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頂吸蜜鸚鵡

藍頂吸蜜鸚鵡

藍頂吸蜜鸚鵡所屬脊索動物門,分布於華萊士區等地。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物種名稱】藍頂吸蜜鸚鵡

Charmosyna toxopeiCharmosyna toxopei

【又 名】藍額吸蜜鸚鵡
【拉丁學名】Charmosyna toxopei
【英文名稱】Blue-fronted Lorikeet
【科屬分類】 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吸蜜鸚鵡族

整體概述

身長:16公分(6.25吋)
亞種:目前並無已知亞種

外形特徵

藍頂吸蜜鸚鵡身長16cm。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下巴和喉嚨帶有點黃色;胸部、腹部和翅膀內側主要覆羽和尾部覆羽為黃綠色;頭頂前端為藍色;翅膀內側飛行羽帶有黃色條紋;尾巴上方為綠色,尖端帶有細窄的黃色條紋,尾巴內側為橄欖黃色,並帶有橘紅的底色;鳥喙橘紅色,虹膜橙黃色。母鳥頭頂的藍羽較少,尾巴內側覆羽的黃色條紋也比較明顯

藍頂吸蜜鸚鵡藍頂吸蜜鸚鵡

習性介紹

藍頂吸蜜鸚鵡藍頂吸蜜鸚鵡
外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下巴和喉嚨帶有點黃色胸部腹部和翅膀內側主要覆羽和尾部覆羽為黃綠色;頭頂前端為藍色;翅膀內側飛行羽帶有黃色條紋;尾巴上方為綠色,尖端帶有細窄的黃色條紋,尾巴內側為橄欖黃色,並帶有橘紅的底色;鳥喙橘紅色,虹膜橙黃色。母鳥頭頂的藍羽較少,尾巴內側覆羽的黃色條紋也比較明顯。
棲息環境和習性:藍頂吸蜜主要棲息於島上的山區林地。平時他們大多成對或是以小群體活動,飛行於空中的時候,尾巴內側的橘紅底羽毛相當顯而易見。飛行的時候會伴隨尖銳的叫聲,類似Fi~ Fi ~Fi~的聲音。
食物:藍頂吸蜜主要以花蜜花朵花粉、軟性水果等為食。

【地理分布】

印尼的布魯島(Buru Island)分布範圍

藍額吸蜜鸚鵡分布圖藍額吸蜜鸚鵡分布圖

 藍額吸蜜鸚鵡分布圖分布於華萊士區(指傳統的華萊士線(從棉蘭老島的東側海域經望加錫海峽至巴厘島與龍目島之間)以東、巴布亞紐幾內亞以西的區域,包括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努沙登加拉群島西南群島摩鹿加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帝汶等島嶼。)

【繁 殖】

由於他們的數量實在過於稀少,因此野外的資料不詳;人工豢養方面也並無任何可以參考的資料。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