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土

腐殖土

由腐爛的植物物質以及各類有機垃圾(如廚餘)組成的一層混合物,可用於盆栽。腐殖土是森林中表土層樹木的枯枝殘葉經過長時期腐爛發酵後而形成。一、是很好的解決了原產腐殖土利水透氣性差,夾雜病蟲的問題,充分發揮它作為蘭株天然養分植料的優勢。此土顆粒大小均勻適中,是栽培蘭花最佳的土壤顆粒結構,不但透氣性能好,適合根系生長需要,而且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二、經漚制過的柏葉含有蘭花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潛在肥效增高,隨著盆栽時間增長其自身肥效會逐漸發揮出來。三、是使用時間長,一般培養土一年左右要換盆土一次,而柏葉腐殖土一般栽培3年換一次盆土。

基本信息

概述

fǔ zhí tǔ
[humus soil] 由腐爛的植物物質以及各類有機垃圾(如廚餘)組成的一層混合物,可用於盆栽。
腐殖土
腐殖土是森林中表土層樹木的枯枝殘葉經過長時期腐爛發酵後而形成。
腐殖土經過精心篩選,把太粗或過細的廢料篩掉,選取其中已完全發酵後最適合種植蘭花的部份,再經過高溫蒸餾,消毒殺菌後開發使用。

作用

一、是很好的解決了原產腐殖土利水透氣性差,夾雜病蟲的問題,充分發揮它作為蘭株 天然養分植料的優勢。此土顆粒大小均勻適中,是栽培蘭花最佳的土壤顆粒結構,不但透氣性能好,適合根系生長需要,而且具有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
二、 經漚制過的柏葉含有蘭花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潛在肥效增高,隨著盆栽時間增長其自身肥效會逐漸發揮出來。
三、 是使用時間長,一般培養土一年左右要換盆土一次,而柏葉腐殖土一般栽培3年換一次盆土。
使用方法:
可與多種有機或無機植料復配成有土植料來使用(建議復配用量在總比例的40%以內為宜)。因它具有利水保濕保肥等特點,所復配出的有土植料是養蘭的首選。不需花太多的精力及時間就能把蘭花養好。它還是栽培無葉假鱗莖、實生龍根幼苗、“龍蛋”等理想的植料之一。也是室內栽培蘭花的最佳土壤。

自製腐殖土

方法一:
材料:從野外採集來的黑土(田土或竹林土)、乾草、闊葉木的落葉、秸稈、家畜糞便(可用牛糞、馬糞、雞糞等)、骨屑(或貝殼粉、珍珠粉)、米糠、紅糖、麵粉、酵母粉。
(以1斤土為例)
方法如下:
①將土中的雜質(如:小石子、塑膠污染物等)除去。
②將0.3斤的紅糖製成濃糖水。
③將粉碎後的乾草、落葉、米糠、秸稈、骨屑和麵粉、酵母粉均勻攪拌在一起。
④取③製成的混合物0.5斤,將糖水放入該混合物中,加水攪拌,不要太濕。
⑤將0.3斤家畜糞便加入上面拌好的料,再和土均勻攪拌後,放入一個廣口容器(如:花盆等),壓實。裝之大半盆時,用一層淨土或稻草覆蓋,澆水少量水保持土面或稻草的濕潤。1~2個月後,有機物已發酵充分了,便可取出。
⑥消毒:將取出的土的營養土用保鮮袋裝好,放入微波爐或鍋中加熱,以殺死土中的病毒和細菌。
這時,營養土就可以用來養兜了,又營養、又衛生,讓飼養者更放心。
方法二:
秋天收集闊葉或針葉樹的落葉,雜草等物,堆入長方形坑內.堆制時先放一層樹葉,再放一層污水,最 後在頂部蓋上一層約十厘米厚的園土.
來年暮春和盛夏各打開一次,翻動並搗碎堆積物,再按原樣堆好.氣候溫暖的地區,到了深秋季節這些堆集物大都能腐熟.此時既可挖出,
進一步搗碎過篩後使用.堆制時應注意兩麵點:一是不要壓得太緊,以利空氣透入.從而加速堆積物分解.二是不要使堆積物過濕.若過濕,則通氣不好.影響腐葉土質量.

