。

宋史·選舉志一》:“綴行期集,列敘名氏,鄉貫、三代之類書之,謂之小錄。”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二:“吊燈的晃眼的光亮照著牆壁上翠藍的花紙……照著‘三代宗親’的紫檀神龕。”

5.三十年

大周朝的時候,武則天一統天下。武媚小的時候,她父親找卜相先生給孩子們看相。那時算命先生說一句話,從此便深深刻在武媚的腦海里,至死也不曾忘。先生說:“唐三代後,女主武王。”這裡的‘三代’即指三十年。也就是說大唐三十年後,必將改朝換代姓武。這是歷史的一個小插曲,也是對‘三代’的另一種解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