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壽平

董壽平

董壽平(1904-1997)當代著名寫意畫家、書法家。原名揆,字諧伯,後慕南田惲格惲壽平遂改名壽平,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杜戍村人。早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和北京東方大學。以畫松、竹[禾本科竹屬植物]、梅、蘭著稱,晚年有黃山巨擘之稱,以黃山為題材畫山水,亦善書法。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榮寶齋顧問,全國政協書畫室主任,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山西省文物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中日友協理事,北京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董壽平中期作品《雨後黃山》董壽平中期作品《雨後黃山》

董壽平出身於詩書世家,董壽平高祖董霽堂為清中葉著名書法家,祖父董之煥為清翰林,以詩書著稱於世。董家收藏文物書畫甚豐,海外聞名。董壽平自幼受家庭薰陶酷愛書畫,刻苦自學。初畫花卉後研山水,尤以畫梅竹及黃山風景而著稱於世。1931年書畫問世即蜚聲京華,獲得中外人士的好評。1938年後在西安、成都等地從事書畫創作。新中國成立後,供職北京榮寶齋,從事編輯、創作、鑑定及培養專業人才的工作。無計其數的作品入選國內外大型美術展覽或發表於專業報刊。曾多次應邀出國訪問並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董壽平畫輯》、《董壽平書畫集》、《書畫大師董壽平》、《董壽平談藝錄》、《榮寶齋畫譜·董壽平畫集》等。代表作品有《黃山雲海》、《人字瀑》、《大渡河》、《雨後黃山》、《黃山風雨》、《二郎山之晨》、《婁山關》、《墨竹》、《墨梅》、《風竹》、《勁節迎風》等。同年鄧穎超訪問朝鮮時,以他的畫贈送朝鮮政府。他的書畫作品流傳到海外的很多,尤以日本、香港為甚。國內除 “董壽平紀念館” 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術館皆藏有董壽平作品

當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出身詩書世家。董家收藏文物書畫甚多,海外聞名。董壽平受家庭影響,自幼就喜愛書畫。董壽平善畫梅竹,硃砂紅梅堪稱絕技;寫竹時筆墨簡練,堅挺軒昂,構圖空靈,以書法為之,渾厚古樸。所寫墨松富有生活氣息,筆墨蒼勁,繁簡相宜。山水畫卷則多以黃山奇峰老松為題材,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氣韻的統一,在畫界享有“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的雅譽。國內除“董壽平紀念館”集中收藏他的作品外,各大美術館也都藏有董壽平作品。 他的書法藝術富有個性,蒼勁剛健、古樸瀟灑、神形兼備、氣度豪放,顯示出了他那高尚的精神境界、淵博的學知和剛正不阿、胸懷坦蕩的品德。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覽,並被國內外美術館、博物館收藏。榮獲“富士美術獎章”。

個人履歷

董壽平董壽平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甲辰 1歲

2月17日,生於山西省洪洞縣杜戍村東堡一個讀書世家,父董維藩為其起名曰:“揆”。

1910年(清宣統二年)庚戌 7歲

上私塾,讀朱子國小、三字經。

1916年(民國五年)丙辰 13歲

到外面去上學堂,老師講《國策》,講唐宋八大家的文章,講《左傳》,也講格致新學。

1919年(民國八年)已未 16歲

在太原省立第一中學(今太原五中)讀書。

1921年(民國十年)辛酉 18歲

在北京世界語專門學校讀書,曾聽魯迅先生講《中國小說史略》,不久考入天津南開大學經濟系。

1922年(民國十一年)壬戌 19歲

轉入北京東方大學經濟系學習。

1926年(民國十五年)丙寅 23歲

6月北京東方大學經濟系畢業。冬天回故鄉辦理父親喪事。並立志成為一名畫家,正式開駘研究學習繪畫。改“揆”為“壽平”。

1927年(民國十六年)丁卯 24歲

回北京正式定居。定期去故宮觀摩字畫,在家翻閱畫史畫論等書籍,臨摹古人畫法,學習、分析、研究各派各家風格,為探索一條自己的道路。

1930年(民國十九年)庚午 27歲

董壽平的《墨梅》作品首次在“楊仁雅集”畫扇展上出現,引起京華畫界之震動。從此奠定了他作為中國國畫家的地位。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壬申 29歲

在洪洞杜戍與劉延年結婚。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丁丑 34歲

“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董壽平將家中所藏圖書交由親戚保管,另將鹽店生意與一批珍貴手稿交鹽店夥計喬華堂代理並保存。與夫人劉延年、太夫人及子紹曾和其他家人分兩批出發,由運城奔西安,再經西安至成都。此次離開家鄉後,再未回過洪洞杜戍村。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戊寅 35歲