均腐殖土

簡介

半濕潤、半乾旱草甸草原或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具有較深厚、含量豐富的腐殖質,其組成以胡敏酸為主,團粒結構良好,土色呈暗灰至黑色。美國土壤系統分類中稱軟土。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美洲大平原的溫帶和暖溫帶地區。中國主要分布在松遼平原內蒙古高原東部,是歐亞大陸均腐殖土的東延部分。

形成

大多均腐殖土的形成可明顯分為生物積累和鈣化過程。有機質主要以根系的形式進入土壤,腐殖質含量自表層向下逐漸減少,顏色相應變淺,地上和地下植物總貯量為 34噸/公頃。草本植物中氮和灰分元素的平均含量為5~7%。因此,均腐殖土的生物循環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礦物質,以鈣、鉀為主,硫、磷其次。不同草原植被下的各類均腐殖土隨氣候乾旱程度的增加,腐殖化過程減弱。除黑土外的均腐殖土,碳酸鹽普遍發生淋溶,並澱積在一定深度,形成鈣積層。不同類型的均腐殖土隨氣候乾旱程度的增加,鈣化過程加強。土壤多呈中性至鹼性反應。陽離子交換量和鹽基飽和度均較高,呈鈣離子飽和狀態。土壤礦物組成中,易溶性鹽類大部淋失。二氧化矽和三氧化物在土體中均勻分布。粘土礦物組成以拜來石、蒙脫石等為主。

類型

根據土壤腐殖質含量、暗色層段厚薄,及其鈣積狀況,均腐殖土包括下列不同土壤類型:
①黑鈣土。發育於溫帶半濕潤、半乾旱大陸型氣候下的草原和草甸草原環境。表層腐殖質含量約4~8%,鹽基交換量30~40毫克當量/100克土,鹽基飽和度大於80%。石灰有明顯下移現象,A層碳酸鹽低於1%,鈣積層為10~15%。
②栗鈣土。分布於溫帶乾草原植被條件下,成土過程基本與黑鈣土相似,但腐殖化過程已漸減弱,鈣化過程相對增強,鈣積層的碳酸鈣含量一般為10~30%。
③黑土。是向溫帶濕潤森林土壤過渡的土壤,發育在半濕潤季風氣候條件下,植被為草原化草甸,以“五花草塘”群落為主。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6%,高可達15%。具有深厚的黑色腐殖質層和良好的團粒結構,表層0~10厘米的水穩性團粒為 65%。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反應,剖面中無鈣積層,也無石灰反應。
④黑壚土。主要發育在暖溫帶,在中國黃土高原保存較好的塬面上,如甘肅東部的董志塬可見到。黑壚土具有疏鬆的核狀-團塊狀結構和深厚的腐殖質層,厚度可達1米以上,土色呈現暗灰,有機質含量較低,通常只有1~1.5%。陽離子交換量較低,石灰澱積明顯,形成假菌絲體和鹽霜。黑壚土剖面深厚,由熟化層、古耕層、腐殖質層、石灰澱積層和母質層組成。

使用價值

黑土是中國最肥沃的土壤之一,盛產小麥、大豆和高粱。開墾後的黑土,水土流失嚴重,肥力降低較快,應採取修築水平梯田、護溝造林、護坡種草及溝壑川台化等防治措施。黑鈣土的潛在肥力較高,宜發展農、牧、林業,但常發生乾旱,風蝕嚴重,應利用水源發展灌溉,營造護田林帶。栗鈣土是中國主要的牧業基地,也是北方的旱作農業區。需採取培肥、抗旱保墒的耕作制度,以及實行合理輪牧,建立糧草輪作的制度。黑壚土已大部耕墾,農業歷史悠久,以旱作為主。為提高土壤肥力,需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增設有機肥料,發展綠肥,實行糧草輪作等培肥改土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