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牧之外傳

范牧之外傳 是由明代陳繼儒寫的一篇散文。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范牧之外傳

創作年代:明代

作者:陳繼儒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余宅鄰牧之。少聞牧之以情死,不敢問父老。比十年,奉化人之教,略已定情,乃始許牧之子必宣作《牧之傳》。

范生牧之,名允謙,伯父太僕(1),父光祿(2),為文正、忠宣公後(3)。牧之復以庚午舉鄉進士。生而頎,廣額,頤頰而下小削,目瞳清熒,骨爽邱俊,不甘處俗。華亭世家子,出必鮮怒(4),錦衣狐裘,舞於車上,童子駢肩而隨,簪玉膏沐,如婦女之麗。牧之見之,往往內愧肉動,毛孔蝟張輒障面去。牧之居恆單衫白袷(5),著平頭弁(6),與諸少年頡頏而游(7)。游遇豪貴人牧之欠抑唯喏,陽嗛不敢言(8)。眾以為是生也,寒酸不上人眼,意輕之。牧之乃快。或坐客小覺,則指衣疾趨出,急遣追呼者問牧之,牧之飄風逝矣。性嗜書,無所不讀,能跳梁於翰墨間(9),有才子之志。客非韻(10),斥門者不納。納必以名香清酒為供,或宴語夜央,喜不嗜寐。童子更燭割炙(11),復張具如客初至時。屋下雞鳴,猶聞鼓琴落子聲(12),及醉而嘯者。至是四方之客日益集,牧之恢張心胸,厚往薄來,故雜賓亦稍稍進;而未幾杜生之事起。

杜生者,妓女也。以風態擅名,慷慨言笑,自題女俠。與牧之一遇閶門,目成久之(13)。退而執手嘆曰:“吾兩人得死所矣!君勝情拔俗,余亦俠氣籠霄,他日枕骨而葬太湖之濱,誓令紫氣射為長虹,羞作靦腆兒女。”下指鴛鴦,上陳雙鵠,言罷大泣。眾驚其不祥。嗣淹系旬月(14),無復顧禮,毀頓精神,刻輟家政。客乃有為文告神以絕牧之者。牧之答曰:“仆聞虧名為辱,虧形次之。諸君子俱當世賢者,仆雖不才,忝惠、莊之遇舊矣(15)。諸君子一旦報齊束帶,矢之神前,擊鐘伐鼓,以絕鄙人,一時觀者,莫不駭遽狂走,謂仆當得夷族之社員,以至於此。甚而造作端末,飛流短章,筆之隃糜(16),付之尸祝(17);無煩檢考,遽定爰書(18);不須左驗(19),遂成文案。是忠告含生於覆載(23),強息於人世,辱雲甚矣!仆亦何人,其能甘之?惟有蹈東海而死耳。”牧之既深情膠粘不解,而復為諸客所激,若圓石遇坂,轉觸轉下,勢不得不與俱盡。會太宗窘杜生(24),出辱之庭。牧之忍愧,以身左翼,多悲辭。太宗徘徊,不令下鞭,然終不許牧之以一妓女燼(25),黜賣杜生為賈婦。牧之佯諾,陰使人贗為山西賈(26),得之,以藏於別第。俄載而與俱之長安。居長安邸不三月,牧之病肺死。

牧之既死,杜生敕家人裝治其喪歸(27),而以身從。杜入舟,忽忽微嘆,間雜吟笑,如無意償范者。至江心,命浴,浴罷更衣,左手提牧之定和硯,右手提棋楸(28),一躍入水。左右驚視不能救,初見發二三尺放沉浮旋瀾中,已復颺起紫衣裾半褶,復轉睫間,而生杳然沒矣。

余聞牧之事光祿、秦淑人(29),及遇弟允臨,斤斤孝友,名教人也。因緣為祟,卒耗俊姬,何哉?漢高、項羽(30),英雄絕世,劍鋒淬人,眼不為眨,乃心銷神枯終不能斷虞、戚之愛(31)。夫二公賴有此舉,小足破俗;不然,項乃倔強老卒,隆準公一村亭翁故態耳(32)。語云:“天下有情人,盡解相思。”世無真英雄,則不特不及情,亦不敢情也。牧之者,得無老氏所謂“勇於敢則殺”者歟(33)?定盟旦誓,永焉弗諼(34),沉恨幽疑泮然渙釋,兩人可謂誠得死所矣。使杜遲回獨生,或不欲生而無幸以不汗病,寥寥千古,含怨何期?今而後,知杜生之有以謝牧之(36),奇宕挑達(37),半臥粉黛中以老。君於牧之則諱姓,於蠡則諱名,垂二千年而合為范牧之也。”嗚呼!然歟?否歟?

