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山鎮

老黑山鎮

老黑山鎮位於黑龍江省東寧縣西南50公里處。東部與大肚川鎮相鄰,西南部與吉林省接壤,北與道河相接,西部與穆稜市共和鄉相鄰。鎮東側雞圖公路由北向南經過,穿越全鎮四個行政村,是全縣各鎮聯繫往來的主要交通幹線,也是黑吉兩省貿易往來的必經之路。

基本信息

村鎮建設

老黑山鎮區域圖老黑山鎮區域圖
作為小城鎮建設試點鎮,近幾年用於村鎮建設的資金達4000萬元,修建鎮內水泥路面2000餘延長米,建中、國小教學樓4000平方米,鎮衛生院綜合樓347平方米。以水泥路為主線,鎮內樓房已建40餘座,其中5500平方米的綜合住宅樓一座。全鎮居民含住房磚瓦化率98%,電話普及率87%,自來水入戶率98%,有線電視入戶率95%,全鎮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達到100%,村衛生所、鎮衛生院、敬老院均達到標準化。
東寧縣老黑山鎮在實施“先鋒工程”活動中,強化村村黨支部和黨員的先鋒作用,全面開展了“雙聯雙增”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雙聯雙增”是實施“先鋒工程”活動的載體,是農村黨組織創新的方式之一。“雙聯”一方面指村與村之間的黨建活動和產業之間聯合,另一方面指村黨支部與私營企業之間聯合,促進經濟發展。“雙增”指通過“雙聯”,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鬥力,增加農民收入。
小城鎮建小城鎮建
“村企”聯合,促進了新農村建設,黑山鎮黨委加強“村企”聯合,與老黑山9個行政村的周邊煤礦聯合對接實現企業包扶村屯,較好地促進了工作開展。 老黑山鎮下鹼村,每年漲水都進村,煤礦出資為下鹼村修築環村大壩300延長米,還鋪墊環村沙石路面40延長米,這樣既保護了村民的利益,又有效解決煤礦出行難,運煤難問題。在“村企”聯合對接下,東隆煤礦礦長王玉清出資幫助西崴子村完成了自來水改造。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老黑山周邊的9個煤礦,共為行政村投資20餘萬元。有付出就有回報,每到年節,各村的黨員幹部都帶著米、面、肉等食品看望慰問煤礦兄弟,村民還自發地組織秧歌隊,為他們表演節目,同時還為他們義務宣傳安全、用工等信息。通過“村企”聯合對接,既增進了感情,協調了關係,又促進了工作,推動了新農村建設。

農業經濟

老黑山鎮鹿養殖廠
老黑山鎮屬於典型的農業鄉鎮,依託產業結構調整,綜合經濟實力逐年增強,2004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2609萬元,比上年增長了23.5,人均純收入4365元,財政收入實現874萬,比上年增長了30%和63%。全鎮鄉鎮企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共有企業285家。依託礦產資源,全鎮已建立煤礦、採金,石材、水晶石鹿養殖廠等多種行業。共有煤礦33個,年產原煤2百萬噸,吸納農村勞動力2千餘人,使部分農民離土致富,加快了產業結構的調整。

老黑山鎮深入開展了以築壩、清淤、排水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為明年的農業生產提供堅強的基礎保證。這幾年,老黑山鎮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並把加強和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作為農村工作的重點常抓不懈。去秋今春,這個鎮積極協調水務部門,並投入13萬元修築了60米寬的萬寶灣村攔河壩,進行了閘門渠道整修。今年這個鎮水利站技術人員又進行了規劃設計,對這座攔河壩再加寬20米,保障400畝水田的灌溉需要,村里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籌工,目前工程已經始開始施工。工程技術人員克服著天氣、地勢等不利條件正在加快施工建設。與此同時,老黑山鎮還對南村陽明太平溝等村7500延長米的水田渠道進行了徹底的清淤,以保證明年水田的正常灌溉。

