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絞痛綜合徵

腹絞痛綜合徵

腹絞痛綜合徵是指腸道相對缺血引起的餐後上腹或中腹部疼痛的綜合徵。又稱內臟絞痛、腸絞痛、間歇性缺血性蠕動障礙、腹間歇性跛行、缺血性腹綜合徵、慢性內臟缺血綜合徵、腸系膜動脈間歇性缺血、腹血管功能不全綜合徵。多見於中、老年男性患者,有動脈硬化的其他表現。腹部絞痛常在餐後15~30分鐘出現,持續1~3小時,疼痛時間和強度與進食量有關。

基本信息

病因

由於動脈硬化及 動脈炎,使腹主動脈胃腸道分支的開口處造成狹窄或阻塞。受累的動脈多發生在腸系膜上動脈。患者進食後, 腸道血流量和需要量增加,造成腸道相對缺血、缺氧、腸管痙攣,產生明顯的 腹部絞痛。

診斷

1.具有腹絞痛綜合徵之臨床表現

2.腹部X線檢查無異常發現。

3.腹腔動脈造影可確定血管狹窄或阻塞部位與程度

4.腹部都卜勒B型超聲檢查有助於診斷

治療措施

主為腹腔動脈或腸系膜動脈再建手術。也可經動脈導管氣囊對於狹窄段或阻塞段進行擴張或再通術。藥物治療可套用血管擴張藥或抗凝療法,服用抗栓丸或小劑量阿司匹林

發病機理

由於動脈硬化使腹主動脈的胃腸道分支的開口處造成狹窄或阻塞。受累的動脈多發生在腸系膜上動脈。每當進食後,腸道血流量和需要量增加,造成腸道相對缺血、缺氧、腸管痙攣,產生明顯的腹部絞痛。

臨床表現

1.多見於中、老年男性患者,有動脈硬化的其他表現。

2.腹部絞痛常在餐後15~30分鐘出現,持續1~3小時,疼痛時間和強度與進食量有關。腹絞痛可為腸血管梗死的先兆。

3.伴有噁心嘔吐、腹瀉,常因畏疼痛而減少進食,造成體重減輕。

4.有時在上腹部可聽到收縮期血管雜音。

5.可出現貧血白細胞增高、糞便潛血陽性。


檢查

通常可做腹部X線檢查、腹腔動脈造影、腹部B超、CT及 磁共振檢查。

預防

注意增加適當的 體育運動,少吃高膽固醇、高 脂肪含量的食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