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小關節紊亂

腰椎小關節紊亂

有一種腰部損傷 ,傷後立即發生異乎尋常的劇烈腰痛。病人往往屈身側臥 ,腰不能挺直 ,不敢動彈 ,惟恐別人觸碰 ,常被誤診為急性腰肌扭傷。其實 ,確切的診斷應是腰椎關節滑膜嵌頓 ,或叫腰椎後關節紊亂症 ,俗你小關節紊亂。

介紹

腰椎小關節紊亂腰椎小關節紊亂
有一種腰部損傷,傷後立即發生異乎尋常的劇烈腰痛。病人往往屈身側臥,腰不能挺直,不敢動彈,惟恐別人觸碰,常被誤診為急性腰肌扭傷。其實,確切的診斷應是腰椎關節滑膜嵌頓,或叫腰椎後關節紊亂症,俗你小關節紊亂。

人體的腰椎,其後關節由上位椎骨的下關節突及下位椎骨的上關節突所構成。小關節面有軟骨覆蓋,具有一小關節腔,周圍有關節囊包繞,其內層為滑膜,能分泌滑液,以利關節運動。腰椎關節突關節面的排列則為半額狀位及半矢狀位,其橫切面近似弧形,對伸屈、側屈及鏇轉均較靈活。因為腰骶部活動範圍較大,所以腰骶後小關節亦較鬆弛。

當腰部突然閃扭、彎腰前屈和鏇轉運動時,小關節間隙張開,關節內負壓增大,滑膜即可進入關節間隙中。如果伸屈時關節滑膜被夾於關節間隙,就會造成小關節的滑膜嵌頓或小關節半脫位。滑膜可因關節的擠壓而造成嚴重的損傷。滑膜和關節囊有豐富的感覺和運動神經纖維,因而引起劇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痙攣。如不及時解脫嵌頓,就會產生慢性嚴重腰痛和關節炎。

治療方法

膏藥治療

中醫是傳統醫學的組成部分,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是中國的國粹,幾千年來不知道治好了多少疑難雜症,一直以來被國人引以為驕傲。但是要注意口服中藥的副作用,口服中藥對肝、膽、脾、腎等有一定的傷害,因此使用腰痛復正貼治療是最佳的選擇,外用中藥,之最大的優點在於,直接滲透作用,不用口服,不通過胃吸收,所以傷不到、膽、脾、等,沒有副作用,從病理上進行治癒;使用方便,不過敏,被稱為綠色療法,是遵循中醫通則不痛的原理,治療腰疼療效很好。

手法治療

是本病的有效療法。若診斷明確,施行手法後即可得到立竿見影的療效。常用的方法是:“對角反背”即背對背將病人背起,患處抵於術者的臀部,術者向前彎腰時,使病人雙足離地,並左右擺動,再將臀部突然一頂,嵌頓絞鎖即可解除。此種方法適用於醫生比較高大,患者比較瘦小,反之醫生背不起病人,無法達到效果。另外,用側臥位扳腰法或坐位腰部搬推法,亦可解除嵌頓和絞鎖。

預防方式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防止腰腿受涼,防止過度勞累。

2.站或坐姿勢要正確。脊柱不正,會造成椎間盤受力不均勻,是造成椎間盤突出的隱伏根源。正確的姿勢應該“站如松,坐如鐘”,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勢不應保持太久,適當進行原地活動或腰背部活動,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勞。

3.鍛鍊時壓腿彎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則不但達不到預期目的,還會造成椎間盤突出。

4.提重物時不要彎腰,應該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儘量做到不彎腰。

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最大,其活動度也最大,而位於這兩個節段的後縱韌帶卻相對較窄(只有上部寬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是最容易受損的部位,臨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間盤突出最為常見。

5.飲食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膽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菸控酒。

6.腰椎間盤突出是運動系統疾病,預防原則要求減少運動,放鬆休息。

7.平時應加強腰背肌鍛鍊,加強腰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