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坪鎮

蒿坪鎮

蒿坪鎮位於湖北紫陽縣東北部,距縣城20公里,全鎮轄22個行政村,一個居委會,6830戶,27000人,是紫陽縣北部的邊貿重鎮。境內交通便捷,通訊發達,恆(口)紫(陽)公路、蒿(坪)漢(王)公路、蒿(坪)大(竹園)公路呈十字橫穿全鎮,村級公路伸入全鎮17個村;手機、程控電話入戶率居全縣其他鄉鎮之首。

基本信息


簡介

丹江口市蒿坪鎮位於江北五鄉鎮中部,丹鄖公路穿境而過,東與石鼓鎮接壤,西與習家店鎮相鄰,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鄉鎮。全鎮版土面積121平方公里,轄9個行政村,43個村民小組,全鎮有庫塘堰48口,其中百萬方水庫2座,十萬方水庫3座。耕地19000畝,其中水田3000畝。
蒿坪鎮山林面積48萬餘畝,大部分植被好,是板栗松脂油楠竹、各種綠色食品的天然產區。蒿坪鎮充分利用資源實施板栗“野轉家”改造,蒿坪鎮板栗種植面積達700公頃,年產板栗1000餘噸。蒿坪鎮不僅形成了以蠶桑天麻板栗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而且立足發展大力開發山水資源,逐步形成了繭絲綢系列礦產、松油、中藥材、菌類、山野菜、旅遊等新的經濟成長點。各種特產資源豐富,不僅品種多,而且出產量大,可供系列深度開發。蒿坪鎮基礎設施完善,鎮區街道建設己初具規模。電力、交通、郵政、程控電話、行動電話、供水等設施齊全。

蒿坪鎮版圖面積廣闊,且多屬高寒山區地帶,氣候分明,是鄂東重要的特色經濟物產區。蠶桑板栗天麻靈芝菇銀杏茯苓木耳百花菜葛粉綠茶等產品暢銷中國各地。其特色產品品種繁多,都是特殊地理條件下,自然小氣候所形成“天工之作”。改革開放20多年來,蒿坪鎮始終以“長抓板栗短抓桑,依託種養奔小康”為目標.立足發展,大力開發山水資源,逐步形成了以特色經濟興鎮的局面。蒿坪鎮地質礦產豐富,鐵礦、石材、鐵砂的開發已初具規模,開採潛力巨大。其中,風景也十分迷人,已為許多風雅人士所探尋,具有極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蒿坪鎮在改革開放的二十多年裡,基礎設施建設日益雄厚,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鄉鎮地圖

蒿坪鎮蒿坪鎮

經濟背景

蒿坪鎮街道
農業基礎設施雄厚
蒿坪鎮委鎮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實施了以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產業結構調整和小城鎮建設等四大工程建設,著力夯實了四大基礎:即農業基礎(生態農業、效益農業觀光農業,其中新店“長治”治理和程家溝流域中低產田改造最為典型)、能源交通通訊基礎城鎮建設基礎市場基礎,現在全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已非常雄厚。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上,全鎮共開挖襯砌渠道8500餘米,新建襯砌河堤2200餘米,新開挖塘堰2口,新建村組公路34餘公里;生態環境建設上,共實施坡改梯治地3000餘畝,襯砌石埂25000餘米,實施退耕還林6500畝,荒山造林12000畝,封山育林50000餘畝,新建“五結合”沼氣池1500餘口,使全鎮近5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清潔、方便的沼氣;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現已基本形成了“兩大優勢產業”(畜牧養殖和中藥材種植)和“兩大特色產品”(“雙低”油菜和仁用杏),探索出了適合本區域發展的結構調整路子。
集鎮建設成效顯著

蒿坪鎮委、鎮政府抓住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快集鎮規劃建設步伐,大力實施“招商引資”戰略,進一步推進了農村經濟發展。栽植道旁風景樹500餘棵;規範完善了小遊園建設和農貿市場建設;集鎮高標準水沖式公廁已建成投入使用;修復配套了集鎮的路燈;投資5萬餘元,完成了集鎮電網改造;同時加強了環衛隊伍建設,使集鎮及周邊環境得到了整治,改變和提高了集鎮新形象。同時把集鎮規劃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增強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圍繞我鎮的苗木蔬菜林果畜牧業等主導產業,積極引進市場開拓力強、產業輻射力大、產品附加值高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吸引民營業主進鎮發展,繁榮活躍集鎮市場,促進了經濟發展。