贊曰:余與牧之子必宣游,生駒俊鶻(38),抑何其似牧之也?必宣入國,而遇平康里則疾回其車(39)。市有倚門而挑者,恥若面黥(40),惟恐唾沫形影之及。必宣少孤,心不能記牧之短長肥瘠,而能不失尺度如是,父豈必身為教哉?夫曾子子父之相反(41),而趙括之讀父書也(42),為人後者,其奚擇也。

作品注釋

(1)太僕:官名,掌管皇室車馬牲畜之事。

(2)光祿:官名,唐以後專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

(3)文正、忠宣公:文正公,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純仁,宋哲宗時,累官尚書僕射,中書侍郎。謚忠宣。

(4)鮮怒:即鮮車怒馬,裝飾華麗的車子和肥壯的馬匹。

(5)白袷:白色袷衣。

(6)平頭弁:冠名。古代文士日常所戴。

(7)頡頏:本指鳥飛上下的樣子。此處指平等相伴。

(8)陽嗛:裝作說不出話。

(9)跳梁:活躍,逞強。

(10)韻:風雅。

(11)割炙:割肉。

(12)落子:下棋時移動棋子。

(13)目成:男女鍾情,以目傳情。

(14)淹系:滯留、停留。

(15)忝惠、莊:忝,有愧於,此處是委婉謙詞。惠、莊,指戰國時代宋國哲學家惠施和莊子。

(16)隃糜:地名,其地產墨,因以為墨的代稱。

(17)尸祝:屍,代表鬼神受祭的人;祝,傳告鬼神言詞的人。

(18)爰書:記錄囚犯口供的文書。

(19)左驗:尋找證據。

(20)擿觖(zhìjué):挑剔,吹毛求疵,加以誣陷。 

(21)捃摭(jūnzhí):拾取,揀擇。

(22)文致:舞文弄法,陷人於罪。

(23)覆載:天地的代稱。

(24)窘:脅迫,為難。

(25)燼:燃燒成灰,此處指毀棄聲名。

(26)贗:偽裝,冒充。

(27)敕:誡飭

(28)棋楸:棋盤,多用楸木製成。

(29)光祿、秦淑人:指范牧之父母。

(30)漢高:漢高祖劉邦

(31)虞、戚:虞,指項羽寵姬虞姬;戚,指劉邦寵妾戚夫人。

(32)隆準公:隆準,高鼻樑。據記載,劉邦相貌為“隆準龍顏”,故名隆準公。 

(33)老氏:指老子。 

(34)弗諼:不忘。《詩經·衛風·考槃》:“猶矢弗諼。”

(35)君家蠡:指范蠡。因與傳主范牧之同姓,故稱。

(36)杜牧之:唐詩人杜牧,字牧之。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傑薄倖名”句,可見其放逸生活。

(37)奇宕挑達:風流倜儻,輕薄放縱。

(38)生駒俊鶻:生駒:幼馬;俊鶻,高飛的鷙鳥。比喻生氣勃勃,有高遠之志。

(39)平康里:唐代長安平康里為妓女聚居之處。此處指代妓院。

(40)面黥:古代在臉上刺字的刑罰。

(41)曾子:指孔子的弟子曾參,他的父親曾皙,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

(42)趙括: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空談其父所傳兵法,實則不會指揮作戰。前260年(趙孝成王六年),趙國中秦國反間計,用趙括代廉頗為將,在長平大舉出擊,被秦將白起包圍,突圍不成,被亂箭射死。趙軍四十餘萬,全被俘,坑殺。

作者簡介

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糜公,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從小聰明異常,長大後為諸生,與董其昌齊名,王世貞也十分看重他。二十九歲時燒掉儒士衣冠,隱居崑山,絕意仕進。顧憲成招他往東林講學,被他拒絕了。親人去世後,移居東佘山,閉門著述,足跡罕入城市。朝廷中的大臣先後舉薦陳繼儒,都被他以疾病為由推辭了。八十二歲時去世。《明史》稱他“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兼能繪事”。著有《陳眉公全集》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