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克森級護衛艦

薩克森級護衛艦

薩克森級護衛艦(德語:Fregatten Sachsen-Klasse,英語:Sachsen-class frigate,或以計畫名稱之為F-124型)是德國聯邦國防軍海軍隸下的多用途防空護衛艦。本級艦起源自三國共同護衛艦計畫,旨在替代北約失敗的NHF-90新世代艦艇建造計畫。是迎合海上作戰發展形勢建造的最新型護衛艦,裝備性能一流的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防空作戰性能突出。充分採用先進的計算機控制技術,可以稱為數位化戰艦。本級艦滿載排水量近6000噸,主武裝為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系統,發射標準2型和ESSM防空飛彈,艦體採用堡壘式設計,配合深灰色塗裝全艦洋溢著鋼鐵的青春。本級艦計畫建造4艘,取消建造1艘,總造價預計30億馬克。是德國海軍最大的水面艦艇,也是德國海軍第一艘採用模組化設計的艦艇。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呂特延斯級驅逐艦呂特延斯級驅逐艦
新一代的薩克森級護衛艦被德國海軍用來取代三艘在60年代向美國購買的三艘呂特延斯級驅逐艦,F-124護衛艦的研製由德國護衛艦聯盟(ARGE,包括B&V、HDW與TNSW)承建,基本上就是先前F-123護衛艦的設計建造班底,由B&V主導,HDW與TNSW為次承包商。德國原先預計採購四艘F-124,由於國防預算縮減之故縮減為三艘,第四艘(預定命名為Thuringen)則視預算決定是否建造。與荷蘭LCF相同,F-124的建造契約也於1996年三月6日正式簽署。首艦薩克森號(FGSSachsenF-219)於1999年2月1日開始安放龍骨,2001年1月20日下水,在2002年11月31日移交德國海軍並展開測試作業。
首艦薩克森號(FGS Sachsen F-219)首艦薩克森號(FGS Sachsen F-219)
第二艘本級艦漢堡號(FGSHamburgF-220)則在2000年9月1日開始建造,2002年8月16日命名下水,於2004年12月13日服役;三號艦黑森號(FGSHessenF-221)於2001年12月14日開工,2003年7月26日下水,在2005年12月7日交付德國海軍,2006年4月21日成軍。完成F-124之後,德國海軍緊接著便以F-124的基礎,開發新一代的F-125對地驅逐艦,將建造4至8艘來取代現役F-122不萊梅級護衛艦,首艘F-125可望在2012至2013年間服役。

設計特點

艦體設計

F-123布蘭登堡級護衛艦F-123布蘭登堡級護衛艦
F-124的艦體發展自1990年代中期陸續服役的F-123布蘭登堡級護衛艦,因此F-124的基本設計與布局與F-123極為類似,但F-124的艦體長度拉長,最重要的是引進B&V經過長時間研究而開發的種種隱身設計,外型修改得更為簡潔且刻意做出傾斜造型,艦體大量使用隱身材料與塗料,兩座分別承載APAR與SMART-L雷達的塔式桅桿模組經過隱身設計,此外還採用與MEKOA系列相同的X型艦體橫截面。此外,F-124的上層結構容量經過擴充,加強封閉性,寬幅增至與船舷同寬並與之融為一體。
F-124薩克森級護衛艦F-124薩克森級護衛艦
F-124的艦體基本設計與F-123相同,都採用堡壘式設計,具有在核生化環境下運作的能力。F-124的艦體強化重點放在縱向強度,因為計算機與實彈測試都顯示在抵抗戰損方面,縱向強度比橫向強度更為重要。F-124的上層結構與艦體都以鋼材製造,艦身分為六個雙層水密隔艙,之間則為一些單層水密隔艙,並由三個箱型強化梁衍將艦體分成15個防水區,位於中央的梁衍則能增強艦體縱向強度,能抵擋150kg高爆炸藥的直接命中而不折斷。

