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葉金腰(原變種)

腎葉金腰(原變種)

腎葉金腰(原變種),虎耳草科、金腰屬的一種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陝西(太白山)、甘肅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雲南北部和西藏東南部。緬甸北部、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北部也有。模式標本采自不丹。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9a.腎葉金腰(原變種)圖版63:13-189a.腎葉金腰(原變種)圖版63:13-18
種中文名:腎葉金腰(原變種)
種拉丁名:ChrysospleniumgriffithiiHook.
f.etThoms.var.griffithii
科中文名:虎耳草科
科拉丁名:Saxifragaceae
屬中文名:金腰屬
屬拉丁名:Chrysosplenium
國內分布:產陝西(太白山)、甘肅南部、四川四川和北部、雲南北部和西藏自治區東南部。
國外分布:緬甸北部、不丹、錫金、尼泊爾和印度北部也有。
中國植物志:34(2):247

植物形態

腎葉金腰(原變種)圖版63:13-18,多年生草本植物,高8.5-32.7厘米,叢生。莖不分枝,無毛。無基生葉,或僅具1枚,葉片腎形,長0.7-3厘米,寬1.2-4.6厘米,7-19淺裂(裂片多數不相疊接,近闊卵形,長2-8.5毫米,寬3-6毫米),葉柄長7.3-8.7厘米,疏生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莖生葉互生,葉片腎形,長2.3-5厘米,寬3.2-6.5厘米,11-15淺裂(裂片近橢圓形至近卵形,長0.6-1.5厘米,寬0.6-1.1厘米,先端通常微凹且具1疣點,稀具3圓齒),兩面無毛,但裂片間彎缺處有時具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葉柄長3-5厘米,葉腋具褐色乳頭突起和柔毛。聚傘花序長3.8-10厘米,具多花(較疏離);苞片腎形、扇形、闊卵形至近圓形,長0.3-3厘米,寬0.36-4.3厘米,3-12淺裂(裂片近卵形至近橢圓形,長0.2-1.3厘米,寬0.2-1.1厘米,裂片間彎缺處有時具褐色柔毛和乳頭突起),柄長0.8-1.5厘米,苞腋具褐色乳頭突起和柔毛;花梗長0.25-1.1厘米,被褐色乳頭突起和柔毛;花黃色,直徑4.2-4.6毫米;萼片在花期開展,近圓形至菱狀闊卵形,長1.3-2.6毫米,寬1.5-3毫米,先端鈍圓,通常全緣,稀具不規則齒;雄蕊8,花絲長0.3-0.5毫米;子房半下位,花柱長約0.4毫米;花盤8裂。蒴果長約3毫米,先端近平截而微凹,喙長約0.4毫米,2果瓣近等大,近水平狀叉開;種子黑褐色,卵球形,長0.7-1毫米,無毛,有光澤。花果期5-9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