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畫

中國國畫

國畫即中國畫,簡稱“國畫”,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國畫,各種繪畫技法大致包括———— 畫科分類: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 筆墨分類: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 設色分類: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思維分類:具象思維、意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內涵分類:具象國畫、抽象國畫。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基本信息

國畫起源

中國國畫中國國畫
有關中國繪畫的起源問題,象有關中國歷史的起源一樣,令人不可琢磨。究竟中國的繪畫開始於何時?何地?是何人所創造?這一謎團千年以來一直縈繞在歷代美術史研究者的思緒中。唐代的張彥遠在他的開創性著作《歷代名畫記》中,將中國繪畫的起源追溯到傳說時代,指出那時的象形文字便是書寫與繪畫的統一。而在他看來,圖形與文字的脫離,才使得繪畫成為一門專門的藝術,探討繪畫技巧的工作則晚至秦漢才開始,魏晉時名家的出現,才標誌著繪畫臻於成熟。這1000多年前提出的有關早期中國繪畫發展的理論至今仍基本成立。所不同的是現代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史前和歷史早期繪畫形象的實物,不斷增加著我們對早期繪畫藝術的了解。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造型藝術,在彩陶及繪畫、陶塑和雕刻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
我們習慣上把從公元前21世紀建立的夏開始,經過商、西周直到到春秋戰國的這一時間段統稱為先秦。由於銅器和鐵器的相繼發明和推廣,加上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社會生產力顯著提高,各種手工業得到了迅速發展。除了為禮教服務的青銅藝術、商周的玉石雕刻及戰國的彩漆木雕以外,寓有興廢之誡的廟堂壁畫及人物肖像畫,受到了先秦統治者的普遍重視。但直到本世紀初,對於先秦繪畫的研究還只是憑藉著那些並不完全和豐富的記載進行的。近年在長沙等地出土的帛畫與漆畫,為探討先秦繪畫藝術的面貌,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

國畫技法

傳統國畫

中國國畫中國國畫
主要有構思、構圖、用筆、用墨、設色、收拾等方面,其中用筆用墨為最基本的技法。

構思——又叫立意,即作畫之前的形象思維過程。

構圖——即六法中的“經營位置”,又叫置陳布勢等。亦即畫面各種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

用筆——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筆”,有線描、勾勒、皴、擦、點染,筆用中鋒、逆鋒、藏鋒、露鋒、拖筆、 破點等。

用墨——經歷代畫家發展有:焦、濃、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種墨色,運用時須各得其所。又有潑墨破墨(即濃淡相生)等具體技法。

設色——白描:不設色,全用線條表現,或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筆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綠等。淡彩:以墨色為主調,敷以淡彩色。沒骨:純用色彩畫,並不勾線。(純用墨點染,不溝勒的亦叫沒骨。)

收拾——畫成以後再作整體收拾,使全畫最後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

筆墨

中國畫表現形象的基本手段。張彥遠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石濤說:“夫畫者,形天地萬物者也,舍筆墨其何以形之哉。”我國歷代畫家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筆墨技法和創造技巧。

設色

即六法中的“隨類賦彩”。不同的色彩賦不同的感情,畫家往往用色彩來表達他的感情。中國畫常用的顏色有墨、藤黃、石黃、土黃、胭脂、洋紅、硃砂、朱膘、赭石、花青、石青(可分頭青、二青、三青等三種)、石綠(也分頭綠、二綠、三綠等三種),白粉等。但基本顏色只有紅、黃、藍三種,即洋紅、藤黃和花青。把上面的顏色加以配合,可以調出許多種顏色來。

墨彩

方人也國畫方人也國畫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即對形象勾線或不勾線,完全用墨的濃淡來表現的叫墨彩。墨彩以淡雅為佳,因它用濃墨的面積不宜過大、過多,因為重墨多易使畫面產生沉濁之感,但亦不能淡而失神,要使濃淡相宜,才具有清新神韻的效果。

淡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對象畫到八九分,然後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離色,既能融合一體,又能顯示墨的韻味,才能產生一種淡雅、樸素的效果。

