匽侯盂

匽侯盂

中國西周早期的青銅器。為燕侯所作的宴饗用器。1955年於遼寧凌源海島營子出土。高24厘米。口徑33.9厘米。侈口,深腹,二附耳,圈足。腹飾垂冠鳳鳥紋,以細雲雷紋為地紋,足飾夔紋,華麗繁縟。內壁鑄有銘文“匽(燕)侯作盂”1行5字。該盂在凌源出土,表明周初燕國地域已達今遼寧西部地區。現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

文物簡介

匽侯盂匽侯盂
匽侯盂鑄工精湛,裝飾華麗,圈足和腹部前後布滿了精美的夔鳳紋飾。全器銹色碧綠,晶瑩美觀,是難得一見的青銅器珍品。仿製品A高24,5cm,重kg(原文物等大)仿製品B高14.7cm,重3.1kg(原文物3/5)仿製品C高12.3cm,重1.6kg(原文物1/2)。

匽侯盂為古代盛食器,匽侯即西周燕國國君匽侯盂的主題花紋是一種很特別的鳳紋,龍首而華冠逶迤下垂。周武王封其弟召公為燕侯,燕為商故國,地望在河南延津。召公為示區別,另創“匽”字來替代商朝的“燕”字。新創的“匽”字,有“像燕之匿於巢”的意思,表示“在此安居下來”。此外鳳的別稱為“鶠”,可能也“匽”國獨特的鳳崇拜有關。這件器物的銘文只有簡單的“匽侯作(fen)盂”。意思就是“燕侯所作用於盛放熟飯的盂”。從器形、銘文綜合考慮,這件器物是西周成王時鑄造的,同時代的燕國青銅器中有“匽侯旨”使用的器物,這個“匽侯旨”就是召公的長子。從時代推定,這件器物也可能是召公長子匽侯旨所作。匽侯盂的出土地點遠在遼寧凌源縣境內,而據史料記載及考古發掘證明,西周的匽都在今天北京房山琉璃河。器物出土地點離我們熟知的燕地相去甚遠,匽侯盂的出土表明,西周初年匽國在北方的擴張已達遼河流域。《說文》:盂,飯器也。《公羊傳·宣公十二年》:古者杅不穿。註:杅,飲水器。杅通盂。銅盂最早見於商代,春秋時已較少見。匽侯銅盂就是匽侯盛飯食的盂。匽即燕。“燕”是周初分封的諸侯國,匽侯即是燕國的君主。北京市房山縣琉璃河發現西周時燕國的古城址和古墓葬,出土了不少刻有"匽侯"銘文的青銅器。由此可見,北京一帶曾經是燕國的政治中心。匽侯銅盂出土於今天的遼寧,說明在西周初年,遼寧一帶也是燕國的屬地。

匽侯盂是西周時的器物,出土於遼寧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原器高二十四厘米,上口徑二十四厘米,侈口、深腹、圈足。盂體紋飾精美,通體布滿夔鳳紋(一種具有華冠的獸頭鳥身紋樣)。盂口內刻有銘文"匽侯作飯盂"。整個器具造型莊重,顯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貴。

匽侯盂匽侯盂
西周早期到西周中期的青銅器紋飾中,大量出現鳳,鳳鳥的鳳冠最有特色。周初鳳鳥冠的造型分三種:一是像金文“皇”字一樣的多齒冠;二是頭上有尖狀彎角的大鳥紋;三就是這件器物上的這類特別華麗的鳳冠。鳳的別稱為“鶠”,這種頭像而帶有華麗鳳冠的鳳,與這個“匽”國的獨特的鳳崇拜有關係。這件器物的銘文只有簡單的“匽侯作饙(fen)盂”。匽,即燕。相傳,周武王滅掉商紂王建立西周以後,把同為姬姓的召公奭封在北燕為侯。召公治國有方,深受廣大民眾的擁戴。而且,他還針對國名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商朝的“燕”是亡國之名,為了區別商朝的燕,他便決定不再用“燕”作為自己的國名。於是,另創了一個“匽”字來借代商朝的“燕”字。新創的“匽”字,有“像燕之匿於巢”的意思,表示“在此安居下來”。從此歷史上就有了“匽國”。饙,原意是蒸飯的意思,“饙盂”連在一起,就是“盛放熟飯之盂”的意思。銘文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這是燕侯用來盛放熟飯的盂”。該器花紋的凸處和器體上帶有黑炭灰屑,說明它是實用器,這些黑灰屑可能是加熱時留下的。

