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馬詞

舞馬詞

《舞馬詞》為唐代文學家張說的作品。平仄不拘葉,首句可不用韻。此與《回波》、《三台》等皆六言絕句,用以按疊入歌,如七言之《清平調》、《小秦王》等,雖字數相同,而體制自別。

詞牌概述

《唐書禮樂志》:明皇嘗命教舞馬四百蹄,各為
左右分部目,衣以文繡,絡以金珠,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賜宴設酺,其曲數十疊,馬聞聲奮首鼓尾,縱橫應節。又施三層板床,乘馬而上,抃轉如飛。或命壯士舉榻,馬舞其上,歲以為常。
此調有不同諸格體,俱為單調。在此只列一體。四句,二十四字。除第三句外,其餘各句皆押韻,均用平聲韻。

詞牌格律

●○●●○△,○○●●○△。
●●○○●●,○○●●○△。
(註:○=平●=仄△=平韻=▲=仄韻◎=本為平聲韻,亦可用仄聲⊙=本為仄聲,亦可為平聲韻)

代表作品

舞馬詞
唐·張悅
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
詞意圖示
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
【作者簡介】
張說(667—730),字道濟(或作說之),洛陽人。武則天策賢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書郎,遷左補闕,後為兵部侍郎,弘文館學士。睿宗時同中書門下乎章事,後拜中書令,封燕國公。朝廷大述作,多出其手。時人以與蘇@並稱燕許大手筆。有文集傳世。
【作品評析】
按張說《舞馬詞》,後入樂府為雜曲歌辭,與《回波樂》同。舞馬拋《新店書·禮樂志》載:“玄宗又嘗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傾杯》數十曲,壯士舉榻,馬不動,樂工少年姿秀者十數人,衣黃衫,文玉帶,立左右,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千秋節者,玄宗以八月五日生,因以其日名節。”此詞乃六言絕句,按疊入歌,其和聲前二曲雲“新地昇平樂”,後四曲雲“四海和平樂”。另有腔板如七言之《清平調》、《小秦王》等,但腔調不同耳。
【品讀析文】
張說古來譽大家,朝廷述作不離他。
令詞舞馬音諧節,筆彩飛揚意韻賒。

經典欣賞

舞馬詞(六首)
唐·張悅
(一)
萬玉朝宗鳳嚴,千金率領龍媒。
眄鼓凝驕蹀躞,聽歌弄影徘徊。
(二)
天鹿遙徵衛叔,日龍上借羲和。
將共兩驂爭舞,來隨八駿齊歌
(四)
帝皂龍駒沛艾,星蘭驥子權奇。
騰倚驤洋應節,繁驕接跡不移。
(五)
二聖先天合德,群靈率土可封。
擊石驂紫燕,樅金顧步蒼龍。
(六)
聖君出震應築,神馬浮河獻圖。
足踏天庭鼓舞,心將帝樂躊躕
舞馬詞(三首)
騎兵
(一)
山高月黑霜濃,林深坡陡谷空。
戰士巡邊夜出,鐵騎來去如風。
(二)
英雄立馬騰飛,長刀劈斷斜暉。
天外一聲霹靂,鞍旁俘得人歸。
(三)
草原飛雪如刀,帳中塘火正高。
只待天明出擊,將軍夜看馬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