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劇變

蘇東劇變

蘇東劇變(亦稱東歐劇變、東歐民主化,西方社會也稱之為東歐1989年系列革命)。指從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東歐各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是史達林模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最終演變為西方歐美資本主義制度的劇烈動盪。在1989年後開始劇變。最先在波蘭出現,後來擴展到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這個事件以蘇聯解體告終,一般被認為標誌著冷戰的結束。除了羅馬尼亞是流血事件外,其他國家的事件都是用自由選舉和平地結束的,而所有東歐國家中,阿爾巴尼亞是最後一個共產黨結束執政的國家。

基本信息

事件背景

東歐劇變 血戰街頭東歐劇變 血戰街頭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結束後,雅爾達體系開始形成。1949年,美國主導的北約成立,大力扶植反蘇政權(暫不論是民主或獨裁體系)。另一方面,蘇聯則加強其對東歐各國實行軍事占領,推行共產主義並扶植親蘇的共產黨政權。1955年,華沙公約組織成立,除了南斯拉夫外,所有東歐國家均加入,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在東歐正式結成軍事同盟。美蘇兩國之間的政治集團於歐洲展開全面對峙,歷史進入「冷戰時期」。
冷戰後期,東歐各國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內因上:在經濟方面,東歐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片面發展重工業,人民生活水準仍然很低;在政治方面,東歐各國的執政黨和政府因為缺乏監督和選舉,貪污腐敗、踐踏法律和人權的行為層出不窮。在外因上:蘇聯在戈巴契夫上台後推行的建設「民主社會主義」綱領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同時戈巴契夫採取「辛納屈主義」減少了對東歐國家的控制。可以說,東歐民主化是東歐各國在冷戰期間長期積累各種矛盾的總爆發,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國家在這些地區推行和平演變政策並協助其民主化。

社會主義國家問題

牙利反抗蘇聯入侵牙利反抗蘇聯入侵
共產主義國家的媒體僅為執政黨的宣傳工具,完全依附於政府,被用以控制資訊流通和人民思想,各種資訊的傳播遭到當局嚴厲地控制,因為知識的流通可能導致高壓政權的黨國體系瓦解。儘管共產當局的強勢管制,西方國家的媒體傳播工具還是靠著各種管道與媒介進入東歐的鐵幕中,而共產制度下的反對者常藉由地下秘密出版的文宣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共產國家經常灌輸給人民以毫無情感的意識型態,並且善於散布和捏造關於反對者或對手的不實言論。
經濟方面,東歐襲用蘇聯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片面發展重工業,人民生活水準仍然很低,日用品等產品嚴重短缺,在商店門前排隊購物是很常見的場景
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是社會主義國家非常普遍和嚴重的問題,而空氣污染、地下水污染、性能極差的托拉邦小車和車諾比事件已變成代表社會主義的標誌。

事件經過

蘇東劇變蘇東劇變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在五十年代時都曾遭蘇聯強勢鎮壓反對勢力,且都在八十年代時陷入嚴重的經濟困難,政治局勢發生了激烈的動盪,共產黨或工人黨領導人被迫放棄社會主義的道路,把建立「民主社會主義」作為其奮鬥目標,放鬆了對社會實施的高壓統治,實行政治多元化,減弱了對反對派的打壓,反對勢力大增,通過大選建立新政權。在德國的柏林圍牆倒下後,東西德經歷45年的分裂後重新統一。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南斯拉夫亦一分為五,包括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馬其頓及南聯盟(2003年改稱塞爾維亞和黑山,2006年解體,2008年科索沃單方面宣布從塞爾維亞獨立,未被國際社會普遍承認,實為一分為七),而捷克斯洛伐克則於1993年分裂解體為捷克及斯洛伐克,最後社會主義的「老大哥」蘇聯亦於1991年12月25日解體,分裂解體為十五個獨立主權國家,部分加入獨立國協。