文物歷史

匽侯盂匽侯盂
匽侯盂的歷史,是從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開始。燕國是一個分封的諸侯國,燕國的統治者從召公奭到戰國,都被稱為“侯”。匽侯盂,是燕國國君所用的器皿。其實,匽侯就是燕國國君的一個統一稱謂,燕國的第一位統治者——召公奭。相傳,周武王滅掉商紂王建立西周以後,把同為姬姓的召公奭封在北燕為侯。在周成王的時候,召公奭的地位和權勢僅次於周公。

召公奭留在周王身邊治國有方,深受廣大民眾的擁戴。對於前朝遺留的地方勢力,他實行‘啟以商政,疆以周索’的策略,讓他們維持原有生活習慣,但必須服從周朝的統治,納貢臣服。

據說有一次,召公奭到農村去視察鄉情,由於村里沒有辦公場所,他就在附近的一棵棠梨樹旁現場辦公,處理民事卻不占民宅。召公奭去世後,老百姓思念他,一直捨不得砍掉那棵棠梨樹,還作了一篇名為《甘棠》的詩歌來頌揚召公奭。

召公奭不僅統治有方,而且對於國名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商朝的“燕”是亡國者,為了區別周朝與商朝,他便決定不再用“燕”作為自己的國名。於是,他就另創了一個“匽”字來借代商朝的“燕”字,新創的“匽”字,有“像燕之匿於巢也”的意思,表示“在此安居下來”。從此歷史上就有了“匽國”,召公因為要輔佐周王而留在中央,他的大兒子就成為了第一個匽侯。

文物出土

匽侯盂文物出土現場
1955年1月19日,遼寧凌源海島營子楊家村一組的王寧賢和王明鎖、王拉乾、王勤寧、張勤輝5人相約,給村上一戶準備蓋新房的鄉親拉土墊莊基。他們開著王寧賢的弟弟王勤寧家的手扶拖拉機,來到村北磚廠的公用土場,由王寧賢、王明鎖、王拉乾3人上到距地面十多米的半坡上掘崖挖土,王勤寧和張勤輝則在坡底下開拖拉機裝土。

王拉乾挖著挖著忽然聽著響聲不對,感覺土好像不瓷實。“崖上一直是村裡的老墳地,是不是碰上了古墓?”正這樣想著,他一钁頭挖下去,“撲通”一下突然出現了一個比拳頭還稍大一點的洞,他貓著腰往裡一瞅趕快閃開,怕洞裡有什麼東西出來傷著他,所以一下子沒看清。王寧賢聞訊過來趴在洞口往裡一瞅:媽呀!裡面好像有幾個大(鼎),上面還有耳朵,太陽光從洞口照進去,“綠里花紅”的,還閃著幽幽青光!接著幾個人都過來趴在洞口“開了眼”,他們又驚又喜:“出寶了!咱村又出寶物了!”

楊家村過去就曾屢屢“出寶”--1949年,這裡出土了4件西周青銅酒器,其中2件彝方尊、2件彝駒尊,前者銘文記述了西周軍事情況,後者銘文反映西周畜牧業發展情況,都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特別是被民眾稱為“金馬駒”的彝駒尊非常珍貴,被調入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1950年,村子西北的土溝邊出土了一件罕見的大銅鼎,口沿內有銘文27字,轟動了考古界。1952年,該村出土有銘文的成組青銅編鐘等珍貴文物18件,為研究古代音樂史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實物資料,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11954年,這裡又出土青銅器、瓷器等文物數十件。這些文物出土地點均相距不遠,經專家鑑定都是西周時期的珍貴文物。

匽侯盂匽侯盂
5位村民在輪番窺探之後,確認洞裡藏有多件青銅器。大驚大喜之餘,他們很快就如何處置此事進行商量。大家坐在土堆邊,起先好大一會兒沒人說話。因為以往村里出土文物,國家重視的程度,他們個個心裡都很清楚。1952年出土編鐘那次,有人偷拿了其中幾件去賣錢,結果被判處死緩,後經減刑,前不久才釋放回來。“文物是國家的寶物,要趕緊向政府報告”,還是最年長的王寧賢帶頭打破了沉寂。他們5人當中,王寧賢今年50歲,張勤輝、王明鎖、王拉乾都是46歲,最小的王勤寧45歲。楊家村屢出文物,政府也把這裡作為文物保護宣傳的重點地區經常開展教育,在村上舉辦保護文物展覽,通過典型案例宣傳《文物保護法》,還給家家戶戶發過宣傳材料。所以這5位農民都具有較強的文物保護意識。現在他們發現了“藏寶窖”,儘管裡邊的“寶貝”價值無可估量,但他們商量後一致決定,先用土塊秘密封住洞口,暫不走漏訊息,由家距土場最近的王寧賢立即回家去給上級文物部門打電話,向政府報告情況,其餘4人就地守侯,保護現場。