粉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在表現方法上多用於勾染和沒骨。在顏色運用上以植物顏色和白粉為主,以水彩和淡薄的礦物質色為輔。粉彩勾線切忌用一色的濃墨,而要施淡墨為主。因為墨絲過濃和粉彩相併,則容易顯得枯僵,缺乏妍麗。調粉的色彩不宜過厚,但也不能太淡薄,過淡則無神,要做到薄中見厚。粉彩用粉是重要關鍵。粉和色要用到暈化自然,不露粉痕,不顯料氣,乾淨滋潤,才能發揮粉彩鮮明嬌麗的特點。

重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並以服務態度和物質色為主,因用色比較厚重,所以色感較富麗帶有裝飾性稱為重彩。重彩渲染要作到薄中見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淺自然。切忌髒、花、斑、枯、火、膩等。這些毛病多出於順序不對,用筆不輕順,用色過厚或厚薄不勻。清王石谷自謂“學習青綠三十年,方得青綠之法”這雖然有些誇張,但其經驗說明了渲染設色並非易事。

中國國畫 - 筆墨表現形式 有白描、工筆、寫其細部,整個畫面純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白描——用細線勾畫出物象輪廓及其細部,整個畫面純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方人也國畫作品方人也國畫作品

工筆——勾勒細膩精巧的叫工筆,工即工整工細之意,敷色也層也渲染,顯得渾厚濃重。

寫意——只寫物象的大意,用筆簡練流暢,筆墨自然,不用色的寫意畫,又稱“水墨畫”。

勾勒著色——亦稱“單線平塗”。它用筆先勾出物象邊線,中間用墨或用色平塗。

粗細相間——亦稱“兼工帶寫”。它比工筆要粗,比寫意要工。

粗中有細——如花草畫得粗,但繞花飛動的小蟲、蝴蝶、或蜻蜓等則畫得很細。

沒骨法——一般不用墨線勾輪廓。

潑墨法——是沒骨法的擴展,用大塊墨色,再運用自然形成的濃淡,加上較細的筆道,有的地方還露出飛白,這樣才見精神。

界畫——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畫墨線組成的畫,主要表現莊嚴雄韋的建築物,如宮殿、廟宇、樓閣、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齊精緻的家具陳設等。

線描

中國民族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是構成中國畫民族風格的一個要素。線描是運用線的輕重、濃淡、粗細、方圓、轉折、頓挫、虛實、長短、乾濕、剛柔、疾徐等不同的筆法來表現物象的體積、形態、質感、量感和運動感的一種方法。它不著顏色,有時可有一些淡墨來略加渲染,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和造型規律,並富有韻味。用線的變化,要與造型的形式美緊密相連。其線或剛健、或婀娜、或輕靈、或凝重,由於用筆多變遂產生極為豐富的感覺。中國畫用線造型的歷史悠久,通過歷代畫家的長期實踐和不斷地創造,積累了大量的極為豐富的線描技法經驗,僅畫人物衣褶的描法就有“十八描”。用線描來造型的特點是清晰、簡練、富有裝飾性,可以完美地刻劃各種現象,表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物象的新的生命。

白描

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稱“白描”。白描有單勾和復勾兩種。用線一次成的單勾。單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也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的,例如花用淡墨勾,葉用濃墨勾。復勾是先用淡墨全部勾好,然後根據表面具體情況決定復勾一部分或全部。復勾的線不能依原路的線刻板地重疊地勾一道。復勾的目的,是加重質感和濃淡的變化,使物象顯得更有神彩。復勾的線必須流暢自然,更防止受原線路的約束,否則復勾的線很易呆板。物象的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關係就靠線條來表現,從某咱意義上說來,它比別的畫法更不易掌握。白描要特別注意“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在構圖上的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要偏重於對比較強烈的安排,層次要分明,線上的處理上要帶有裝飾性、鏇律性,防止碎亂、呆板、鬆散等毛病。

