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和

胡中和

胡中和(1834—1883)字元廷,湖南湘鄉人,清朝將領。鹹豐初,從湘軍剿粵匪,積功擢把總。六年,從蕭啟江援江西,復袁州,超擢都司,賜花翎。七年,從克臨安,中炮傷,以游擊留湖南補用。八年,破賊上屯渡,乘勝復撫州,擢參將。九年,復南安,擢副將。石達開由寶慶竄廣西,陷興安,遣黨攻桂林,自率悍賊屯大溶江。中和從蕭啟江往援,大破賊於大溶江,賊竄貴州境,加總兵銜,賜號伊德克勒巴圖魯。

基本信息

初露鋒芒

十年,蕭啟江率軍援四川,中和從之。啟江卒於軍,中和偕何勝必、蕭慶高等分領其眾。剿滇匪李永和於井研,連戰皆捷,賊解圍遁,以總兵記名。尋授四川建昌鎮總兵。十一年,永和竄踞富順牛腹渡,兩岸築堅壘,背水而陣。中和選銳卒沿河設伏,自率羸師誘之,賊大出,伏發,截其歸路,俘斬無算,賊壘盡夷,進解大邑之圍,予二品封典。駱秉章督師蒞蜀,檄中和偕緒軍援綿州。滇匪藍朝柱在諸賊中最狡悍,圍綿州日久。軍至,連破之,圍始解,又敗之西山觀。朝柱竄丹稜,與李永和合攻眉州。中和馳援,賊分路來撲,中和突陣,矛傷顋,血殷衣,不顧,奮擊破之,解眉州圍。進攻丹稜,朝柱遁走,復其城,以提督記名。

屢建奇功

同治元年,擢雲南提督。李永和自眉州敗後,竄踞青神,諸軍進剿,數敗之,永和遁犍為龍孔場,負嵎死抗。中和圍之,壘石牆,編木柵,外浚深壕,密布梅花椿。賊知必死,突攻蕭慶高營,中和截擊,敗退,連戰七日。賊伏不出,乃使降賊譚仁曲持書約降,期會於豬市坡,預伏兵賊巢旁。永和與其黨卯得興數十騎來會,伏起分攻,焚其巢。永和、得興駭奔,追擒之,降其眾五千。詔嘉中和運籌決勝,生擒渠魁,賜黃馬褂。

輝煌的一生

石達開擾蜀邊,中和偕蕭慶高、何勝必合擊於橫江,走之。二年春,達開復分路犯蜀,自率大隊數萬由米糧壩渡金沙江。中和督軍扼化林坪、瀘定橋,擊破之,賊走邛 部土司山中,達開鏇就擒。調四川提督。三年,破滇匪於敘永廳。初,李永和既誅,餘黨竄陝西,至是入甘肅,陷階州。四年,中和偕總兵周達武往剿,毀龍王廟、三官殿賊壘,逼階州城下,掘地道轟城,克之,斬賊酋蔡昌齡,盡殲其黨。階州平,被珍賚。冬,剿苗匪於建武,腰中彈傷,力戰敗之。五年,剿屏山賊,解馬邊廳圍,誅賊酋宋任傑等,餘匪悉平。十三年,調雲南提督。光緒二年,抵任。三年,平騰越夷匪。七年,丁母憂歸里。九年,卒,賜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