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報

【 大眾報】中共膠東特委(後改中共膠東區黨委)的機關報,1938年8月13日在膠東黃縣創刊。

前言

大眾報】中共膠東特委(後改中共膠東區黨委)的機關報,1938年8月13日在膠東黃縣創刊。阮志剛、王卓青、王人三先後任社長。報紙是鉛印四開四版日報。1939年春因報社轉移及人員犧牲曾兩度停刊。1940年冬,在日軍大掃蕩中,該報出過鉛印、油印和石印的二日刊或三日刊。1946年春遷萊陽出版,改為鉛印對開的日刊。在膠東發行,發行量達三萬餘份。1945年4月20日,隨中共膠東區黨委的撤銷而終刊。

澳門大眾報

無內容

簡介

大眾報於1933年由陳天心創刊,是一份在澳門出版的報紙,亦是現存澳門中文日報中創刊歷史最長的報紙。1946年至1948年曾一度停刊,1948年由已故社長蔡凌霜復刊;1982年曾設有葡文版,2007年9月起再增設葡文版。
1993年起,由黃宇光接任社長一職。
1993年起全面使用畢升報業電腦照排系統,正式取代鉛字製版,開始每天彩色印刷,所占比例越來越多,現本埠版出紙3至4大張、葡文版一大張。

現況

大眾報一份售價澳門幣二元二角。該報為彩色印刷。在澳門發售,在台灣也有公開發行。
設有編輯部、經理部。員工約有100人。

歷史

1933年7月15日創刊。首任社長陳天心。當時,《大眾報》與《潮陽日報》為姐妹報,以合作形式出版。
抗戰期間,《大眾報》(新聞)與澳門學術界、體育界、音樂界等組成“四界救災會”以售旗、售花、售紀念章、義賣、義唱、沿門勸捐等多種形式,籌款支持國內抗戰工作。
抗戰勝利後,因陳天心回廣州定居,日報暫時停刊。1947年,蔡凌霜香港到澳門主持《大眾》報復刊工作,當時仍然是每日出版一大張。
1953年,《大眾報》首先採用新式文體標點符號,在澳門報界起了帶頭作用,隨後澳門各報亦相繼採用。
1973年3月13日,社長蔡凌霜病逝,由其哲嗣蔡克銘繼任社長,對業務有創新,於1974年11月改用柯氏印刷。
1982年3月,增闢中文打字部及首設中文報章設有的葡文版(現已停刊)。1982年6月,每日增至兩大張。1984年,增闢珠海特區版,發行至珠海市。
1987年夏發行網擴至中山、廣州等地。並在珠海市設立聯絡站。

版面

《大眾報》每日出對開紙兩大張半十版,有彩色版面。版面包括澳門新聞、國際新聞、中國新聞、體育新聞、娛樂新聞;專題版有《珠海特區》、《大眾攝影》、《工商經濟》等。

領導

社長:黃宇光
常務副總編輯:鄭沛
副總編輯:陳大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