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歡

顧德歡

顧德歡,(1912.9-1993.7)又名張瑞昌,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早年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7月,受組織派遣,從浦東帶部隊到浙東,參與領導了開闢浙東抗日根據地的工作,先後任浙東區黨委委員、宣傳部長,《新浙東報》社社長等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45年9月,顧德歡隨浙東新四軍北撤,部隊整編後,任新四軍一縱隊政治部宣教部長。

1946年調回上海,任中共淞滬委員會書記、中共上海局外縣委員會委員。

1947年1月,以中共上海分局代表的身份到浙東指導工作。

1948年1月,任中共浙東臨委書記,領導浙東的人民游擊戰爭。同年8月,率部外線出擊台屬地區。

1949年1月,浙東主力回山會師後,在新昌回山主持召開浙東臨委第二次會議, 成立了浙東人民解放軍第二游擊縱隊,任政委。

任職情況

1949年浙江解放後,顧德歡先後任寧波市軍管會副主任,中共寧波地委副書記、書記,浙江省工礦廳廳長、浙江省財政委員會主任、省計畫委員會主任、省委工業交通部長、浙江省副省長等職。

1950年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員。

1952年12月,任省委常委。

1956年,當選為中共八大代表。同年8月,調中國科學院工作,任電子所籌備組組長,電子所黨委書記兼所長。“文革”中受迫害。

1978年,落實政策後調中國科學院機關,參與領導籌建學術領導機構和恢復學部的工作,

1979年任中科院黨組成員、顧問。

1982年離休。

解放紹興

1949年5月,浙東第二游擊縱隊司令部及直屬三支隊、警衛大隊等700餘人,在司令員馬青、政委顧德歡的率領下,向紹興縣城挺進。中午,部隊偵查到,國民黨軍在縣城新增兵力兩個團。為了儘可能使紹興古城免遭破壞,縱隊領導決定暫緩攻城。

5月7日上午,紹興縣臨時救濟委員會派代表到坡塘匯報城內有關情況及準備迎接解放軍的各項工作,並告知城內駐軍已向寧波方向逃竄。縱隊領導立即決定兵分兩路進攻縣城。

原先,駐紹興縣城的國民黨部隊和縣“自衛總隊”,在城外四周要地構築了大量的碉堡,並在城內府山、塔山、蕺山等制高點駐守重兵。但是浙東第二游擊縱隊兵臨城下時,城內國民黨軍大部狼狽出逃,僅留少數殘部負隅頑抗。下午3時,縱隊開進到縣城南門外,縱隊司令部在龜山設立指揮部。縱隊插到南門時,塔山制高點、南門碉堡的守敵開槍頑抗。經過短時交戰,縱隊三支隊迅即占領南門,國民黨南門守軍舉槍投降。隨後,縱隊三支隊、警衛大隊分三路向城內進擊,很快占領了塔山、府山,把紅旗插上了山頂,紹興宣告解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