沒骨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就是不勾輪廓線,而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的叫沒骨。沒骨畫法有渲染、點染兩種。沒骨渲染:對形象不用線勾輪廓,用層染或混染,以墨或色把形象渲染而成的叫沒骨渲染。渲染時要注意清潔和用水的分量,在前後形體重疊處的明暗,不要模糊不清,可以空出一絲水路,沒骨渲染重鮮嫩,畫幅宜小。沒骨點染:先在筆上調好墨或色的濃淡,然後以一筆或幾筆點出形象的各個局部而完成之。沒骨點染有粗細之分,細緻的在工筆花鳥中常用來表現草蟲、小花、小草和枝梗等。較粗的則是兼工帶與的主要表現方法。明呂紀常和工筆翎毛結合運用,造型生動。齊白石常用點染和工筆草蟲結合表現,也雖開生面。

皴法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早期山水畫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以線條勾勒輪廓,然後敷色。隨著繪畫的發展,為了表現山石樹木的脈絡紋路和(凸凹),因地質的結構不同,表現在山嶽的外形上也各不相同。皴法的種類很多,一般有(1)披麻皴、(2)亂麻皴、(3)芝麻皴、)雨點皴(雨雪皴)、(8)彈渦皴、(9)荷葉皴、(10)礬頭皴、(11)骷髏皴、(12)鬼皮皴、(13)解索皴、(14)、亂柴皴、(15)牛毛皴、(16)馬牙皴、(17)斫 皴、(18)點錯皴;(19)豆瓣皴、(20)刺梨皴(豆瓣皴之變)、(21)破網皴、(22)折帶皴、(23)泥里撥釘皴、(24)拖泥帶水皴、(25)金碧皴、(26)沒骨皴、(27)直擦皴、(28)橫擦皴等。

墨法

古人說“墨即是色”,濃淡水墨可代替各種色彩。用墨要有濃淡乾濕,只乾不濕太瘠枯,只濕不乾太臃腫,濃淡乾濕結合起來,變化多,生動而有氣韻。用墨之法:一般有焦墨、積墨、破墨、擂墨等。焦墨是一種磨得極濃的墨,用焦墨的旁邊須有濃淡墨為之暈渾,否則焦墨孤立,難見筆意。積墨:用濃墨和淡墨連敷幾次,有一種深厚的味道。破墨:先用淡墨上紙,趁濕用濕墨加上,化出奇紗的韻味。擰在紙上捺轉,略似魚鱗,由濃漸淡,參差不齊,謂之擂墨。所以用墨和用筆不分不開的。

用筆六要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一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滯。二要變化而有聯繫,要將粗、細、濃、淡、長、短、橫、直、乾、濕、輕、重根據物象參差需用,既有變化,還要互相聯繫。三要蒼老而滋潤,蒼老就顯出含蓄的筆力,用筆光滑就顯得雅嫩,過於蒼老亦易枯燥,故須在蒼老中滋潤,也就是乾濕並用。四要松靈而凝鍊,松靈比自然更進一步,要活潑輕鬆有生趣,切忌油滑、輕浮,輕鬆之中要有重厚,凝練是一筆畫去到盡端有回鋒。五要剛柔相濟,即在輕柔中有骨力。所謂“線棉裹鐵”才能穩厚,剛健的鋒中要參以巧運,“扛鼎中有嫵媚。”故一筆中要能剛健婀娜兼有之。六要巧拙互用,用筆樸質顯得老實,故要在巧筆中夾幾筆拙,在拙筆中夾幾筆巧,應巧拙互用,方為得法。

抽象繪畫

綜述:中國抽象藝術

20世紀初,抽象藝術開始於西歐萌芽,從康定斯基的點、線、面開始,到蒙得里安新造型主義的出現,抽象藝術逐漸發展得相當成熟。而5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抽象表現主義熱潮,讓抽象藝術變得更加自由,更加多樣化。
當代的中國抽象繪畫,應該包括:繼承傳統中國畫和現代中國畫,進化為內生性的朱明中國流藝術抽象國畫(始於朱明奠基創導“中國流藝術運動”下的“中國草書書法入抽象國畫”)和外生性的中國抽象油畫(始於西方的“抽象油畫”)兩大類。

