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澤書院

簡介

聖澤書院 位於山東汶上。相傳為孔子與弟子講學之處。北魏孝昌二年(526)就此建立講堂。唐天寶十二年(753)刻吳道子所畫“宣聖兗公小像”,刻像由徐浩題額、顏魯公(顏真卿)書《夫子廟堂記》。宋元佑四年(1089)知縣周師中重修。元至元三十年(1293)東平教授馬棟庵置地12畝進行擴建,藏書千餘卷,並親臨講學。明嘉靖二年(1523)撫按陳鳳梧求遺址,知縣吳瀛建於城內西南隅,仍名聖澤書院。隆慶元年(1567)以後相繼增修。萬曆元年(1573)改名為復古書院,十二年(1584)又復舊名“聖澤”。明嘉靖至清道光元年共有學田2254畝,另有南汪湖租地610畝。至光緒十九年(1893)又增學田3900畝。光緒三十年改為高等國小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