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語

《脈語》,脈學著作。一名《脈學精華》。二卷。明·吳昆撰。刊於1584年。本書論脈簡要,頗有見地。

基本信息

概述

《脈語》,脈學著作。一名《脈學精華》。二卷。明·吳昆撰。刊於1584年。本書論脈簡要,頗有見地。作者對太素脈基本上持批評態度。書末附脈案格式,是對醫者的診病時書寫病案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現有《中國醫學大成》本。

作者簡介

吳昆〔1551~1620),字山甫,號鶴皋,自號參黃子。安徽歙縣人。出身儒門,祖父元昌、父之韜,“俱修德而隱者”。叔祖吳正倫,堂叔吳行簡,俱當地名醫,15歲考舉人未中,“投舉子筆,專岐黃業”。家藏醫書頗豐。吳氏“日夕取諸家言遍讀之”,隨邑人余午亭習醫,漸有成,余勉其出遊。遍歷三吳、江浙、荊襄、燕趙等地,師醫道賢於己者,由是醫學大進,兼之熱心治病救人,聲名很快傳播開來。
吳氏著有《醫方考》(1584)、《脈語》2卷(1584)、《黃帝內經素問吳注》24卷(1594)、《針方六集》6卷(1618)。另有《十三科證治》、《參黃論)、《藥纂》、《砭考》,已佚。

目錄

下學篇
1、取脈入式
2、寸關尺義
3、六部所主
4、五臟浮沉
5、取脈有權
6、五臟經脈
7、五臟病脈
8、五臟死脈
9、諸脈狀主病:浮沉、遲數、滑澀、緊緩、虛實、小大、長短、芤、伏、洪、軟(濡)、弦、弱、微、動、革、促、結、代、散、毛、鉤(洪)、石、溜、疾(數)三十二種
10、怪脈類:湧泉(沸釜)、浮合、彈石、雀啄、屋漏、解索、魚翔、蝦游、偃刀、轉豆、火新、散葉、省客、交漆、橫格、弦縷、委土、懸雍、如丸、如舂、如喘、霹靂、關格、覆溢二十四種
11、婦人脈法
12、小兒脈法
13、諸病宜忌脈
上達篇
1、脈位法天論
2、大小腸脈在兩寸間
3、三焦脈在右尺辨
4、寸口者脈之大會 附:小兒三關
5、脈有神機
6、三部九侯
7、七診
8、六殘
9、反關脈
10、上魚脈
11、上下來去至止
12、陰陽大法
13、陰陽相乘相伏
14、重陰重陽
15、脫陰脫陽
16、陰陽絕
17、分析臟腑陰陽盛衰
18、脈無根
19、上部有脈下部無脈,下部有脈上部無脈
20、經絡虛實
21、有力無力
22、傷寒脈大法
23、脈不再見
24、胃氣為本
25、丹溪候胃氣法
26、推法
27、脈有亢制
28、脈有乘侮
29、男女脈異
30、老少脈異
31、脈合形性
32、色脈
33、脈知得病之期
34、真髒脈見決死期
35、人迎寸口
36、《靈樞》脈法
37、運氣脈
38、方宜脈
39、十二經不復朝於寸口
40、奇經督脈衝脈任脈見於寸口
41、《手檢圖》脈法
42、一髒無氣四歲死辨
43、從證不從脈
44、從脈不從證
45、形肉已脫九候雖調猶死
46、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
47、趺陽太溪太沖
48、《太素》論脈
49、《太素》脈可采之句
50、脈案格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