當代中國抽象藝術

當代中國現代抽象藝術與當代中國抽象國畫的發展,主要是兩種情況。
一種是內生性的“後國畫”的中國流抽象藝術
主要是內生性的具有中國文化元素的、主張“書畫同源”與“書法入畫”的特別是中國草書入畫的中國“後國畫”藝術中最前沿藝術的當代“中國流藝術”,也即是中國大陸著名書畫藝術大師、“中國流藝術運動”創導者上海崇明籍朱明首創的新繪畫理論思想的系統提出和定義的中國抽象國畫藝術。藝術理論與藝術實踐,以“中國抽象國畫之父”、中國流藝術第一人朱明為標誌性創始人的中國流藝術家(中國流書畫藝術家的簡稱)代表以及趙春翔、吳冠中等為典型代表。
一種是外生性的“中西融合”的當代抽象藝術
主要是外生性的參考西方當代藝術體系的中國化的現代藝術和當代藝術。藝術批評與藝術理論,以“中國當代藝術教父”栗憲庭等為主要代表,以及王衍成、丁乙等為新代表。

當代中國抽象畫派

中國抽象派:
(內生性——抽象國畫)朱明趙春翔等。
(外生性——抽象油畫)栗憲庭王衍成等。

名作鑑賞

《五牛圖》局部《五牛圖》局部
《五牛圖》唐代畫家韓滉作。畫五牛於一長橫幅上。五牛的體態神情,無一雷同,各牛的姿勢真切生動,筆墨簡勁,色調自然,畫出一種樸實的田家風味。《唐朝名畫錄》評他“能畫田家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 《簪花仕女圖》唐代畫家周昉作。用筆樸實。氣韻古雅。畫面描繪仕女們的閒適生活。她們華麗奢艷在庭院中遊玩,動作悠閒、拈花、拍蝶、戲犬、賞鶴、徐行、懶坐、無所事事,侍女們持扇相從。其賦色技巧,層次明晰,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輕紗的透亮鬆軟,皮膚的潤潤光澤,都畫得肖似,表現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

中國畫派

《遊春圖》《遊春圖》
繪畫藝術大師,就是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的,且其作品有藝術的高度和難度,以創新為己任,為豐富藝術表現語言耗費畢生精力而最終獲得成功,引領潮流,並對當時社會及後世社會具有巨大影響力的藝術家。世界繪畫思想家:達·芬奇(義大利)、朱明(中國)等。
古代
北方山水畫派:荊浩關仝
南方山水畫派:董源巨然
南宋四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
元四家:黃公望 王蒙 倪瓚吳鎮
吳派:沈周 文徵明唐寅仇英
浙派:戴進吳偉
松江派:董其昌
四王畫派:王時敏王原祁王翬王鑑
四僧畫派:石濤朱耷髡殘弘仁
揚州畫派:揚州八怪(鄭燮金農李方膺羅聘等)
近、現代與當代
海上畫派:任伯年虛谷吳昌碩蒲華 趙之謙
嶺南畫派: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
京津畫派:金城陳師曾齊白石
新金陵畫派:傅抱石錢松岩 宋文治 亞明
巴蜀畫派:張大千張善子陳子莊朱宣鹹趙蘊玉朱佩君肖建初
長安畫派:黃胄 石魯 趙望雲 袁振西
大千畫派:創始人張大千張善子昆仲
相對畫派:創始人薛宣林
中國流藝術家畫派:創始人朱明(朱哲)
中國龍形山水畫派:創始人趙偉
中國抽象派:
(內生性)朱明(朱哲)趙春翔吳冠中等
(外生性)栗憲庭王衍成丁乙等
楚漢畫派:馬林

