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茉莉

腺茉莉(Clerodendrum colebrookianum)為馬鞭草科大青屬的植物。分布於馬來西亞、錫金、尼泊爾、緬甸、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泰國、寮國、越南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雲南、廣東、廣西等地,生長於海拔500米至2,000米的地區,常生於山坡疏林、灌叢和路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所屬卷

:Clerodendrum L. ("Clerodendron")

所屬科

:Verbe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

:腺茉莉

其它中文名

:臭牡丹(盈江、景洪、勐臘、屏邊、河口)。

文獻來源

:Clerodendrum colebrookianum Walp. (1845); Schau. in DC. (1847); C. B. Clarke in Hook. f. (1885); Chung (1924); P. Dop in Lecte. (1935); Moldenke (1963).
Clerodendrum glandulosum Colebr. ex Wall. (1829), nom. nud. ; P' ei (1932); Fletch. (1938); non est C. glandulosum Colebr. ex Lindl. (1844).

描述欄位

灌木,高1.5—3米;小枝四棱形,被糠秕狀微柔毛,散生皮孔。葉心形或圓卵形,長15-32厘米,寬9—19厘米,頂端漸尖,基部淺心形或截形,全緣或稀疏生腺尖小齒,葉面近於無毛或被微柔毛,背面沿脈被微柔毛,基部三出脈腋有數個盤狀腺體;葉柄長7—20厘米,被糠秕狀微柔毛。聚傘花序排列成傘房狀,通常4—6枝生於枝上部葉腋及枝頂,花序梗以至花梗被短柔毛;苞片披針形,長約1.5厘米,被微柔毛,早落。花萼小,鍾狀,長3—4毫米,被短柔毛及少數盤狀或疣狀腺體,萼齒三角形,長不及1毫米,花冠白色,管纖細,長1.5—2.2厘米,裂片長圓形,長3—4毫米;雄蕊及花柱突出於花冠外。核果近於球形,藍綠色至亮黃色,乾後果皮皺成網紋,直徑約0.9—1厘米,分裂為3—4個小堅果,宿存花萼增大,紫紅色,如碟狀托於核果底部。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分布及生境

:產貢山福貢盈江騰衝龍陵鳳慶、雲縣、景東、耿馬、雙江、瀾滄、思茅、勐臘、蒙自、河口、西疇、富寧,海拔(280-)500—1500(-2100)米的山坡疏林、灌叢或路旁,通常生於比較向陽而潤濕的地方。分布尼泊爾,錫金,印度東北部(阿薩姆、喀西山),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北部至中部),馬來半島(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帝汶島等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