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公鎮

葛公鎮

葛公鎮位於安徽省池州市東至縣東部,距縣城39公里,東經117°11′,北緯30°05′,東臨石台縣,西界堯渡鎮,南與洪方鄉接壤,北連洋湖鎮。鎮政府駐葛公。行政區面積252平方公里,耕地2.32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旱地0.56萬畝,林業用地1.5萬畝,有林地面積1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2%。葛公鎮設立葛公、公頃、蘭潭、公頃、天井、梅樹、徽道、留鋪、大源、聯塘、橋聯、合義、同春、仙寓山、永正、紅旗嶺16個村民委員會。114個村民組,總人口25616人,非農業戶口866人。鎮區交通便捷,市場活躍,經濟繁榮,2005年人均純收入達2417元。

基本信息

命名由來

葛公鎮葛公一景
葛公鎮以駐地葛公得名。葛公鎮名字由來“葛公”是後人對東晉著名的道教理論家、醫學家、文學家葛洪的尊稱。葛洪(284-364),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人(今江蘇省句容縣),自幼喜好神仙導養之法、跟葛玄的第 子鄭隱學煉丹術。司馬睿丞相時,葛為屬官,後任咨議、將軍等職。後又因鎮壓石冰領導的農民起義,賜爵關內候。南海太守鮑方很看重他,把女兒嫁給他,又把自己的學問也傳授給他。後來他辭官不做,遍游名山,想通過煉丹得到長壽。據《至德縣誌》記載:“晉朝丹陽人葛洪,嘗煉丹於留山”。因此留山上過去有葛仙廟、觀音閣、清和庵煉丹池、鹿跡石 。有詩曰:“策杖尋幽嘗,聲聞水未鍾,山深黃鳥亂,徑轉白雲封。過澗流泉嶺,穿林峭壁空。老僧忻共語,欖外日高春”。“抱朴人何處,靈山跡儼然。鹿知飛白日,石解煉丹田,掛杖層嚴仄,臨池一徑偏。間看雲去住,無外數峰懸”。“丹陽令尹古神仙,騎鹿朝天事惘然。我欲登雲祈室決,遍地膏澤滿周田”。葛洪在留山煉了一段時間丹,又要到別處尋山煉丹,眾人都極力挽留他,可他還是執意走了,此山因此名留山。留山腳下的小街,冠名不斷更換為葛公街,葛公鋪、葛公鎮。

歷史沿革

葛公鎮葛公鎮

葛公鎮在解放初期曾為葛天鄉;後為記念1936年紅軍戰士徐原坡在此被捕和葛天鄉第一任鄉長王平在葛公鎮遭國民黨殘部殺害,各取二位烈士名字中一字稱平原鄉;1958年成立葛公人民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回復平原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與洪方合併仍稱平原鄉;1993年經省政府同意,批准撤銷平原鄉,設立葛公鎮;1995年洪方析出;2007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時洪方鄉(洪方鄉是為了紀念革命先烈,以紅軍洪脈孝胡柏方二位烈士姓名各取一字得名。解放初期設立洪方鄉,1958年成立洪方人民公社,1982年體制改革時改為洪方鄉,1992年安徽省撤區並鄉時併入平原鄉,1993年經省政府同意改建葛公鎮,1993年從葛公析出復建洪方鄉)併入。

地理位置

葛公鎮 葛公鎮在中國位置
葛公鎮 葛公鎮在安徽省內位置

特色資源

葛公鎮徽道茶
葛公鎮地域寬廣,資源豐富,境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礦產:天井的輕鈣、蘭潭的釩礦、悅民的大理石很有開採價值,悅民的大理石已在開採當中,國風集團落戶葛公鎮的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葛公“徽道茶”外形內質俱佳、色澤味俱全,曾獲縣級茶葉評比優質獎,很受市場青睞,葛公還是祁紅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古徽道就是當時紅茶流入市場的必經之道,鎮區現有紅茶精製廠兩家,年產紅茶15萬擔。葛公豆腐更是色澤白嫩、綿軟可口,素有“西施豆腐”之稱,古有“青花白玉板,紅嘴綠鶯歌”就是指葛公豆腐,凡到葛公來過的人都對此讚不絕口,並帶上部分回家供親友品嘗。食用菌產業成為農民增收的強勢產業,葛公鎮已有300多萬棒。境內林業資源豐富,木材加工企業30多戶,“美信地板廠”是木材加工的龍頭企業。大華輪窯廠,服裝加工廠,潤庭米業有限公司,免燒磚廠成為葛公鎮的新興產業,潤庭米業2005年被評為市級龍頭企業。

基礎設施

葛公鎮葛公鎮街道一角
231省道從境內偏西部縱穿,葛公鎮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境內東南部是仙寓山,南部為海拔千米以上高山,北部山高也在500米以上,中間有一帶平地。境內東南高,西北低,略呈橢圓形盆地。黃盆河上游的前河有5條支流網狀布控全境;小(一)型愚公、紅旗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3280、2240公頃,總庫容量分別為413、282萬方;小(二)型大嶺、龍股、蘭潭、蘆嶺水庫集雨面積分別為936、200、150、150公頃,總庫容量依次為65、22、13.5、83萬方;愚公、紅旗小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1/160、1/100(台/KW)。葛公鎮有學校15所,在校學生2732人,教師123人,其中初級中學1所。鎮衛生院有醫護人員33人,病床30張;各村均建有醫療室。有文化、廣播電視站;電影院電視差轉台。通自來水的村1個。汽車站1個。銀行、信用社2家。敬老院里可供養20位老人。

經濟發展

葛公鎮香菇栽培基地
農業以稻、麥為主,油料茶葉棉花香菇等次之;主演農產品總量為:糧食5985噸,棉花25噸,油料664噸,糖料15噸,年末大牲畜存欄1451頭,豬肉產量818噸;農用機車23台(輛),機械總動力3500千瓦;有效排灌面積445公頃,占耕地面積50.5%;農業科技與服務單位6個,中高級農業技術人員11人。林業有鎮村林場5個,主要樹種有、杉、、槐和毛竹等。可養水面年產水產品46噸,主要水產品有等。鎮村和個體私人企業有193家,從業人員416人;年營業收入總額620萬元,淨利潤總額45萬元,實交稅金總額7萬元;主要生產和經營汽車和農機修配、糧油加工、制茶客貨運輸、竹木加工、農資、百貨、醫藥磚瓦、土產等。集貿專業市場1個。2008年農業總產值(現價)2936萬元,其中農業1819萬元,林業188萬元,牧業905萬元,漁業24萬元。定產徵收農業稅51.6萬元。財政收入173萬元,其中預算內收入141萬元;財政支出180萬元,其中農業支出13萬元;年末各項存款餘額748萬元,其中居民儲蓄683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554萬元,其中農業貸款503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879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