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梯雲

蔣梯雲(1911~1968年) 曾用名李維釗。松江縣人,家住葉榭北宅村。13歲時,在米店當學徒。後去閔行讀書。15歲,赴上海肇基中學學習。該校有位陳老師,是中共地下黨員,常給他看進步書刊,講革命道理,引導他追求真理,走向革命。

基本信息

民國20年(1931年)秋,考入上海大夏大學預科學習,正值“九一八”事變,參加抗日宣傳活動。次年,升入該校師範科,曾參加上海大學生赴京請願團活動。畢業後,先後在川沙、上海和葉榭本鄉擔任中、國小教師,都因思想進步,言行與當局不合而受到排斥,失業回家。
抗戰爆發,不久,松江淪陷。乃會同鎮上幾個愛國抗日青年,於民國27年春,到天馬山,在松江縣抗敵委員會擔任宣傳工作,編寫過名為《火花》的8期刊物,宣傳團結抗日。後抗敵會被忠義救國軍反頑派勒令解散,只得返回家鄉。次年春,自己組織松江浦南抗日游擊隊,暫時依附於丁錫三部下,稱五中隊,任中隊長,活動於松、奉交界地區。漢奸肖某,民憤極大,乃趁日軍調防之際,將肖打死。丁錫三部下有人在葉榭東南搶劫,聞訊後,即帶隊前往搜捕。此事遭丁之忌,即命一大隊將五中隊繳械解散。於是再次被迫回家。民國29年,去常熟參加江南抗日義勇軍,任江抗部隊江南社《大眾報》編輯。
是年秋,中共淞滬中心縣委派黃競之、肖望到浦南開展地下活動。了解到蔣的情況,由於浦南地區地下工作需要,經上級同意,安排蔣回葉榭工作。
民國30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建立中共葉榭支部,任支部書記。5月,上級黨派顧德歡來葉榭,在梯雲家建立中共浦南工作委員會。夏,梯雲被派赴浙東顧小汀部搞統戰工作,因言行不慎,引起對方懷疑,只得連夜出走。民國32年冬,又被派至忠義救國軍一支隊陸錫純部搞策反工作,也未成功。
次年5月,日軍在浦南大規模“掃蕩”。梯雲率部向浦北轉移,至中渡橋陸家浜,被當地漢奸告發,遭汪偽陶雪生部包圍,彈盡被捕。幾經審訊,未暴露身份,被判刑5年。經黨組織營救,得於年底提前釋放。出獄後,經組織審查,同意恢復黨籍。
民國34年7月26日,日偽和地方惡勢力勾結,強收各種苛捐雜稅,逼死張澤津塘鄉3條人命,激起民眾性抗暴鬥爭。梯雲抓住有利時機,在葉榭塘垛廟,召開5百餘人大會,領導這場鬥爭,偽鄉丁當場被打死。28日,上萬名民眾分頭奔向葉榭鎮和張澤鎮,打死偽鎮長、偽保長、漢奸等多人,並燒毀軍米商住宅。日偽和地方惡勢力大為震驚,連夜秘密勾結諸伯林匪部,趕赴葉榭鎮壓。梯雲奉命隨新四軍北撤,轉戰到山東臨沂,被任為臨沂縣城關區委書記、區長、游擊大隊長。
山東解放後,轉入地方工作,任華東革命軍政大學第一、第二部主任。後轉入蘇州政治研究院。1952年3月,任同濟大學黨委書記,1953年1月21日薛尚實任書記,蔣梯雲任副書記。期間,善於團結知識分子,重視政治思想教育和建黨工作,並親自兼課。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誣陷,被迫害致死。1978年9月14日,同濟大學黨委為其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