損管設計

漢堡號(FGS Hamburg F-220)漢堡號(FGS Hamburg F-220)
全艦分為12個可獨立運作的消防損管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獨立的通風空調系統、供配電系統、消防滅火系統與核生化清洗站。為了強化存活性,電線與管路都儘量不平行通過水密隔艙。整個核生化防護區包括12個通風模組與24個核生化清除過濾系統,全艦在遭受核生化攻擊時還可細分為4個損管區、15個水/氣密區與11個獨立通風區(包括平時氣壓稍低的輪機艙區)。艦上的主要控制中樞均採用冗餘設計,例如戰情室、通信室與主機控制室全都各備有兩間,並分別設定於艦上不同的地方,例如兩間主機控制室之間有六個隔艙的距離。
F-124上擁有先進的整合式損管監控網路,包含大量的人員界面以及損壞/故障監測分析系統,整個網路共有7000個監測系統遍布全艦,由作戰中心實時監控,隨時掌握艦上各系統狀況以及作戰中的任何損害並立刻予以反應。損管監控網路的監控項目包括各油/水箱狀況、各部位水位以及煙霧、火源等等,系統也能隨時記錄並回報損管狀況,而這些信息都能由損管網路中任何一個界面存取。F-124總共有58個不同的裝備模組,包括4個武器模組、7個電子模組、12個空調模組與2個桅桿模組等,比F-123更為簡化,利於降低成本。

動力設計

動力方面,F-124採用先進複雜的複合式燃氣渦輪與柴油機(CODAG),包括一具美國GE的LM-2500燃氣渦輪與兩具MTU20V1163TB92柴油機,其中柴油機主要工作在每分鐘3600轉的轉速。在以往常見的CODOG系統中,一具柴油機與一具燃氣渦輪共享同一套齒輪箱帶動螺鏇槳,但聯鎖裝置在同一時間只允許其中一種主機運轉;而CODAG則允許柴油機與燃氣渦輪這兩種性質差異甚大的主機同時運轉,兩者的動力透過一套交叉連結齒輪箱連結到兩套主齒輪箱來帶動大軸,故結構比CODOG複雜很多。
F-124的CODAG具有多種不同的推進模式,例如有時以燃氣渦輪同時帶動兩具螺鏇槳,或者燃氣渦輪帶動一具、另一具由兩具柴油機一起帶動,經濟巡航時則僅以一具柴油機帶動兩具螺鏇槳,此外還有其他的推進組合。F-124配備先進的艦體穩定系統,計算機化的控制系統結合橫搖穩定系統與船隻航向/舵面設定等信息,計算後控制舵面與穩定鰭的角度來抵銷艦體的橫搖與縱搖,使F-124在風浪中仍能平穩航行,穩定性優於德國海軍先前建造的所有軍艦。F-124在六級海況下仍能執行作戰任務,在八級海況下仍可航行,搖晃與起伏比同噸位的艦艇小很多。

武裝設計

薩克森號發射標準防空飛彈薩克森號發射標準防空飛彈
F-124的武裝布局與F-123類似,不過F-124將F-123原始設計中B炮位用於安裝VLS的空間全部用完,共裝有四組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模組(F-123現僅安裝兩組八聯裝MK-41發射器模組,另外兩組的空間則予以保留),使用SM-2Block3A防空飛彈以及四枚裝於一管的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為了擔負近距離反水面以及有限度的防空,艦上還配備兩挺萊茵金屬的MLG-2727mm遙控機炮,此炮具有重量輕、易於安裝(因無下甲板結構)等優點。
F-124使用較為傳統的三聯裝MK-32魚雷發射器,而非F-123的MK-32Mod9雙聯裝艦內隱藏式魚雷發射器,使用MU-90輕型反潛魚雷。艦上的RAM發射器、MK-32魚雷管、MK-36干擾彈發射系統都是從老呂特延斯級驅逐艦移植而來。裝有四面APAR雷達天線的塔狀桅桿裝在F-124艦橋後方的前部桅桿模組上,至於裝有SMART-L雷達的塔狀桅桿則安裝於機庫頂的後部桅桿模組上。與F-123相同,F-124擁有兩個直升機庫,兩機庫之間隔著防火通道,操作兩架英制Lynx-88大山貓反潛直升機,未來則陸續換裝新型的NFH-90中型反潛直升機。

船電設計

正在舾裝的黑森號正在舾裝的黑森號
F-124配備的SEWACO11作戰系統是德國海軍第一種全分散式作戰系統,總共使用了150箇中央處理器,能同時提供200億位元的計算容量,並通過多餘度ATM技術光纖艦區域網路絡與艦上各偵測、武器系統連結。F-124的電子戰系統包括DASA研發的FL-1800S-II電子對抗系統與EADSDeutschlandMaigret的CESM電子支援系統,能偵測與辨認可能的威脅,並自動進行對敵方飛彈等雷達尋標器的對抗,同時指揮艦上六具MK-36SRBOC干擾彈發射器投擲誘餌。
艦上的光電系統是德國STNAtlas公司的MSP-500光電偵測/艦炮射控系統,整合有紅外線熱影像儀、電視攝影機與雷射測距儀,MSP-500安裝於APAR相控陣雷達塔的頂端,是全艦最高的位置。F-124擁有先進的航行裝備,包括2具STNAtlas9600M搜尋雷達、兩具衛星導航系統、兩具慣性導航系統、一套電子海圖系統以及衛星氣象系統等。艦上的通訊系統分為艦內與艦外兩部分,都是數位化系統,包括UHF與SHF衛星通訊設備、IMUS整合訊息處理控制系統、FONCON32數字加密通訊系統等等。聲納方面,F-124使用DSQS-24B艦首聲納,是STNAtlasElektronik的產品;此外,艦尾也預留安裝拖曳陣列聲納的空間。

