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梨木架几案

花梨木架几案

花梨木架几案名稱中的“架幾”二字,可謂十分形象的名字,“架”是為兩幾共架案板,“幾”字,卻是十分熟悉的名稱,先有香幾,原為焚香之用,後隨著使用功能的變遷,也可擺放其它物品,形式也隨著變為方材。入清以來,又出現茶几,但稍矮,多放在兩把扶手椅之間,隨後又有了花幾,流行於清中晚期。而此類兩幾共架一案的新型家具則在清中晚期流行。

基本信息

花梨木架几案

花梨木架几案花梨木架几案
花梨木架几案
製造年代:
材料: 花梨木
規格: 38×38厘米,高90厘米
收藏地: 北京私家

介紹

中國傳統家具造型在明代達到頂峰,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明式家具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到了清代,特別是末期清統治者所面對的各種壓力,因而極盡全力要加強王權,而家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又是顯示主人 身份與尊嚴的象徵,所以清統治者自然對家具的製作設計也就頗多關注。清政府極為注重家具的創新,不僅在造型上大下功夫,裝飾上也借用多種手法,竭盡全力大事雕刻鑲嵌,雖然對明式家具也有所繼承發揚,但其中優秀造型設計卻不多見。不過046圖中這件花梨木架几案卻發揚了明代家具的風格,堪為家具設計中的優秀作品。此類架幾主要陳設於廳堂。北京故宮博物院、頤和園、中南海等處都有尺寸碩大、選料名貴、裝飾華美的大架几案。這件架几案是清晚期富貴人家所用,仿效明式風格較成功,造型簡練嚴整,多用直線,乾淨利落,具有很強的節奏感,而兩架幾共架一案的造型形式,顯示出一種空靈的意境,十分有趣味。
架几案的案面由整板造成長大、厚達2寸的宏大氣勢,架幾方材形式,共架一案,既不用夾頭榫也不用插肩榫,面板可拆卸。幾中部各有一抽屜,不僅實用,也起到使其牢固的作用。腿足橫棖之間為四木條攢成的品字變形,起裝飾作用,又加固造型。整個造型除抽屜面上各有一銅環拉手外,別無其它裝飾。市場估價人民幣40000元。
我國50年代之後,不少硬木家具被拆散充作木料。其中,寬厚的架几案面首遭其劫,民間倖存者寥寥無幾。此即為一例,案面為後配。
仿製明清條案市場上有很多種,古時的案有平頭、翹頭之別,也有炕案、架几案等不同的類別,在不同時期流行不同的式樣、材質、裝飾風格,但絕沒有附圖中這件似明非明,似清非清,似民國也非民國的式樣。這隻說明一點,仿冒的造型由於要適應市場,往往通過偷工減料來降低成本,通過改變造型來迎合顧客,就將原先古家具改得面目全非。
花梨木是舊時古董商定名,很多人嘗試將樹種辨明而最終不能。有一種說法稱花梨為“降香黃檀”的,色灰黃褐色或淺黃褐色,常間以黑褐色條紋,質硬,與黃花梨區別較大,價格只及黃花梨十之一二,但在清中晚期及民國時期,有部分商人用花梨制仿明式家具,如今是收藏時價格適中的選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