居成都 ,舉辦入川後第一次畫展,忘年交孫奐侖有詩題董壽平畫。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己卯 36歲

3月,遷灌縣(今都江堰市)西街玉壘關前居住,隔江為青城山,在此作畫12年。達1000餘幅,題材多以青城山為背景。遍游蜀中山水名勝,閱讀各種有關圖書,分別在重慶、成都舉辦個人畫展,與張大千、林山腴、謝無量、沈尹默、徐悲鴻、趙少昂、趙望雲交往甚密,並互有書畫詩題贈與唱和。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庚辰 37歲

沈尹默有詩贈壽平,稱讚其繪畫成就與為人。在四川南虹藝專擔任美術教員。現存世作品有《墨梅》。

1949年己丑 46歲

董壽平董壽平

從灌縣移居成都。現存世作品有《香中別有韻》。

1950年庚寅 47歲

1月,給徐悲鴻寫信詢問有關繪畫與政治問題。2月,徐悲鴻給董壽平覆信。4月,從四川成都移居西安。

1951年辛卯 48歲

2月,從西安移居北京,住西單西鐵匠胡同。

1952年壬辰 49歲

將家藏明清兩代名貴字畫80餘件捐獻給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得到山西省文化部門的表揚與感謝。

1953年癸巳 50年

被榮寶齋錄用擔任編輯。在榮寶齋工作期間,與工人一起置身於車間,為恢復提高我國木板水印畫的印刷技術而努力工作,並獲得發展。同時邀集畫家多人,臨摹我國唐宋以來名畫近百幅,這是繼隋朝官本以後又一次大規模臨摹古畫的舉動,作品現藏故宮博物院並代替原作陳列。中國美術協會成立,被推薦為第一批會員。

1954年甲午 51歲

編成《中國版畫選集》。被選為山西省第一屆政協會議委員會委員。4月,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和資助下,與幾位同行赴黃山寫生。董壽平對黃山的物理特徵、雨霧松變幻規律進行考察,在研究琢磨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獨特的哲學理念成份,將情感融入筆墨。這次所蒐集到的大量素材與對黃山切身的體驗感受,為其以後的黃山作品創作開闊了視野,拓寬了胸襟,並為今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又赴浙江富春江一帶觀察江水與松。寫生後的巨幅《黃山雲海》、《雨後黃山》、《天都雲匯》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1956年丙申 53歲

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邀請,創作“長征”畫卷,沿紅軍走過的二萬五千里長征線路,深入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的二郎山、瀘定橋、雪山、草地寫生和體驗生活,並於次年完成“長征”畫卷的創作。巨幅山水畫《婁山關》、《瀘定橋》、《二郎山之晨》等作品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收藏。

1960年庚子 57歲

在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山水科講學。董壽平《畫史概述》出版。

1962年壬寅 59歲

將家藏名字畫80餘件捐贈山西省博物館。

1965年乙巳 62歲

從榮寶齋退休,仍從事中國畫的研究、講學、創作。

1972年壬子 69歲

為北京國際俱樂部作巨幅《松瀑圖》、《紅梅圖》等10餘幅。

1973年癸丑 70歲

為新建的北京飯店東樓作畫10餘幅。

1974年甲寅 71歲

在“四人幫”炮製的“批黑畫”運動中,多次被批鬥。

1976年丙辰 73歲

創作的巨幅《黃山圖》被日本長崎市唐人館收藏;巨幅《報春圖》、《紅梅圖》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1977年丁巳 74歲

為北京國際機場、北京工人體育場作巨幅《松瀑圖》各一幅。文化部成立國畫創作組,創作組成員有:蔣兆和、李苦禪、李可染、董壽平、吳作人、黃永玉,共同創作了許多大型巨幅國畫作品。董壽平應邀為我國駐外使領館作畫,在歐美一些國家博物館裡收藏了許多他的作品。

1978年戊午 75歲

當選為山西省政協常委。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訪問朝鮮,請董壽平作大幅《蒼松圖》當國禮贈朝鮮政府。為文化部作巨幅《巨壑奔流圖》,現被中國畫研究院收藏。

1979年己未 76歲

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北大廳作特大巨幅《翠竹圖》、《蒼松圖》。

10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作巨幅《山水圖》作為國慶獻禮。

冬,作為榮寶齋赴日展覽團顧問第一次訪問日本,展出作品12幅。

1981年辛酉 78歲

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當選為理事。不久,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並擔任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