波蘭

波蘭是第一個發生改革的國家,1980年11月,以萊赫·華勒沙(LechWalesa)為首的團結工會成立,這是東歐國家第一個獨立的工會。1981年底至1983年7月,全國實行戰時狀態,取締團結工會。1988年5月再度爆發大規模工潮,1989年2月,波黨和團結工會舉行圓桌會議,達成了團結工會合法化、改行總統制和議會民主等重要協定。1989 年 6月 4 日舉行議會大選,團結工會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分別獲得35%和99%的席位,選舉首位非共產黨總理。12月29日,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改國名為波蘭共和國,並更改國徽。1990年1月,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宣告該黨停止活動。同年的總統選舉,華勒沙成為首位民選總統。

匈牙利

蘇東劇變蘇東劇變
1989年匈牙利政治局面發生劇烈變化,極不穩定,就在當年的2月,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社工黨)公開講:放棄執政位置,開始多黨政治。接著,黨內矛盾開始逐步進入公開化,導致黨的最終徹底分裂。
1989年10月6日,匈牙利社會工人黨在提前召開的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會上,決定將社會工人黨易名社會黨,提出要在匈牙建立所謂“民主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意向。
1989年10月23日國會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中,把“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易名“匈牙利共和國”,決定取消為集體國家元首的共和國主席團,開始總統制;確立多黨制和議會民主的法治國家;取消馬列主義意識形態的政黨在國家機構中領導作用的原規定。由社會黨,自民盟聯合執政。

德意志

主條目:兩德統一
1989年民主德國(東德)政局嚴重變化。自當年5月開始,利用匈牙利開放奧匈邊境之機,民主德國大批公民移至聯邦德國(西德)。10月份,多城市爆發了規模不一的遊行,要求放寬出國旅行和新聞自由的限制。
1989年10月18日,東德總統昂納克宣布辭職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
1989年11月28日,西德總理科爾提出關於兩德實現統一的十點計畫。
1989年12月,德國統一社會黨改名為民主社會主義黨,後改名為左翼黨。
1990年2月13至14日,東德總理莫德羅首次訪問西德。3月18日,東德人民議會舉行首次自由選舉,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的德梅齊埃任總理,兩德統一的步伐急劇加快。
1990年5月18日,兩德在波恩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
1990年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
1990年月24日,東德國家人民軍退出華沙條約以及相關若干組織9。10月3日東德加入西德。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前14專區為了適應西德建制改為5州,一併進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兩德至此統一。

羅馬尼亞

主條目:1989年羅馬尼亞革命
1989年12月羅馬尼亞西部城市蒂米什瓦拉,因抗議解除一名持不同政見的神父職務舉行的民眾示威,演變成騷亂。不久,布加勒斯特也開始了騷亂,軍隊倒戈。外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齊奧塞斯庫被捕,並被秘密處決。救國陣線委員會取代羅馬尼亞共產黨執政。

保加利亞

1980年代後期在蘇聯開始的新思維也給保加利亞帶來了影響。保加利亞共產黨和日夫科夫都逐漸無法抵抗要求改革的呼聲。1989年11月,在索菲亞發生了關於環境問題的示威,示威後進一步擴大至要求全面政治改革。保加利亞共產黨一些人也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對此反應迅速。1989年11月10日,日夫科夫被迫辭職。1990年2月,共產黨自行放棄一黨專政體制,黨名也改為保加利亞社會黨。同年6月,保加利亞舉行了1931年以來首次自由選舉,保加利亞成為多黨制國家。同年11月,國名改為保加利亞共和國。

捷克斯洛伐克

主條目:天鵝絨革命
1989年,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發生舉世矚目的天鵝絨革命。超過九成的捷克斯洛伐克民眾在全民公決中要求開放言論自由,組黨結社自由,釋放政治犯等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民眾的強大壓力下,捷克斯洛伐克統一工人黨被迫答應舉行選舉。選舉的結果是,由社會不同人士組成的公民論壇大獲全勝,剛剛出獄才42天的瓦茨拉夫·哈維爾當選為捷克斯洛伐克新總統。而捷克斯洛伐克統一工人黨遭受慘敗,無力繼續操縱軍隊警察和其它國家機構,被迫交出政權,在選舉半年後停止一切活動,宣布解散。

