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魚總目

肺魚總目

肺魚總目Dipneustomorpha 是硬骨魚綱、內鼻孔亞綱的一個總目。生物學特徵: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江河裡,生長著一種介於魚類和兩棲類之間的珍奇動物,它叫肺魚。肺魚出現於四萬年前的泥盆紀時期,它身上披著瓦狀的鱗,背鰭、臀鰭和尾鰭都連在一起,並有構造最古老的“原鰭”,所謂原鰭與正常魚鰭不同之處是一個肉柄狀的東西。

基本信息

分類地位

肺魚總目Dipneustomorpha 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內鼻孔亞綱的一個總目。

東非肺魚 Protopterus amphibius東非肺魚 Protopterus amphibius

生物學特徵

在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的江河裡,生長著一種介於魚類和兩棲類之間的珍奇動物,它叫肺魚。肺魚出現於四萬年前的泥盆紀時期,它身上披著瓦狀的鱗,背鰭、臀鰭和尾鰭都連在一起,並有構造最古老的“原鰭”,所謂原鰭與正常魚鰭不同之處是一個肉柄狀的東西。肺魚的鰾的構造很象肺,可以進行氣體交換,所以有人將肺魚的鰾稱為“原始肺”,肺魚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的。肺魚還有內鼻孔,它在水中用鰓呼吸,當河水乾涸時,它們能鑽進泥土裡,用“肺”和內鼻孔呼吸。科學家們認為肺魚是自然界中最先嘗試的由水中轉向陸地的動物。

肺魚類一方面具有某些原始特徵:

(1)上、下頜由齶骨、翼骨、梨骨、夾板骨、偶骨等構成而無次生頜

(2)脊索終生保留,組成椎骨的骨片直接連在脊索上,椎體尚未形成;

(3)心臟有動脈圓錐;

(4)腸內有螺旋瓣;

(5)尾鰭為原型尾。

另一方面還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特化性狀或進化特徵:

(1)有與陸生動物的肺十分相似的鰾;

(2)心房被不完全的房間隔分成左、右兩半,血液循環為包括體循環和肺循環的雙循環。

種屬分布

本總目在世界各地曾有過廣泛分布,但現成種類僅2目3科5種,並被隔離分布於南美洲、 非洲和大洋州,我國四川省境內也出現過肺魚化石。

代表魚類

肺魚總目的主要代表為澳洲肺魚(Neoceratodusforsteri)、美洲肺魚(Lepidosiren paradoxa)、非洲肺魚(Protopterus annectens)。

澳洲肺魚分布於澳大利亞昆士蘭,體形側扁胸鰭粗闊、體鱗大。鰾不成對。生活在不乾涸的水域中,也不進入蟄眠狀態,常躺臥於水底,捕食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蠕蟲等。9、10月間繁殖,產卵於水生植物中間,幼魚無外鰓,發育無需經過變態。

美洲肺魚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體鱗小,埋於皮下。鰾成對。偶鰭細小而短,奇鰭低矮;卵產於水底的孔穴中,幼魚的外鰓存在期短,發育需經過變態。

非洲肺魚分布於非洲中部,體鱗小,埋於皮下。鰾成對。偶鰭細長似鞭,奇鰭高;卵產於水底的孔穴中,幼魚有外鰓,外鰓保留於整個幼魚期,發育需經過變態。

種群現狀

肺魚總目 Dipneustomorpha 下轄2目3科3屬5種

澳洲肺魚目角齒魚目)Ceratodiformes 1科1屬1種,即澳洲肺魚Neoceratodus forsteri;

美洲肺魚目Lepidosireniformes 2科2屬4種,美洲肺魚科Lepidosirenidae和非洲肺魚科Protopteridae。前者僅1屬1種,即美洲肺魚Lepidosiren paradoxa,分布於南美洲亞馬孫河和拉普拉特河流域;非洲肺魚科有1屬3種,分布於非洲熱帶淡水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