產業特色

蒿坪鎮橘子
蒿坪鎮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1200mm,自然資源豐富。茶葉、蠶桑、煤炭、富硒植物油、優質大米已形成產業,以“硒都”系列食品為龍頭的富硒產品遠近聞名。茶葉年產量12萬斤,年產鮮繭11萬公斤,年煤炭產銷量27000噸,年產大米2500噸。該鎮本著“艱苦創業、自強不息、求實創新、開拓爭先”的精神,堅持走以工壯鎮、以農聞鎮、以商活鎮、科技興鎮的強鎮之路,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中心,以爭創全縣(富硒食品基地、小城鎮建設)兩個第一為重點,以發展(板石、礦泉水、富硒食品)三大特色企業為突破口,以適合山區農村發展模式的“陝南第一村”為載體,把蒿坪鎮的各項事業推向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舞台,促使該鎮的“兩個文明”建設近兩年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

人文景觀

蒿坪鎮蒿坪鎮
蒿坪境內有山有水,山水相連,自然風光優美,再加上多年來大力實施“以民為本、生態立鎮”戰略,到2004年底全鎮的森林覆蓋率達到30%以上,使蒿坪的環境更加怡人,山更綠,水更秀,天更藍,氣更爽。蒿坪鎮地處秦巴山區秦嶺余脈,土壤肥沃呈偏鹼性,屬於南北氣候,這裡的氣溫保持在-5℃—38℃,年平均降雨量在770mm左右,氣候怡人。同時,蒿坪不僅有北山打兒窩、滴水岩空洞等動人故事,而且還有堰溝黑龍潭、豹子洞蝙蝠洞等優美傳說。最有味兒的要數打兒窩,打兒窩是北山一處有名的自然景觀,這裡的山石上有齊生的左右兩個小孔。相傳,新婚夫婦用石子向孔兒里擲,如果擲中左邊就會生兒子,擲中右邊就會生女兒;還有堰溝的黑龍潭,據老人們講,逢到天旱時,人們就去黑龍潭舀潭裡的水乞雨,當舀到魚、蝦時,天就會下雨。像打兒窩、黑龍潭等動人、有趣的傳說還有很多,這兒就不一一列舉了。

發展潛力

蒿坪,是一塊沃土。這裡人傑地靈,物產豐富,它潛藏著巨大的發展後勁和無限的商機;這裡的富硒保健功能食品開發,前景看好;這裡日流量310噸的富硒礦泉水,已與香港國際生物科研有限公司簽定了正式開發契約;這裡板石、花崗岩石英石儲量豐富,質地優良。

文化教育

2008年全鎮6名青年教師以飽滿的激情展示了各自的課堂教學風采,20餘名教師參加了觀摩。中心學校校長陳金濤和教研員王興貴參加本次活動,並與參加活動的教師進行深入地探討與交流。這是繼蒿坪鎮中心學校組織的“示範課、優質課、公開課”活動之後又一次教學教研活動。
蒿坪鎮中心學校為了提升全鎮教師素質,積極回響市教育局號召,貫徹落實2008年全市教學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深入落實市教育局提出的“素質教育年”的各項教研活動。以“新任教師上崗課、骨幹教師公開課、星級教師示範課、優秀教師優質課、青年教師匯報課”為活動載體,錘鍊廣大教師課堂教學技能,最後達到提升廣大教師業務素質的目的。

鄉鎮景點

天然石佛像一直鮮為人知,沉寂多年,終被發現於1988年。其位於丹江口市蒿坪鄉王家嶺的石人岩下的一個小溶洞內。洞口直徑僅有0.15米,被茂密的野草遮蓋,又在懸崖陡壁上,石像仿佛是隱身遁世的高潔人士,專挑此地終老一生。佛像面南背北,坐靠在連山石壁上,高0.7米,胸闊0.2米,身厚0.12米,身上的石紋看去好像穿蟒戴冠,他的身旁還有四位侍從垂立靜候,個個栩栩如生,表情豐富,真是鬼斧神工,天工造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