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簡稱“Chatham House”,成立於1920年7月,位於倫敦聖詹姆斯廣場的查塔姆大廈內。其宗旨是促進國際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出版有關刊物,工作上受英國外交部的指導,對英國政府制定外交政策起參謀作用。主要研究領域是能源與環境問題、國際經濟、地區研究和安全問題等。該所擁有龐大和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在英國和世界國際關係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是目前(截至2013年)英國規模最大、世界最著名的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之一。

簡介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英文:TheRoyalInstituteofInternationalAffairsChathamHouse,簡稱ChathamHouse)成立於1920年7月,位於倫敦聖詹姆斯廣場著名的查塔姆大廈內。查塔姆大廈是前英國首相宅邸,曾經居住過三位首相後,由前首相皮特於1923年移交給該所。

該所由英國高層要人擔任名譽所長,其日常事務管理機構和理事會則由知名政要、學者等組成。

該所擁有龐大和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在英國和世界國際關係學界享有崇高的威望,是目前英國規模最大、世界最著名的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之一。它與英國政府、企業、媒體和學術界均有著廣泛的聯繫,對政府的外交政策有一定的影響。

成立背景

1919年5月,在凡爾賽和會期間,經美、英代表商定成立了英國國防事務研究所。

1920年,該所一分為二,一個設在紐約,取名“對外關係委員會”;一個留在倫敦,1926年獲得皇家特許證,取名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宗旨與原則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宗旨是促進國際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出版有關刊物,工作上受英國外交部的指導,對英國政府制定外交政策起參謀作用。

此外,在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還確立了為維護會議自由發言與信息保密的著名“查塔姆大廈規則”。該規則規定,與會者在會議或會議討論中可自由使用會議上收集的材料並加以註明,但不得透露發言者身份或追溯其來源,未經同意,會議主辦者不得記錄發言者的講話內容。如今這規則己成為世界各國普遍接受的通例,為維護自由討論和發言者的權利創造了有利條件,為推動國際關係研討做出了貢獻。

研究領域

該所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能源與環境問題、國際經濟、地區研究和安全問題等。

組織機構

所長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設所長三名,分別是:赫德勳爵(THERTHONLOROHURDOFWESTWELL)、羅伯遜勳爵(THERTHONLORDROBERTSONOFPORTELLEN)、威廉士男爵夫人(THERTHONBARONESSWILIAMSOFCROSBY)。

理事會

該所的日常事務由理事會來管理,聯絡事宜由理事會秘書拉維尼亞·阿莉森負責。

理事會由研究所成員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三年,並可連任一屆。其下設三個委員會,分別是:執行委員會、財政委員會和投資委員會。

理事會成員

2003-2004年理事會人員組成如下:迪恩·朱利葉斯博士(主席)、彼得·庫克(副主席)、阿德里安·蘭貝(財務)、倫納德·阿普爾亞德爵(SIRLeonardAppleyard)、大衛·卡梅倫議員(DAVIDCameronMP)、托尼·科爾曼議員(TonyColmanMP)、布賴恩·克羅爵士(SIRBrianCrowe)、聖安妮·戴頓博士(DRAnneDeighton)、希瑟·格拉貝博士(DRHeatherGrabbe)、尼克·高英(NikGowing)、克勞迪亞·哈米爾(ClaudiaHmill)、克里斯多福·希爾(pmfessorChristopherHill)、穆斯塔法·卡庫蒂(Mustaphakarkouti)、拉雅·魯巴(RajLoomba)、伊莉莎白·帕德莫爾(ElizabethPad-more)、昆延·皮爾(QuentinPeel)、奧林·羅比森博士(DROlinRobison)、羅珀勳爵(LORDRoper)、大衛·蘇勒德格爾(DavidSuratgar)、安德魯·陶西格(AndrewTaussig)、華萊士勳爵(LORDWallaceofSaltaire)、麥可·威廉士博士(DRMichaelWilliams)。

會員

該所的會員主要有:大公司、5人以上公司或單位、個人會員。包括英國的各行各業,有外交部和國防部官員,有商界人士,有新聞和文化界名流以及工會工作者。

截止2003年,共有40家大公司、225家公司/單位、1516名個人成為其會員,其中30歲以下的個人會員為114人。40個國家的媒體報導中,涉及該所的共有1713次。

主要活動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

該研究所的主要活動有:

1、重要人物演講會。主要是請來英國訪問的外國總理、部長等就國際問題發表演說。

2、專題講座。一年一般10多次,除該所成員外,還邀請一些客人參加,主要是請國際問題專家演講。

3、秘密討論會。主要就特定的國際問題召集有關成員自由討論,為政府提供看法或發表文章做準備。

4、小組會。固定研究員分成若干組,如遠東組、蘇歐組等,對本組主管的地區問題進行討論。

5、年會。每年春天召開一次,由理事會作年度報告。

經費來源

該所的經費來源主要靠基金會的支持、英國政府的撥款和成員的捐款,該所的出版刊物中也能得到一部分收入。

主要研究項目

非洲項目

非洲項目(AfricaProgramme)的研究重點是:非洲大陸、非國家角色以及國際制裁對該地區的影響等。此外,還通過英國—安哥拉論壇(British-AngolaForum)等方式,推動對具體國別的研究。

美洲項目

美洲項目(AmericasProgramme)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加勒比研究小組(CaribbeanStudyGroup),關注經濟發展、地區一體化與全球的影響等問題。二是美國小組(UnitedStatesDiscussionGroup),旨在研究美國及其外交政策如何被世界認知和理解。三是拉美項目—“南方共同市場小組”(MERCOSURGroup),定期舉行會議,並出版了關於該地區重要問題的系列論文集。2002年在邁阿密舉行了歐盟—拉美關係商務會議。

亞洲項目

亞洲項目(siaProgramme)以中國項目為核心。這是皇家國家事務研究所與劍橋大學國際研究中心在英國合作研討並推動的關於中國改革問題的核心論壇,關注的重點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亞洲貿易問題。此外,除了已經設立的中國研討小組(ChinaDiscussionGroup)和日本研討小組(JapanKiscussionGroup)外,亞洲項目還有韓國研討小組(KoreaDiscussionGroup)和南亞研討小組(SouthAsiaDiscussionGroup)。亞太技術網路(Asia—PacificTechnologyNetwork,APTN)是亞洲項目的合作夥伴,2002年10月在上海和漢城相繼召開了部長級會議。

歐洲項目

歐洲項目(EuropeanProgramme)研討歐洲的政治、經濟與安全問題。2002—2003年啟動了兩個新項日,其中之一是歐盟擴大的法律意義,另外一個是關於一體化中的歐洲商務。

伊朗石油設施伊朗石油設施

國際經濟項目

國際經濟項目(InternationalEconomicsProgramme)對國際經濟問題進行廣泛的政策導向型研究,包括金融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增長以及減少貧困問題等等。

國際法項目

國際法項目為律師以及決策者提供論壇,討論國際法問題以及在國際關係問題中的實踐。

中東項目

中東項目(MiddleEastProgramme)通常與相關研究所和專家合作進行研究。伊拉克危機已成其關注的焦點問題。

新安全問題項目

新安全問題項目(NewSecurityProgramme)於2002年9月啟動,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伊拉克危機、美國安全戰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軍事衝突及多邊機制的長期意義等五項。

俄羅斯與歐亞項目

俄羅斯與歐亞項目(RussiaandEurasiaProgramme)是組織英國國內對俄羅斯及獨立國協外交和國內政策進行研究的中心。2002—2003年出版了《弗拉基米爾·普京和俄羅斯外交政策的逆轉》等專著,並舉辦“俄羅斯自然資源經濟”、“烏克蘭的後庫奇馬時代”等講座。

可持續發展項目

可持續發展項目(SustainableDevelopmentProgramme)的前身為能源與環境項目,是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最大的研究項目。

學術研討

希拉蕊被授予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獎希拉蕊被授予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獎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舉辦各種研討會,邀請世界各國政要發表演講,為世界領導人、決策者以及輿論提供在公正環境中傾聽和討論的論壇。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前外交部長錢其琛曾分別於2007年和1995年在該所發表演說。

該所每年舉行100多場國際會議。

出版物

該所每年出版40多份研究報告、論文和書籍以及一些專題小冊子。

主要出版有兩種刊物:《今日世界》和《國際事務》。《今日世界》側重於當前的國際問題,《國際事務》側重於國際問題的回顧和綜合,在國際上影響較大。

獎項

2013年10月,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在英國倫敦被授予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獎,以表彰她為改善國際關係作出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