主要數據

參考數據
艦長 143米
舷寬 17.4米
吃水 4.4米
排水量 標準4490噸 滿載5960噸
乘員 255人(旗艦時再增司令部人員14名)
動力系統 CODAG 2×LM-2500燃氣渦輪/32800 2×MTU 20V1163 TB92柴油機/20128
續航力 4000海里/18節
航速 29節
船電系統
作戰系統 SEWACO FD分散式戰鬥系統
雷達 1×9600-M APAR相控陣雷達系統(固定式陣列天線×4)
—— 1×SMART-L 3D D頻對空搜尋雷達
—— 2×STN Atlas 9600M搜尋雷達
—— 1×Triton-G平面搜尋雷達
—— 2×Redpath導航系統
——  1×Scout導航雷達
—— 1×STN Atlas MSP-500光電偵測/艦炮射控系統
聲納 STN Atlas Elektronik DSQS-24B艦首聲納
其他 EADS Deutschland Maigret CESM電子支援系統
—— EADS Deutschland FL-1800S-2電子對抗系統
—— 6×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
艦載武裝
艦炮 1×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
飛彈 4×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32管,裝填24枚標準SM-2區域防空飛彈、32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
—— 2×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
近防 2×21聯裝MK-49 RAM拉姆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 2×MLG-27 27mm機炮
反潛 2×三聯裝324mm MK-32魚雷發射器(使用MK-46/MU-90輕型魚雷)
艦載機 2×Lynx-88或NFH-90反潛直升機

本級各艦

番號 名稱 船廠 動工 下水 交付 服役
F219 薩克森 Blohm + Voss 1999年2月1日 2001年1月20日 2002年11月29日 2003年12月31日
F220 漢堡 HDW 2000年9月1日 2002年8月16日 2004年9月 2004年12月13日
F221 黑森 Nordseewerke 2001年9月14日 2003年7月26日 2005年12月7日 2006年4月21日
F222 圖林根 (取消)

服役歷程

薩克森號發射標準飛彈薩克森號發射標準飛彈
2002年12月,為驗證陸基大口徑火炮艦上操作強化艦艇岸轟能力的可行性,德國HDW與萊茵金屬合作,將PzH-2000自行榴彈炮的炮塔略加修改安裝在海試中的漢堡號上,並在2005年9月,將一輛完整的PzH-2000自行榴彈炮直接固定在黑森號的直升機甲板上,整個實驗稱之為模組化海軍火炮概念(ModularNavalArtilleryConcept,MONARC),該實驗持續五年之久,期間進行了一系列海上岸轟射擊、打擊移動目標等試驗。但在07年德國放棄該計畫,轉而使用義大利新奧托·梅萊拉127mm艦炮安裝在新F-125型護衛艦上。
2004年8月,薩克森號以及七省級護衛艦七省號(DeZevenProvicienF-802)一同前往美國海軍聖地亞哥木古角(PointMugu)的飛彈測試場進行為時4個月的飛彈實戰演習,過程中發射了標準SM-2Block3A以及海麻雀ESSM防空飛彈的實彈,並驗證APAR相控陣雷達用來導引前述防空飛彈的斷續波照明(ICWI)功能,所有測試課目包括高高度與中高度目標攔截、SM-2與ESSM混合運用測試、中途自毀功能、有ICWI接戰功能以及無ICWI接戰功能等。在這一系列高強度的接戰中,薩克森號總共發射11枚ESSM,目標包括BQM-74靶機、BQM-34S火蜂靶機、模擬飛彈的BeechAQM-37C靶機以及德國空射鷓鴣-1反艦飛彈等。
黑森號與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黑森號與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
2013年3月中旬,德國國防軍裝備/技術信息/現役支援辦公室(BAAINBw)與AtlasElektronik和Thales德國分公司簽約,由兩家公司對德國海軍現役四艘F-124飛彈護衛艦進行作戰系統升級,包括升級戰鬥系統中的軟硬體、以新的硬體組件取代艦上一些較為過時的硬體(包括控制處理器、資料記錄模組、網路通信模組等),而升級後的計算機系統將可以在未來進一步整合新子系統和新指揮控制能力,使F-124護衛艦更能適應未來的新裝備與作戰需求。
外銷方面,德國以F-124為基礎來競標澳大利亞SEA-4000防空艦艇計畫,競爭對手包括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西班牙的F-100版以及英國45型驅逐艦等。由於澳大利亞當局強調SEA-40000需配備“發展成熟的反彈道飛彈系統”以及充裕的火力,德國只好設法在F-124上裝備沉重而龐大的SPY-1D(V)相控陣雷達系統,此外艦體勢必也得加大以擴充飛彈攜帶量,故需要大動手術的F-124勝算遠比不上現階段已經滿足澳大利亞需求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而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英國45型驅逐艦上。果不其然,45型與F-124這兩組與宙斯盾系統無關的競爭者率先出局。