黑木耳黑木耳

老黑山村黨支部的“小孔地栽”新技術,幫助了本村耳農增收不少,和光村村主任杜彥明得知後,主動找到老黑山村副主任王森武,提出村村聯合使用新技術。王森武立即派本村小孔地栽發明人時金庫到和光村現場演講示範。通過傳授新技術,到老黑山村參觀學習,和光村村民認識到小孔地栽確實能增加農民收入。因此,當年就有一半以上的地栽戶使用了小孔地栽新技術,而且木耳長勢非常好。通過“村村“聯合,雙方加深了溝通,增進了團結,學到了經驗,促進了發展。

支柱產業

老黑山鎮烤菸
經濟作物烤菸是全鎮重要的支柱產業,現有菸葉種植面積14000畝。幾年來,全鎮投入200餘萬元,用於扶持和鼓勵菸葉生產,目前已建成老黑山村南村和光太平溝下鹼黑瞎溝西崴子等為主的七個烤菸基地村,推廣統育分植、地膜蓋、藥物抑芽等新技術16項,舊式烤房改造率達到90%。技術升級推進了質量跨越,全鎮每年優質菸葉產量200萬斤以上,實現總收入900萬元,總產量占全縣的1/4,是東寧縣重要的菸葉生產基地。葵花籽成為結構調整中的新興產業,2005年發展到3萬畝,預計收入兩千四百萬元,人均純收入1900元。地載木耳總量達到4000萬袋,總收入3000萬元。

煤炭資源

老黑山鎮石英石
老黑山鎮煤炭資源豐富,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上鹼溝九佛溝等山溝里,現探明儲量17978萬噸,轄區內共有煤礦33個,各礦占有量為10154萬噸,有2961萬噸由於地質條件複雜或其他原因尚沒有動用,全鎮年產原煤近200萬噸,期儲量和產量占全縣60%以上。可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2千餘人。煤炭除本地居民生產生活用煤外,主要銷往吉林省、東寧縣供電廠、牡丹江等地。近幾年煤炭價格偏高,平均單價為每噸180元,年可創產值36000餘萬元。石灰石石英石水晶石大理石等礦種由於分布較偏遠,交通不便,開採量不大,一直沒有形成規模。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二道溝片底子石英礦曾經是一個鎮辦企業,有礦工8人,露天開採,坑深近30米,年產量在3000噸左右,主要銷往縣硒鐵廠,一部分銷往一陶。九十年代中期企業虧損,將石英礦包給了個人。

自然環境

老黑山鎮落葉松
老黑山鎮自然條件比較好,有林地面積較多,施業區內有兩條主要河流,其中有大綏芬河和九佛溝河。森林主要以柞、樺、山楊、椴樹等天然闊葉樹種和落葉松紅松樟了松等人工林為主。山區森林植被主要灌木以榛子、胡枝子為主,陡坡有興安杜鵑、丁香山葡萄、野玫瑰、山杏、刺五加灌木柳等。草本植物以沙草科為主,有苔草、小葉樟、蒼朮、少參、桔梗、洋胡草、八桂牛地榆等。以森林為棲息、繁衍場所的野生動物有黑熊、野豬、馬鹿、狍子、野雞、野兔等。近年來由於實行封山育林,禁止捕獵,野豬、熊等國家保護動物繁殖較快,奔樓頭、頭道溝三尖砬子等偏遠山村,經常有野豬群出沒。對農作物造成很大危害,不少地塊莊稼減產,甚至絕收,農民苦不堪言。在周邊林場黑熊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

老黑山鎮轄13個林場、經營所,經營的林業用地總面積為8566公頃,樹種以天然柞林和經濟林為主,天然林和人工林蓄積6187公頃,占總面積的72%,經濟林118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4%,灌木林217公頃,占總面積的2.5%。活立木總蓄積為225600立方米,其中集體林業用地308公頃,蓄積為72760立方米,委託林業用地5478公頃,蓄積為152840立方米。未成林和退耕還林面積2044公頃,占總面積的24.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