中國畫家

《簪花仕女圖》《簪花仕女圖》
古代

鍾繇:三國魏151—230,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
陸機:晉261—303,西晉時期吳郡(舊時江蘇蘇州,今上海市松江).
王羲之:晉330—361,一作321—379,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王獻之:晉334—386,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顧愷之:(348—409),字長康,小字虎頭,晉陵無錫(今江蘇無錫).
王珣:晉350—401,琅琊臨沂(山東臨沂).
虞世南:唐558—638,越州餘姚(今浙江餘姚市).
張旭:唐公元7世紀—8世紀中,吳(江蘇蘇州).
智永:隋公元6世紀,山陰(今浙江紹興).
鍾紹京:唐公元7世紀—8世紀初,虔州贛縣(今江西贛州市).
展子虔:(約550-604),隋代傑出畫家。渤海(今河北河間縣).
歐陽詢:唐557—641,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
褚遂良:唐595—658,錢塘(今浙江杭州).
閻立本:(601-673),唐代雍州萬年.
吳道玄:唐代傑出畫家,字道子,河南陽翟(今河南禹縣).
關仝:長安(今陝西西安)人,與李成,范寬齊名,在北宋號“三家山水”.
孫過庭:唐約648—703,吳郡(今江蘇蘇州)或一作河南開封人或作浙江富陽.
李思訓:(651-716,一作648-713),唐代傑出畫家,字健,成紀(今甘肅秦安).
張萱:唐代傑出畫家,京兆(今陝西西安).
李白:唐701—762,隴西成紀.
顏真卿:唐709—785,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懷素:唐725—785,湖南長沙.
柳公權:唐778—865,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
杜牧:唐803—852,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
楊凝式:唐873—945,華陰(今陝西華陰).
李煜:五代南唐937—978,徐州(今江蘇徐州).
米芾:(1051—1107),中國宋代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太原(今屬山西).
張擇端:(1085年---1145年),中國北宋著名畫家,琅邪東武(今山東諸城).
趙孟頫:(1254—1322),中國元代著名畫家,楷書四大家之一,湖州(今浙江湖州市).
黃公望:(1269~1354),中國元代畫家,書法家,元四家之一.
唐寅:又名:唐伯虎(1470年--1523年),中國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
徐渭:(1521-1593),中國明代晚期傑出的文學家和畫家。山陰(今浙江紹興).
董其昌:明1555-1636,松江華亭(今上海市松江).
八大山人:(約1626年--1705年),名:朱耷,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
揚州八怪:是中國清代中期活動於揚州地區一批風格相近的書畫家總稱.
近代以來
任伯年:(1840~1896),中國,浙江山陰航塢山,中國人物侍女畫大師。
吳昌碩:(1844~1927),中國,浙江安吉。
李鐵夫:(1869~1952),中國,廣東鶴山。
齊白石:(1864~1957),中國,湖南湘潭,中國花鳥畫大師。
于右任:(1879.4.11~1964.11.10日)中國,陝西省三原縣,中國現代草聖。
潘天壽:(1897.03~1971),中國,浙江寧海縣.
黃賓虹:(1865~1955),中國,浙江金華.
徐悲鴻:(1895年7月~1953年),中國,江蘇宜興,中國畫馬大師,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現代中國繪畫之父。與劉海粟創立“現代中國畫流派”。被民間思想家朱明譽為“古今畫界伯樂之魁首”。
劉海粟:(1896年~1994年),中國,祖籍安徽鳳陽,生於中國江蘇常州,與徐悲鴻創立“現代中國畫流派”。
豐子愷:(1898.11~1975),中國,浙江崇德(今桐鄉),中國漫畫大師。
張大千:(1899.05~1983),中國,四川內江,中國山水畫大師,有“南張北齊”之稱,與張善子昆仲創立了“大風堂畫派”(“大千畫派”)。被徐悲鴻譽為“五百年來一大千”。
林鳳眠:(1900~1991),中國,廣東梅縣。
蔣兆和:(1904—1986),中國,祖籍湖北麻城,生於四川瀘州,被譽為“20世紀中國現代水墨人物畫的一代宗師”。
陳逸飛:(1946.4.14~2005.4.10),中國,上海,生於寧波,浙江鎮海。
朱明:(1967.10.21~),中國,上海,生於崇明島,中國民間思想家,中國書法和抽象繪畫裡程碑式藝術人物。有“上海書畫三傑”之稱,為中國流藝術第一人。譽為“中國抽象繪畫之父”、“世界經濟哲學之父”。被英籍華裔楊希雪譽為“現代版伯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