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風·遠浦歸帆

《落梅風·遠浦歸帆》,據《寄園寄所寄》、《夢溪筆談》等書記載,宋代宋迪以瀟湘風景寫平遠山水八幅,時人稱為瀟湘八景,或稱八景。這八景是: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馬致遠所描寫的八景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寫的八景也是瀟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

簡介

名稱:【雙調】落梅風·遠浦歸帆
年代:元
作者:馬致遠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雙調
曲牌:落梅風

原文

【雙調】落梅風·遠浦歸帆
夕陽下,酒閒⑴。兩三航未曾著岸⑵。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注釋

⑴酒旆:酒旗,俗稱“望子”,掛在酒店門前招倈顧客的幌子。閒:安靜。
⑵航:

譯文

夕陽西下,酒旗安靜地懸掛在門前。江面上還有兩三隻小船沒有靠岸。落花紛紛,水面飄香,茅舍已經到了晚上,斷橋頭的賣魚人也都散去了。

簡析

據《寄園寄所寄》、《夢溪筆談》等書記載,宋代宋迪以瀟湘風景寫平遠山水八幅,時人稱為瀟湘八景,或稱八景。這八景是:平沙落雁、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夕照。馬致遠所描寫的八景的名稱與之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他描寫的八景也是瀟湘八景。此曲乃其中之一。

作者

(1250年?-1323年?)元代著名戲劇家、散曲家。字東籬,一說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時期仕途坎坷,中年中進士,曾任江浙行省官吏,後在大都任工部主事。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死後葬於祖塋。馬致遠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曲狀元”之稱。作品以反映退隱山林的田園題材為多,風格兼有豪放、清逸的特點。雜劇《漢宮秋》被後人稱作元曲的最佳傑作之一。散曲作品收入《東籬樂府》。
馬致遠像馬致遠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