文化事業局局長趙興海接到市文物局電話,當即指派縣局文物股股長趙軍良和縣文化(博物)館副館長武張軍、文物組長劉懷君等火速趕赴楊家村,先行保護現場,接著他向縣委值班的副書記馬孝全、政府主管副縣長姚建社報告了情況,縣領導立即通知縣公安局,由馬家鎮派出所安排警力,維護現場秩序,保護文物安全。

匽侯盂匽侯盂
在搶救清理過程中,文物專家進行了嚴格分工,由劉懷君彎著身子從洞裡往外搬文物,每搬出來一件都由劉軍社先拍照,再由陳亮測報文物尺寸,後由劉宏斌等人記錄書寫文物卡片一式兩份,其中一份放入器物內,最後將器物交由站在梯子上的人接力傳遞到地面。隨著現場清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劉軍社、劉懷君等也越來越興奮。當清理完畢,帶著兩部照相機的劉軍社副研究員在拍完隨身帶來的所有膠捲後,竟一屁股坐在發掘現場,熱淚盈眶。

楊家村黨總支書記楊海倉、支委王都良、村委會副主任楊建利等村幹部也都聞訊趕來,按文物考古專家的要求,組織包括5位文物發現者在內的近20名民眾,全程參與了現場發掘清理工作,一架長梯子上站滿了人,出土文物一件一件地由10多米高的土崖洞口處,小心翼翼地傳遞下來,核對登記後裝上專車。張潤棠局長和文物專家一再叮囑大家接傳文物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器物的耳、足等部位不能太著力,第一個親手傳遞出土文物的農民王永剛激動地說:“咱莊稼漢有的是力氣,再重也不要緊,咱一定全部安全轉運下去!”張潤棠局長感動地說,你們保護國家珍貴文物,政府一定會重獎你們的。匽侯盂是這次出土文物中最珍貴的文物。

相關人物

匽侯盂匽侯盂的主人召公奭
匽侯盂的主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國君召公奭。召公奭為周文王的長庶子,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為建立、鞏固西周政權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與周公分陝而治,巡行陝間鄉里,舍於甘棠之下,決獄於阡陌隴畝之間,深受民眾愛戴。百姓賦《甘棠》之詩,敬其人而愛其樹。召公之德政教化,被稱做“甘棠遺愛”。

周成王時,他出任太保,與周公旦分陜而治,陜以西的地方歸他管理。支持周公旦攝政當國,支持周公平定叛亂。召公把他的轄區搞得政通人和,貴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愛戴。傳說他曾在一棵甘棠樹下辦公,後人為了紀念他,捨不得砍伐此。《詩經.甘棠》就是為此而寫的。

西周王朝建立兩年後,周武王勞病而逝,其子周成王年幼,用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和上卿召公奭輔政。當時,西周天下很不穩定,周公旦和召公奭二人決定分陝而治。分陝的具體位置,在史籍《水經注》中記載為以陝城為界,而在史籍《括地誌》中則記載為以陝塬為界。這樣,周公旦就可以把主要的精力用於防備殷商遺民的反叛,穩定東部新發展的領地;而召公奭的責任就是進一步開發黃河中游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鞏固的經濟後方,為周王朝進一步開拓疆土解除後顧之憂。“周召分陝”,是以今河南省三門峽市的“陝”為分界線,把西周王朝的統治區劃分為東西兩大行政區,由周王朝的開國重臣“分陝而治”。當年周召二公商定,鑿了一根高三米五的石柱栽於分界之處,稱作“立柱為界”。據史籍《左傳·隱公五年》記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周召分陝石柱”原立於陝塬(今河南陝縣張汴塬),後移至陝州北城牆上,唐朝時期有人作銘於上,謂“周召分陝所立界石”。考驗其字,屬於唐朝武則天時期所勒。今名漫漶,字剝蝕脫落不可復識。

西周始置。監護與輔弼國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長老身份監護。周公東征勝利,建東都成周(今河南洛陽),成王到成周開始親理政務,召公為此作長篇教導,即《尚書·召誥》。後以陝(今河南三門陝)為分界,“自陝以西,召公主之,自陝而東,周公主之。”(《史記·燕世家》。後召公子孫以太保為氏。春秋後廢,漢復置,位次太傅。歷代沿置,多為大官之加銜,並無實職。史載殷王太甲以伊尹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奭為太保。明史載“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陰陽,經邦弘化,其職至重。”周武王滅掉商紂王后,建立周朝,封周王宗室、古聖王后人和功臣謀士為諸侯。其中召公奭與周公旦、太公姜尚位列三公。召公奭被封於燕,建燕侯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