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野

蔽野

蔽野,漢語辭彙。 拼音: bì yě 釋義:遮蓋原野。形容數量眾多

基本信息

詞語

蔽野

拼音

bì yě

出處與詳解

遮蓋原野。形容數量眾多。

1、漢 王充 《論衡·超奇》:“廬宅始成,桑麻纔有,居之歷歲,子孫相續,桃李杏梅,菴丘蔽野。”

2、《宋書·謝靈運傳》:“澄流引源,桑麻蔽野,強富之實,昭然可知。”

3、唐 方乾《雪中寄殷道士》:蔽野吞村飄未歇,摧巢壓竹密無聲。山陰道士吟多興,六出花邊五字成

4、宋陸游《鎮江府城隍忠祐廟記》:“至於流徙蔽野,兵民參錯,而居處弗驚,疾癘以息。”

5、明 馮夢龍 清 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一回:“三軍分路而進,旌旗蔽野,殺氣騰空,滿望踏平趙土,大拓燕疆。”

6、清 昭槤 《嘯亭雜錄·緬甸歸誠本末》:“旌旗蔽野,勢張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