南斯拉夫

塞爾維亞人抗議者在前往斯洛維尼亞時被克羅埃西亞阻止一事使得1990年的共產主義者同盟會議上出現了政治危機。米洛舍維奇支配下的塞爾維亞強烈主張塞爾維亞人的權利,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會議上要求實施黨員一人一票的制度。由於塞爾維亞人在人數上占據優勢,實施一人一票制度將對塞爾維亞非常有利。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反對這一方案,塞爾維亞和黑山的代表對斯洛維尼亞施壓,威脅將對所有斯洛維尼亞提出的改革案投反対票,試圖使其贊成新的投票方式。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代表們拒絕了要求,宣布退出共產主義者同盟。在此之後,共產主義者同盟崩潰,南斯拉夫所有的構成國都實施了多黨制。
1990年之後,南斯拉夫的各加盟共和國都舉行了基於多黨制選舉,共產黨未能在選舉中取勝,失去了執政地位。在幾乎所有的共和國,民族主義勢力都取而代之掌握了政權。
1991年年初,和克寧危機進展的同時,波赫、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斯洛維尼亞都通過選舉選出了傾向獨立的政府。斯洛維尼亞根據公民投票的結果,要求獨立。1991年5月,在克羅埃西亞實施了決定是否獨立的公民投票。大多數克羅埃西亞人支持從南斯拉夫獨立,而居住在克羅埃西亞的塞爾維亞人抵制投票。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兩國都在1991年6月25日宣布獨立。其後南斯拉夫發生多次獨立戰爭,包括克羅埃西亞戰爭、波赫戰爭及科索沃戰爭。截至到2006年,南斯拉夫已經分裂為6個主權國家。

阿爾巴尼亞

1990年底,阿爾巴尼亞也宣布開始實行多黨制,國家走上政治多元化和議會民主的道路,放棄“社會主義專政”,軍隊、公安、司法、外交等重要部門實行非政治化和非黨化。同是年三次發生阿公民大規模出逃到義大利、希臘等國,總人數達15萬,占全國人口的5%。3月31日舉行首次多黨選舉,產生了第一個多黨議會,更改國名為阿爾巴尼亞共和國。原阿爾巴尼亞勞動黨改名為阿爾巴尼亞社會黨。

影響

葉門統一

蘇東劇變蘇東劇變
主條目:葉門統一
80年代末,由於蘇聯從南葉門撤軍以及東歐共產政權的相繼垮台,實行多年社會主義的南葉門迫於經濟形勢和外交孤立局面,最終尋求和北葉門統一。90年4月南北葉門元首在阿拉伯葉門的塔茲簽署《統一協定(草案)》。1990年5月22日葉門共和國宣告成立。
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
主條目: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
1990年1月12日發生在蒙古人民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的一起政治事件。這起事件最終使得蒙古修訂憲法,實行政治轉型。

國際共運

法、意、西等國的共產黨自蘇東劇變至今,黨員人數逐步減少,在議會選舉中的選票不斷下降,黨報發行量也大幅下降。

冷戰的結束

1989年12月3日,美蘇兩國領袖在馬爾他的高峰會上宣布結束冷戰。1990年7月,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說服戈巴契夫不反對德國在北約組織下實現統一,以作為德國持續經濟援助蘇聯的回報,清除了兩德統一的最後障礙
1991年7月1日,華沙條約組織在布拉格的會議中宣布正式解散。在同月的高峰會上,戈巴契夫與美國總統老布希建立美蘇戰略夥伴關係,使冷戰走向終結。老布希總統稱在1990年至1991年的波斯灣戰爭中,實現美蘇合作,從而在處理雙方及世界問題上打好基礎。

蘇聯的解體

主條目:蘇聯解體
1991年8月19日,蘇共中的保守派發動了一場不成功的政變,軟禁了當時正在黑海畔渡假的蘇共中央總書記、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試圖收回下放給加盟共和國的權力,同時終止不成功的經濟改革。但是在人民、軍隊和大多數蘇共黨員的聯合反對下,政變僅僅維持3天便宣告失敗。雖然戈巴契夫在政變結束後恢復了職務,但聯盟中央已經無法控制在平息政變的過程中大大加強的加盟共和國的分離勢力。俄羅斯總統葉爾欽下令宣布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巴契夫宣布辭職,並「建議」蘇共中央委員會自行解散,讓下屬各黨組織自尋出路。很多共和國的共產黨或自行解散,或更改黨名為「人民黨」,「社會民主黨」等,這就標誌著立國六十九年的蘇聯解體。
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使社會主義力量遭到重大挫折,標誌二戰後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崩潰,“冷戰”結束,雅爾達體系完全崩解,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向多極化發展趨勢。

