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成立於民國75.6.27,主要保育對象是維護原生馬尾松及特殊地型景觀。

主要信息

成立時間:民國75.6.27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面積:219.04公頃
地方主管單位: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地理位置:苗栗縣三義鄉
主要保育對象:維護原生馬尾松及特殊地型景觀

簡介

苗栗三義火炎山的自然保留區,位於大安溪北岸,高速公路的西側,在泰安休息站的觀景台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它的全貌。火炎山地景由無數尖銳山鋒、深蝕溝谷組合而成,
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
谷中堆滿了暴雨沖刷崩落下來的卵石,乾季無水時,望似卵石河流,這些卵石河流出谷之後在山腳處堆積,形成聯合沖積扇的景觀。在裸露的礫岩邊坡上可以看到向東南方傾斜成20度左右的岩層層面,顯示出地盤隆起傾動的證據。
三義火炎山一帶分布有巨厚的礫石層,那是由於數百萬年前本島劇烈的造山運動期間,地殼快速隆起上升,伴隨著加速的劇烈侵蝕作用,以致大量的石礫從高山地區被河川沖刷,攜帶到當時的河口附近堆積,這種急速的堆積作用使得大小石礫溷成一堆,以致粗細層次分級不明顯,而且這些石礫由於長期在河床上搬移磨蝕,稜角大多被磨平而呈圓卵形。這些巨厚的礫石岩層再受到後來地殼變動隆起的結果,而傾斜成山。火炎山傾動隆起的過程中,它的外貌同時不斷地得接受各種風吹、日曬、雨淋、逕流沖刷、生物作用等的風化、侵蝕、以及劇烈的崩坍作用。由於礫岩透水性好,雨水的滲透導致卵石間的泥質膠結物很容易受軟化而被逕流沖刷帶走、於是卵石一塊塊地由邊坡崩離掉落;平時無雨水時,礫石層又因乾燥硬化而能維持極陡峭的邊坡。就在這種多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凋塑出鋸齒狀的尖銳山嵴、窄深而有卵石密佈的乾谷、狀似卵石流的沖積扇,以及裸露陡峭的邊坡等特殊景觀。在夕陽餘暉的映照下,邊坡表層的紅土更顯通紅,有如火燄燃燒般,因而得火炎山之名。

台灣的自然保留區

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文明規定在自然保留區內,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之自然狀態。文化資產保存法中文明規定在自然保留區內,禁止改變或破壞其原有之自然狀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