1982年壬戌 79歲

為慶祝中國畫研究院成立,中國美術館舉辦畫展,董壽平創作大幅《幽谷揚芬》,博得好評。

1983年癸亥 80歲

2月,應日本“雪江堂”邀請,中日友協代表團啟功、黃苗子、董壽平訪日舉辦畫展,並繪《三友圖》(董畫松、啟功畫梅竹、黃苗子題畫)祝雪江堂成立20周年,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用英語向全世界播放並介紹了董壽平的書畫。

1984年甲子 81歲

1月,創作《古松圖》;為秦公所撰《碑別字新編》作序。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5周年,創作大幅《紅梅圖》,現藏中國美術館。

1985年乙丑 82歲

1月,應邀在日本東京“西武百貨店”展覽大廳舉辦“董壽平水墨畫展覽”,同時在東京出版《董壽平水墨畫展圖錄》,在東京展出後又轉大坂展覽,日本美術界人士評論為“這是真正的中國水墨畫展覽”。

1986年丙寅 83歲

5月,應香港中文大學邀請去香港參加“現代中國畫研討會”,發表論文《中國水墨畫及其意境》。在會上,晤老畫友趙少昂、黎雄才,併合作《風寒三友圖》。同時,他的作品參加了在香港舉辦的“現代中國畫展”。

1987年丁卯 84歲

應釣魚台國賓館邀請,為養源齋招待外國元首的場所作巨幅《青松圖》,啟功在上題詩。初夏,以全國政協書畫室副主任名義,偕全國政協委員黎雄才、孫瑛赴日本參加“亞細亞美術交流會”。

1988年戊辰 85歲

1月,應香港華潤公司邀請參加“國內國畫名家展”。秋,三晉文化研究會成立,被推薦為名譽會長。

1989年己巳 86歲

2月初,應新加坡《聯合報》邀請,與夫人劉延年赴新加坡舉辦“董壽平書畫展覽”。3月,應日本書法巨匠村上三島邀請舉辦兩人合作書法展。開創中日兩國書畫家合作的新篇章。5月,日本出版了《書畫巨匠董壽平村上三島》大型畫冊。8月8日,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書畫巨匠董壽平、村上三島書畫展”在大坂開幕。10月,山西太原晉祠新建董壽平美術館,在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中共太原市委市政府的關懷籌劃與拔款資助下,第一期工程完成。籌建期間,得到日本友人村上三島、宇佐美公有、旅日華僑林白先生的資金捐助。美術館的建成體現了中日兩國人民間深厚的友誼。

1990年庚午 87歲

8月2日,由國際美術交流協會發行,日本高見富男監修,徐國棟、石偉編集,株式會社大冢巧藝社製作的大型精裝彩色畫冊《董壽平書畫集》出版。9月,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書畫巨匠董壽平、村上三島書畫展”。畫展後,將書畫精品200餘幅贈給故鄉。10月12日上午,山西省省委省政府與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在晉祠風景名勝區新建董壽平美術館落成,並舉行隆重開館儀式。10月13日,在太原市并州飯店舉行“董壽平藝術學術報告會和筆會”。

1991年辛未 88歲

3月22日,去日本治眼病。5月14日,日本首相海部俊樹會見董壽平先生,先生將一幅寫著“心積和平氣,手成天地功”的字幅交首相,並解釋說,只有一心一意想著和平,才能做出對人類有益的貢獻;又將一幅水墨《冬梅》贈首相,說,只有梅花,才能在嚴寒的冬天傲然開放,象徵中日兩國無論什麼時候都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7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樹在東京宴請董壽平,探討有關中國文化的哲理問題。11月27日,東京的日本礦業株式會社在其美術館舉辦“董壽平書畫展”,董壽平應邀參加。日本出版《董壽平書畫選》。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董壽平畫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指定: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潘天壽、黃賓虹、李可染、吳作人、董壽平8人為中國書畫之國寶人物。

1992年壬申 89歲

為紀念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20周年,大坂市阿倍野區的近鐵百華商店舉辦“董壽平名品展”。9月,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監修發行、株式會社便利堂製作的《現代中國畫的巨匠董壽平名品展》出版。

1993年癸酉 90歲

5月,新華出版社出版《書畫大師董壽平》,楊武敏攝影,啟功題簽,穆青序,啟功贊。7月29日上午,“董壽平先生90歲書畫展”在北京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央大廳開幕,首都各界人士1000餘人、日本友人2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下午,在北京飯店舉行“董壽平書畫藝術座談會”。7月30日上午,“董壽平書畫藝術研討會”在釣魚台國賓館芳菲園舉行,首都各界人士與日本友人200餘位出席會議。