主要原因

歷史

蘇東劇變蘇東劇變
東歐各國共產黨執政後,都照搬蘇聯模式,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蘇聯,蘇聯強使東歐國家在內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東歐各國實際上沒有取得獨立自主的權利。歷史上蘇聯與波蘭,羅馬尼亞等國家有民族積怨,如卡廷事件等。導致蘇聯與東歐國家的民族關係長期緊張。

宗教

東歐部分國家的天主教勢力的具有長期歷史影響和深厚的民眾基礎,而東歐國家的僵化的宗教政策激化了社會矛盾

內部

在經濟上,大多數國家發展緩慢,改革成效不大,同西歐國家的差距越拉越大。經濟困難導致經濟危機,誘發政治危機和民族矛盾。在政治上,由於嚴重破壞了民主和法制,東歐各國的黨和政府脫離了民眾。黨在幾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中,歷經波折,幾乎沒有安寧過。黨的自身建設出現根本性的失誤。東歐各黨,隊伍龐大,在全人口中比例很高,一般都達到10%,有些甚至為20%,黨員人數增加,素質必然下降。因為執政黨,入黨是作官的資本,許多不夠條件的人紛紛進入黨內。黨員人數增加以後,黨員的政治教育也放鬆了,甚至取消了。黨員被混同於一般的老百姓,有許多黨員入黨以後甚至不如老百姓,黨的形象被嚴重破壞了。與此同時,黨的領導人的選擇也降低了標準,素質大大下降。從蘇東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黨的領導人主動放棄共產黨的領導,而主張實行多黨制。
另外,黨的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搞特殊化、享受特權,不斷腐化的現象十分嚴重,破壞了黨的自身建設,如原民德黨最高領導人昂納克,連同他們的妻子、兒子、女兒都是黨的高級幹部,一人當道,雞犬升天。匈牙利的卡達爾雖然自己清廉,但周圍的人都搞特權,腐化現象嚴重,從未得到過糾正。除此之外,這幾個國家高級領導層中,家長作風,專制主義十分嚴重。民德的物價問題早已暴露出來,上下一致要求改革,但昂納克只說了一句“物價問題不能動”,一切再好的構想和建議都沒有用。結果,釀成了大禍。波蘭許多老黨員評價他們歷屆領導人是“有不同的優點”,但“有共同的缺點”,都是“集中有餘,民主不足”。羅馬尼亞更為嚴重,齊奧塞斯庫任人唯親,自己是黨的總書記,夫人是政治局常委,二把手,子女親友把持了重要部門,夫妻政治,家天下。他搞一言堂,獨裁專斷,一意孤行。89年12月22日,齊召開黨政軍領導人會議,決意鎮壓民眾,因國防部長拒絕執行命令而被槍決,結果參謀長和一批軍官轉而反齊,把他槍斃了。徹底反了。黨員、黨幹部素質下降,是引起不滿導致劇變的重要原因。

