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明鄉

興明鄉古稱興隆鎮,境內總面積48.6平方公里,4.6萬畝耕地,屬純平原農業鄉。轄43個行政村,共4.2萬人。

基本信息

興明鄉古稱興隆鎮,位於蒼山縣城西13公里處,東依蒼山縣城,北和賈莊、向城接壤,西與新興比鄰,南和蘭陵相望;境內總面積48.6平方公里,4.6萬畝耕地,屬純平原農業鄉。轄43個行政村,共4.2萬人。

社會事業

日臻完善該鄉交通便利,206國道橫貫東西,徐維公路縱貫南北,與境內安興公路北連西接,四通八達,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目前,全鄉村村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訊、通有線電視,有30個村達到村莊建設明星村標準。特別是去年來,按新型小城鎮建設標準,鄉駐地規劃了商業一條街、廣場文化娛樂中心、生活小區、工業園區和集貿小區,用引進外資、搞聯合開發的形式,分期分批地實施了東至興明街西至興隆橋的3960米的商貿大道沿路開發,重點抓了鄉駐地沿街綜合開發和配套建設。目前鄉駐地一、二期工程已經竣工,建成萬上宅下店”式商業樓96幢,沿街建設已經初具規模。

信息通信

快捷方便。現已發展有線電視網路15個,光纜通訊,移動電信傳輸機站全面開通,目前,全鄉電話交換機達6092門,實現了村村通程控電話,電話裝機總量達到3600部。可同時辦理電話、電報、特快專遞、圖文傳真、網際網路業務;社會基礎設施完善配套,現有衛生保健中心1處,金融營業網點3家,初級中學1處,國小30處,發展經濟的區位和保障體系優勢明顯。

農業生產

特色鮮明興明境內陽明河、西加河縱橫南北,土質肥沃,水源充足,擁有萬畝優質西紅柿、萬畝優質瓜類生產基地,是蒼山瓜菜主產區。為把瓜菜生產真正成為支柱產業,我們在種植結構調整上大作文章,實施了“東冬西西”工程,在鄉境東部種植冬瓜8000畝,重點發展大棚越冬冬瓜,廣東吊式冬瓜等名優冬瓜;在鄉境西部發展西紅柿4000畝,引進了荷蘭、西班牙等國外6個系列10個新優品種。天馬基地被中國消費者協會認證為綠色食品生產基地,成為全省首批、目前臨沂市唯一一家通過國家級認證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天馬基地的冬瓜、萵苣和曹灣基地的西紅柿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分別註冊了“一馬”和“雙龍灣”牌無公害綠色商標;“一馬”牌冬瓜、萵苣和“雙龍灣”牌西紅柿被評為“臨沂市十大瓜菜名牌產品”,興明也被臨沂市確立為農業標準化生產示範鄉鎮,瓜菜產業的特色更特,優勢更優,形成了29個瓜菜專業村,複種面積達到.6萬畝,年產各類瓜菜4億公斤,逐步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冬瓜之鄉”和“西紅柿之鄉”;商貿流通蓬勃發展該鄉確立了“大開放,大發展”的經濟工作思路,招商引資,廣納人才,放手發展個體民營經濟,全力搞活商貿流通,在領導、政策和服務上大作文章,最佳化了經濟發展環境,培植了經濟成長點,先後引資發展了蔬菜保鮮、冬瓜加工、羽絨服裝、皮毛市場等民營項目,鄉內現有生資、加工、飲食服務、小商品批發等個體工商戶300餘家。
現有天馬瓜菜開發公司、龍灣蔬菜產銷服務公司2家龍頭企業,集瓜菜生產、貯藏、加工和運銷於一體,形成了5000餘人的瓜菜運銷隊伍,在大中城市擁有120個銷售網點,聯繫全國各地固定客戶180餘家,產品暢銷大江南北29個省、市、自治區及俄羅斯等國家,保持了強勁的市場優勢。以瓜菜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為渠道,吸引了眾多客商來鄉投資。

歷史文化

淵源流長興明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民間泥塑之鄉”,鄉屬郭東村民眾傳統手工捏制的“小郭泥人”已有300餘年歷史,曾多次參加國內外民間工藝展覽,始終以誇張而見真實,俗中而見淡雅,生動傳神,頗具匠心的特色聞名內外,異彩份呈。境內除有青草堰等文物遺址外,鄉屬金樓村是春秋末期著名學者左丘明出生地,左公晚年歸鄉後在此著書立說,流傳《左傳》、《國語》芳香後世;亦是當代著名書法大家郭仲選先生的故鄉,境內歷史文化氛圍異常濃郁。

參考連結

http://www.peoplexz.com/316/562/20080626105519.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