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黃芩

藏黃芩

藏黃芩,唇形科黃芩屬,為矮小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木質,花腋生,花冠粉紅色,外密被黃色短柔毛。產西藏南部。生於洪積扇上,多碎石沙土中。產西藏南部;生於洪積扇上,多碎石沙土中,海拔458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黃芩是我國北方特有的一種多年生唇形科植物。其根可入藥,味苦性寒,清熱燥濕,瀉肺火、降血壓,主治肺熱咳嗽,熱病胸悶、發熱、熱痢、濕熱黃疸、痔瘡痛腫、內熱胎動不安、動脈硬化性高血壓。
藏黃芩,屬於唇形科黃芩屬。為矮小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木質,花腋生,花冠粉紅色,外密被黃色短柔毛。產西藏南部。生於洪積扇上,多碎石沙土中。

種中文名:

黃芩

種拉丁名:

Scutellaria tibetica C. Y. Wu et H. W. Li

種別名 :

科中文名:

唇形科

科拉丁名:

Labiatae

屬中文名:

黃芩屬

屬拉丁名:

Scutellaria

海 拔:

4600

命名來源:

[Fl. Reip. Pop. Sin. 65(2): 587. 1977]

中國植物志:

65(2):247

英文植物志:

17:103

亞屬中文名:

囊萼黃芩亞屬

亞屬拉丁名:

Subg.Anaspis

亞科中文名:

黃芩亞科

亞科拉丁名:

Scutellarioideae

綱中文名:

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

DICOTYLEDONAE

門中文名:

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

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矮小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木質,粗約0.6厘米,頂端多分枝。莖多數,自根莖生出,鈍四棱形,常帶紫色,被白色短柔毛。葉片近圓形或卵圓狀圓形,長6—9毫米,寬6—7毫米,先端鈍形,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具整齊的圓齒,草質,多皺紋,上面灰綠色,下面多少帶紫色,兩面密被白色短柔毛,下面尚有淡黃色腺點,葉脈上面凹陷下面凸起;葉柄長1.5—2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花腋生,長約2.2厘米;花梗短,長1毫米,被短柔毛,約在中部具成對地針狀小苞片。花萼開花時長約4.5毫米,被白色短柔毛,上唇中部稍上方處略為囊狀突起,花後花萼增大,長達6毫米。花冠粉紅色,外密被黃色短柔毛;冠筒細長,近直伸,基部寬1.5毫米,向上漸寬,至喉部4毫米;冠檐2唇形,上唇盔狀,寬達6毫米,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半圓形,寬達9毫米,先端微缺,2側裂片卵圓形,與上唇片合生,寬約2.5毫米。雄蕊4,均內藏,前對較長,具能育半藥,後對較短,具全藥,藥室裂口具髯毛;花絲扁平,近無毛。花柱比雄蕊短,先端銳尖,微裂。花盤環狀,前方不隆起,後方延伸成極短子房柄。子房4裂,裂片等大。成熟小堅果未見。花期7月。

產地分布

產西藏南部;生於洪積扇上,多碎石沙土中,海拔4580米。
模式標本采自西藏定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