蘇聯因素

戈巴契夫的改革給東歐國家“鬆綁”,他的建設“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和對外政策的“新思維”,導致各國黨內部思想混亂,推動了東歐各黨的改組、分裂和蛻變。戈巴契夫的思想,以及蘇共關於多黨制的主張,與東歐各國黨主張是一致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實踐上的一致性,使蘇共對東歐劇變採取了支持的態度。我們知道,東歐是蘇聯紅軍解放的,史達林說是蘇聯紅軍的鐵犁,犁了東歐的反動政權,在這個基礎上,東歐大多數黨的領袖是坐著蘇聯的坦克回國執政的。長期以來,東歐各國黨看蘇聯的眼色行事,與蘇聯的關係如何,有時甚至成為他們能否繼續執政的決定性因素,史達林時代和勃列日涅夫時代,蘇共對東歐嚴格控制,68年勃侵捷克;即使是赫魯雪夫也控制56年的波匈事件。這曾引起東歐各黨的強烈不滿。戈巴契夫上台以後,蘇東關係開始鬆動,戈巴契夫也多次對東歐的改革表示支持。當東歐一些黨提出實行多黨制主張以後,戈巴契夫也表示贊同。蘇共的支持和贊同,使東歐各黨能放手大幹,無顧忌。當蘇共自己也主張實行多黨制以後,東歐更是歡欣鼓舞,越走越遠,以至於連政權也丟掉了,有人說,這是歡樂的一跳跌進了深淵。所以,蘇共指導思想和對東歐國家的態度,是東歐迅速發生變化的重要原因。

西方因素

西方國家以貸款、貿易、科技和意識形態滲透等各種手段誘壓東歐國家,促使它們向西方靠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在歐洲嚴重對峙,雙方都擁有把對方摧毀幾次的核打擊力量。這種軍事對立的現實,使西方國家認識到這是一場誰也打不贏的戰爭。沒有勝利者。用軍事手段難以摧毀東歐政權和社會制度,在民主、自由、人權的旗號下,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干涉。進入80年代,東歐各國普通遇到了經濟上的困難,西方國家的經濟援助,給一點甜頭,逐步誘其上釣。1983年10月瑞典把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華勒沙。1987年,美議會向團結工會每年提供津貼100萬美元。1988年又提供500萬美元作為其活動經費,給團結工會會員發工資。1989年,布希說要“以西方的援助來促進和獎賞共產黨國家的政治多元化和自由市場經濟的發展”。“誰同我們站在一起,誰就會得到支持”。89年7月11日至13日,布希訪問波、匈。布希說,為了加速波蘭走自由企業制度和民主社會進程,美國將援助波蘭10億美元。8月下旬,當團結工會主要領導人之一的馬佐維耶茨基擔任波蘭總理以後,美國和西方國家又表示給予新的經濟援助。歐共體提供了8300萬英鎊的食品,英國提供了2500萬英鎊的現款,日本、加拿大。對其他東歐國家,如匈、羅、東德等,他們也程度不同地給予經濟上的援助,以便拉他們倒向西方一邊。除經濟上援助以外,在政治、文化上也加緊干涉。政治經濟上的橋頭堡東歐是前沿陣地,是蘇聯與西歐抗衡重要的橋頭堡。邱吉爾當年稱巴爾幹半島是歐洲柔軟的下腹部,爭奪的重要地區之一。為遏制蘇聯,提供了立足之地。

經濟因素

自1936年憲法以來,蘇聯開始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蘇聯模式”,這種體制的弊端導致了蘇聯以及東歐國家經濟活力大大降低,行政管理體制過於僵化,赫魯雪夫、勃列日涅夫、戈巴契夫的改革都未能突破
從東方到西方編輯
參見:經濟改革及開放政策
如欲改善與西方世界的政治及經濟關係,要面對最大的障礙仍然為東歐的鐵幕,只要蘇聯軍隊會從中干涉的陰影還存在,便很難從西方吸引經濟支持和資助國家重建。戈巴契夫力求東歐各國模仿他的改革開放。當匈牙利和波蘭的改革派在自由化的激勵之下變得更活躍,但其它東歐集團的國家仍然公開對改革表示疑慮而規避,過去經驗已表示雖然蘇聯的改革是可受到控制的,但東歐國家內部求變的壓力可能會劇烈到讓改革失控。這些政權從產生到生存都完全依賴於蘇聯的軍力和援助以支撐,而產生類似蘇聯的集權統治。許多史達林主義的共產黨統治者們認定戈巴契夫的改革將不長命,例如東德的埃里希·昂納克、保加利亞的托多爾·日夫科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古斯塔夫·胡薩克頑固地忽略了要求變革的呼聲。前東德政治局的一位成員宣稱道:「你的鄰居換新牆紙,並不意味著你也要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