1994年甲戌 91歲

1月,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株式會社社長宇佐美公有率訪華團前往晉祠董壽平美術館參觀。夏,應邀往釣魚台國賓館作巨幅《黃山勝攬圖》與《雙松圖》。6月董壽平與日本書法家教育家原田觀峰在釣魚台國賓館同樂園舉行“中日書畫家筆會”並共同出席了晚宴。安徽、廣西發生水災,董壽平將義賣書畫作品所得40萬元捐贈災區。8月,撰寫《洪洞董氏奕世學行記》。

1995年乙亥 92歲

董壽平晚期寫意墨竹董壽平晚期寫意墨竹

夏,應邀去釣魚台國賓館避暑,創作巨幅《青松圖》。7月,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到晉祠董壽平美術館參觀。8月,“董壽平書畫展覽”在台灣省台北市開幕。日本文字文化研究所監修發行、日本寫真印刷株式會社製作的《中國畫巨匠董壽平的藝術》出版。

1996年丙子 93歲

4月,由山西大學古典文學研究所與韓國春川翰林大學亞西亞文化研究所聯合整理董壽平祖父董文渙與朝鮮人交往史料的《韓客詩存》一書,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5月,為《清季洪洞董氏日記六種》作序。

1997年丁丑 94歲

1月,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清季洪洞董氏日記六種》。3月,在病中,親自撰寫提交全國政協的《關於加強國家文物保護》的提案,並托弟子轉交。4月,王同辰將已整理完畢的《董壽平談藝錄》8萬字文稿交商務印書館出版。6月21日20時25分,當代中國書畫大師、美術評論家、鑑賞學家、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理事、北京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名譽會長、榮寶齋顧問董壽平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逝世。7月7日,“董壽平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7月19日,榮寶齋負責人和董壽平孫女董良端、弟子李硯強等11人,帶著董壽平先生的骨灰,帶著眾人的囑託,乘飛機前往黃山以完成先生生前之遺願。次日凌晨4時,李硯強一行8人乘夜色攀登,晨6時抵達頂峰----天都峰,將鮮花、松針、竹葉同先生的骨灰撒向峰巒之間。

1998年戊寅

5月,日本亞洲文化交流會會長受川宗央率領日本老年書畫家在晉祠舉辦了“中日畫家作品展覽”。

1999年己卯

1月,日本創價學會名譽會長池田大作編著的《論世界的領袖》中載有《中國的人間國寶董壽平大師》一文。9月,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書畫大師董壽平書畫卷》、《繪畫卷》大型畫冊。中國影視傳播中心出版了《董壽平畫梅技法》、《董壽平畫竹技法》、《董壽平畫松技法》系列影蝶片。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胡錦濤參觀董壽平美術館。

2000年庚辰

11月,《董壽平先生紀念文集》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

作品解析

匠心別具

董壽平畫作董壽平畫作

以畫竹聞名的畫壇名家屢見不鮮,但董壽平的風格迥異,匠心別具。素有文同之挺勁, 顧安之謹嚴,夏仲昭之繁盛,李方膺之簡約,鄭板橋之清癯,石濤之質樸,雖然他們各自風格整體面貌不同,但仔細揣度,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尋,遺蹟可蹤。欣賞董壽平筆下的竹子,很難確切地說出它的淵源出處,但其風格鮮明,且不悖古法。藝術創作有 "胸有成竹" 之說,董壽平對此有其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創作之始。目視一張白紙,胸中自有布局,這便是 "胸有成竹"。但當第一筆落下,畫家則應 "胸無成竹",而後便因勢利導,順其自然,不被其成竹所束縛,而應盡情抒寫胸中之意,一氣呵成。 所以,美術界稱董壽平的竹子為 “壽平竹” 是恰如其分、確有道理的。

兩種意義

古人把畫竹稱為 “寫竹”。一個 “寫” 字包含著兩種意義:一是畫竹的用筆形式與中國書法最為接近,沒有紮實的書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畫好。欣賞董壽平筆下的竹子,一個 “力” 字貫穿始終,充彌於整個畫面。無論是頂天立地的長竽還是畫中局部的末節枝梢,都充滿著力量,那種斬釘截鐵般的筆力,足見他在書法上的超然功力。這幅《墨竹圖》雖然屬於紈扇類小品,但每一筆都是那樣沉穩紮實,沒有絲毫的猶豫馬虎。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也是挺拔勁健,英姿勃發。起筆行筆,儼然是在寫字。董壽平畫竹,是對趙孟頫說的 “寫竹還須八法通” 最好的詮釋。