世界著名護衛艦盤點

護衛艦是以飛彈、艦炮、深水炸彈及反潛魚雷為主要武器的輕型水面戰鬥艦艇。它的主要任務是為艦艇編隊擔負反潛、護航、巡邏、警戒、偵察及登入支援作戰等任務。
江南級護衛艦
成都級護衛艦
江東級護衛艦
江湖級護衛艦
江衛級護衛艦
江凱級護衛艦
建陽級護衛艦
濟陽級護衛艦
成功級護衛艦
康定級護衛艦
石狩級護衛艦
夕張級護衛艦
阿武隈級護衛艦
戈達瓦里級護衛艦
布拉馬普特拉級護衛艦
塔爾瓦爾級護衛艦
庫克里級護衛艦
科拉級護衛艦
浦項級護衛艦
蔚山級護衛艦
廣開土大王級護衛艦
坎農級護衛艦
亞羅級護衛艦
昭伯拉亞級護衛艦
納萊頌恩級護衛艦
諾克斯級護衛艦
坎農欣級護衛艦
華欣級護衛艦
薩爾Ⅴ級護衛艦
亞維茲級護衛艦
巴拉巴羅斯級護衛艦
戈茲昂特普級護衛艦
卡斯圖里級護衛艦
萊庫級護衛艦
拉克薩馬納級護衛艦
薩伯哈級護衛艦
巴揚多爾級護衛艦
阿爾萬德級護衛艦
阿布達比級護衛艦
納哈達·羅根級護衛艦
薩瓦里Ⅱ級護衛艦
可畏級護衛艦
勝利級護衛艦
奧斯曼級護衛艦
邦戈邦杜級護衛艦
卡亞級護衛艦
艾爾·蘇伊士級護衛艦
阿爾·扎菲爾級護衛艦
達姆亞特級護衛艦
穆巴拉克級護衛艦
納努契卡Ⅱ級護衛艦
阿哈尼級護衛艦
驍勇級護衛艦
里加級護衛艦

別佳級護衛艦
米爾卡級護衛艦
納努契卡Ⅰ級
納努契卡Ⅲ級護衛艦
納努契卡Ⅳ級護衛艦
格里莎Ⅰ級護衛艦
克里瓦克Ⅰ級護衛艦
毒蜘蛛級護衛艦
不懼級護衛艦
暴風級護衛艦
獵豹級護衛艦
23型護衛艦
德帝安納·多爾韋級護衛艦
花月級護衛艦
拉斐特級護衛艦
不萊梅級護衛艦
布蘭登堡級護衛艦
薩克森級護衛艦
布倫斯維克級護衛艦
狼級護衛艦
西北風級護衛艦
智慧女神級護衛艦
阿蒂格利爾級護衛艦
克里瓦克Ⅲ級護衛艦
埃琳娜公主級護衛艦
巴利阿里級護衛艦
聖·瑪利亞級護衛艦

贊級護衛艦
維斯比級護衛艦
科頓艾爾級護衛艦
卡雷爾·多爾曼級護衛艦
雅克布·范·赫姆斯科克
德·澤文·普羅維森級護
維林根級護衛艦
伊庇魯斯級護衛艦
埃利級護衛艦
九頭蛇級護衛艦
奧斯陸級護衛艦
佩里級護衛艦
尼爾斯·尤爾級護衛艦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
艾倫德級護衛艦
康戴爾級護衛艦
布朗海軍上將級護衛艦
埃斯波拉級護衛艦
尼泰羅伊級護衛艦
帕拉級護衛艦
伊哈烏馬級護衛艦
帕迪拉海軍上將級護衛艦
烏拉圭級護衛艦
阿萊德萊級護衛艦
安扎克級護衛艦
利安德級護衛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