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吾斯塘鄉

英吾斯塘鄉

且末縣英吾斯塘鄉位於且末縣城以西10公里處,315國道橫穿境內。主要靠引用革命大渠水進行灌溉。全鄉主導產業仍然是種植棉花,同時,鄉上逐步調查產業結構,發展乾果業和畜牧業。

基本信息

概況

且末縣英吾斯塘鄉且末縣英吾斯塘鄉

且末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塔里木盆地東南緣,阿爾金山北麓。東與若羌縣交界,西與民豐相鄰,南與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瑪乾大沙漠,與尉犁、沙雅縣相望。縣城且末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1270千米。全縣總面積138680平方千米(為全國面積第二大縣),總人口56627人(2003年)。

郵編:841900 代碼:652825 區號:0996 拼音:Qiemo Xian
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主要地貌為南部山區與丘陵地,中部平原,西北部為塔克拉瑪乾沙漠。有車爾臣河和喀拉米蘭河等7條河流。屬暖溫帶極端乾旱大陸性氣候,光熱充足,年均氣溫10.1℃,年均降水19毫米。

鄉鎮簡介

且末縣英吾斯塘鄉且末縣英吾斯塘鄉

且末縣英吾斯塘鄉位於且末縣城以西10公里處,315國道橫穿境內。東接托格拉克勒克鄉,南至崑崙山腳下,西鄰民豐縣沙吾宰克鄉,北連巴格艾日克鄉,東西長20公里,南北長531.7公里,總面積10634平方公里。全鄉共轄7個行政村民委員會,28個村民小組,全鄉有居民1402戶、5760人,其中維吾爾族5096人、漢族664人,有中學1所、國小5所(民族4所,漢族1所),在校學生1420人(漢族學生170名),各類專職教師112名。鄉衛生院1所,有專業醫務人員27人。

經濟狀況

英吾斯塘鄉主要靠引用革命大渠水進行灌溉。全鄉有耕地29780畝,草場面積15.7萬畝,天然林面積11700畝,2003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8271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5743畝,總產量5918噸;棉花播種11206畝,總產量1141.1噸;油料播種面積66畝,產量9噸;苜蓿播種面積1256畝,總產942噸;全鄉由糧、經二元種植結構調整為糧、經、草三元種植結構。全鄉年末牲畜存欄3.35萬頭(只),農村人均收入3488元。

農業發展情況

且末縣英吾斯塘鄉且末縣英吾斯塘鄉

全鄉主導產業仍然是種植棉花,同時,鄉上逐步調查產業結構,發展乾果業和畜牧業。栽種優質紅棗3800畝,播種優質大葉苜蓿1256畝,全鄉修建養殖育肥圈44座,養殖牛、羊在50頭(只)以上的有35戶;養殖生豬大戶有8戶,均養殖在100頭(只)以上。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特種動物養殖(養狗、養驢),現已修建玉隆特色養殖小區一個,共10戶,現養各類260隻,關東57頭。

推進各村民主廉政建設

英吾斯塘鄉以“一會、二諾、三召開”,積極推進各村民主廉政建設,真正實現民眾的事情民眾自己議、自己評,真正實現發揚黨內民主使村民當家作主與依法辦事相結合。
一會,即議事會。今年我鄉要在小巴扎建立農民集資商業房,鄉黨委和各村黨支部對所建房的費用及房價等提出初步意見,經“兩委”會同意後,以議事會的形式,根據目前市場行情,深入開展討論,不斷修改、完善方案,最後大家達到共識,並向農民公開,避免了盲目的決策。
二諾,即公示明諾和民主評諾。一是在公示明諾上。各村黨支部在收到鄉黨委承諾批覆後,抄送給各村民小組並告知廣大民眾;二是在民主評諾上。各村黨支部書記公開述諾後,當場發放《公開評諾測評表》,全體參會人員對其進行滿意度測評。
三召開,即召開黨員及民眾代表會議、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和召開由“兩委”成員、黨員及民眾代表共同參加的評議會。一是在召開黨員及民眾代表會議上。主要聽取黨員和民眾對村“兩委”發展本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情況的認定評價;聽取村組道路河渠修建等重大事項的意向決策的意見和建設,決策須達到四分之三以上的參會黨員贊成方可有了效;二是在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上。對事關民眾最直接、最現實利益的土地徵收、拆遷安置,“四類管理戶”對象確定等事項,須經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議,要求經超過三分之二的村民或村民代表或戶代表通過後方可形成決議,並簽字存檔;三是在召開由“兩委”成員、黨員及民眾代表共同參加的評議會上。對違反程式作出的決定,民眾有權拒絕執行,造成的損失和後果由責任人承擔,做好相互監督、跟蹤問效。

創新平安建設百姓無憂

英吾斯塘鄉是且末縣最大的鄉,共有6000多人口。據鄉黨委書記朱軍介紹,這個鄉作為全縣試點,從2006年初開展平安建設工作。他們以創建“平安鄉村”、“平安校園”、“平安家庭”為目標,抓好各級平安建設隊伍的完善補充,開展“每天三分錢、天天保平安”活動,全鄉每戶人家每天出三分錢,一年12元,用於鄉聯防隊員、村義務治安監督員、低保治安巡邏員的部分補貼。“這個提議在經村民一事一議會議上得到贊同。據了解,這些錢作為補貼遠遠不夠,但這件事反映出農民的安全防範意識強了,主動參與的熱情高了。”朱軍說。
鄉里把綜治辦、信訪辦、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門集中在一起合署辦公,為每個村配備一名專職綜治副書記和一名平安建設助理員,從各村的老黨員、老幹部中聘請義務治安監督員,從低保人員中選聘低保治安巡邏員。這些人員每天佩戴袖標在主要路口和居住區巡邏,鄉聯防隊員則在派出所民警的帶領下負責夜間巡邏檢查。他們還設立黨員會客室,接待民眾來訪,調解民事糾紛。
鄉里通過電視監控螢幕就能看到。”原來,他們在各主要路口設有紅外攝像頭。鄉里還出資安裝了17套高智慧型110電話報警器,為村民安裝了140套牛羊圈報警器。這些措施實施後,全鄉各類刑事、治安案件逐年下降,農牧民沒有了後顧之憂。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批平安村”評比中獲得殊榮。

莎車縣的鄉鎮

莎車是中國漢代西域都護府所轄諸國之一﹐也是莎車國都城。“絲綢之路”南道要衝。位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盆地西緣﹐莎車縣﹑葉城縣一帶﹐東界塔克拉瑪乾沙漠﹐西鄰帕米爾高原﹐南傍喀喇崑崙山。旅遊資源豐富,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特色突出。旅遊景點有喀爾蘇的沙漠景觀,達木斯的原始森林,依乾其水庫、維吾爾音樂經典《十二木卡姆》的創作者阿曼尼沙汗陵墓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