哲學理念

董壽平在青年時代從藝開始,便養成了半日讀書,半日作畫的習慣,他博覽群書,有淵博的學識,曾就讀於南開大學經濟系後研究東方哲學,善於將中國古代博大精深的藝術體系與現代表現技法相結合。所以,他的作品布局章法富有哲理,蘊含著深邃的東方傳統哲學理念。他能夠將諸如乾濕、疏密、長短、濃淡種種對立的矛盾有機地統一起來,和諧地表現 在一幅作品中,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畫竹的過程就是如何將具象美與抽象美和諧統一的過程,也就是畫家本身與所畫之竹融為一體的過程。人即是竹,竹即是人,要做到入畫竹、竹化人。這種樸素的哲學思想和美學理念成為董壽平作品鮮明的特徵。

藝術成就

董壽平與其弟子董壽平與其弟子

董壽平先生技法全面,修養深厚,不僅是書畫藝術家,而且是當之無愧的哲學家、美學家,不愧為我國書畫史上一座豐碑。

他幾十年滄桑風雨中辛勤耕耘於書畫,留下了成千上萬幅一貫雍容恬靜、旗幟鮮明的歷史名作。他的畫風蒼勁渾樸,布局精到,清新典雅,以造化為師而不違古法,在風格上有突出的個人創新。他的畫出於天籟,從寫生入手,筆墨活潑,富以高度的藝術概括,既求形似,也重神似,更重表現對象的精神。所作硃砂紅梅堪稱絕技;所作墨竹俊逸挺秀,簡練軒昂,構圖空靈,別具一格;所作山水更是膾炙人口,多以黃山奇峰老松為題材,畫卷不拘峰石之形似,而求整幅氣韻的統一;所寫墨松富有生活氣息,筆墨蒼勁,繁簡相宜。其作品在畫界享有 "董梅"、"壽平竹"、"黃山巨擘" 的雅譽,體現了哲學與美學和諧統一,完美地代表著文人畫那種天人合一的真髓,不僅具有詩畫的天然意境,還富有一種謙和醇厚的文人書卷氣質和儒士風範。顯示出了他高尚的精神境界、淵博的學知和剛正不阿、胸懷坦蕩的品德。

人物評價

董壽平參觀畫展董壽平參觀畫展

董壽平先生的魅力,在於他高尚的人格。他淡泊名利、潔身自好、助人為樂,這是董壽平從小就養成的一種習慣。 1923年,董老在北京世界語學校求學時,本準備暑假回晉探親,因遇到一位燕京大學的同學的同學苦於沒有路費不能回四川老家探親,他便毅然決定放棄了自己回家探親的計畫。生前六十多年間,他參加各種義務展覽、筆會、慈善、賑災活動,捐獻字、畫數不勝數。最偉大的莫過於他的赤子愛國心。1941年他將在四川畫展所得之款捐獻支援抗戰。晚年期間,全國僑聯副主席陳彬藩,為弘揚茶文化常請他作畫,多是墨跡未乾就匆匆拿上走了,董壽平不但不煩,反而覺得開心,非常讚許陳氏的這種風風火火的作風。1994年,華南發生百年不遇的水災,香港《大公報》等六個單位發起名家書畫賑災義賣會,董壽平聞悉後,畫了一幅四尺墨竹《風雨勁竹》捐獻義賣。那次活動,共有207名書畫家、雕塑家捐獻作品200件,義賣款總金額為240.9萬港元,而董壽平的那幅《風雨勁竹》由升華服務有限公司主席包玉剛之女蘇包陪慶女士以29萬港元認購,創當次義賣之最高紀錄。

董老一直熱愛和關心家鄉文化事業的發展。早在50年代和60年代,他就先後兩次向山西省博物館捐贈了祖傳的古代珍貴字畫數十件。其中有明清冊頁,明代萬曆年間朝鮮畫家李灘隱畫的墨絹本《赤金竹》,及清代畫家為他的高祖董霽堂畫的《撫膝肄書圖》、《漢書下酒圖》等。1983年,他再一次向家鄉捐獻自己創作的精品書畫200幅。他的家鄉為紀念董壽平的藝術成就,在山西省太原市有關部門與日本友人的大力合作下,在太原市郊名勝古蹟--晉祠公園內,建成一座長期收藏和展覽董壽平作品的美術館。這個美術館坐落在具有悠久歷史的晉祠博物館內,晉溪書院東側,建築占地1400平方米。董壽平在《藝術和書法作品捐贈書》上這樣寫道:"我的子孫及親屬均不得以任何藉口索取或借用、借看;我的子孫和親屬均不得參與 "董壽平美術館" 管理工作"。這些話充分表現了董壽平的高風亮節,他是中國現代為數不多的德藝雙馨的書畫大師,即使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仍潔身自處,完美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