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棠

寶雞》2004年錄用於國家郵政局發行《西周青銅器——逨鼎》郵封上。 2009年,參與《寶雞石鼓閣叢書》編纂。 參與《當代詩人詠陳倉》的編著,該書於2010年4月由中華文化出版社出版。

張潤棠,1947年生,山西壺關縣人。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歷史學學士。歷任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文藝處幹事、寶雞市文聯副秘書長、寶雞電視台副台長、寶雞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副局長、寶雞市文物局局長。現任寶雞市政協特聘文史員、寶雞市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副總編兼辦公室主任,為西北大學文博學院兼職教授、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寶雞炎帝研究會、周秦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陝西詩詞學會會員、寶雞毛澤東詩詞書法研究會副會長等。
發表論文主要有:“簡論先秦民族關係及漢民族的形成”、“論炎帝在中華民族始興與發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從‘厚招遊學’到‘焚書坑儒’——試論秦始皇人才政策的變化”、“論秦穆公的人才思想”、“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述評”等。
編著書籍:《可愛的寶雞》、《寶雞名人傳》、《歷代詩人詠寶雞》、《大同學園與第一俘虜收容所》、《國寶出土舉世驚》、《寶雞青銅器》以及《風雨太行——張德善回憶錄》等。
文藝作品:電視連續劇劇本《秦穆公》、電視專題片《青銅器之鄉》VCD光碟等。紀實文學“黃土藏國寶一出舉世驚——眉縣楊家村窖藏青銅器發掘研究展出實錄”先後在《陝西文學界》、《人民文學》刊載,《西安日報》、《寶雞日報》連載。寶雞人民廣播電台製作廣播文學連播,並獲獲寶雞市委、市政府(2004—2007年)優秀文藝作品二等獎。
《寶雞名人傳》書、“法門寺史話”文、“他在寶雞辦起日本戰俘學校”文分別獲1990年、1994年、1997年寶雞市社科優秀成果二、三等獎。論文“寶雞文物資源特色及開發利用之優勢” 1998年被中國社科院經研所評為優秀論文。“文物宣傳應面向社會大眾 ”一文被國家文物局 《文物工作》(2004年10期)刊用。
喜愛中華詩詞,毛澤東詩詞。曾任《歷代詩人詠寶雞》責編。近年有感而作詩詞二百餘首,少許發表於《寶雞日報》、《看今朝》等報刊,收錄於《陳倉詩草》、《當代西秦百家詩詞選》等詩集。新詩《青銅器之鄉——中國 寶雞》2004年錄用於國家郵政局發行《西周青銅器——鼎》郵封上。
2009年,參與《寶雞石鼓閣叢書》編纂。其中《石鼓閣上看人物》一書,55幅國畫人物像,系由著名畫家王志平先生繪製,人物傳由張潤棠撰寫。該叢書已於2010年4月由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參與《當代詩人詠陳倉》的編著,該書於2010年4月由中華文化出版社出版。
張潤棠先生現正致力於《寶雞市歷史文化叢書》的編纂工作和其中《西秦俊傑——光耀史冊的傑出人物》一書的編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