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社會心理學術語,最早是由傳媒學者詹姆斯·斯托納於1961年發現群體討論時的現象而提出。群體極化是指在群體中進行決策時,人們往往會比個人決策時更傾向於冒險或保守,向某一個極端偏斜,從而背離最佳決策。在闡述論點、進行邏輯論戰時,一些成員變得具有防禦性。當他們面對挑釁時,態度會變得更為固執甚至走向極端。在某些情況下,群體決策偏向保守一端;但在更多的情況下,群體決策偏向冒險的一端,比個體決策更傾向於冒較大風險。這種傾向意味著與個人單獨行動相比較,群體成員更願意拿組織資源去冒險。雖然風險決策會有較高的回報,但是失敗的決策常常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基本信息

定義

群體極化是指群體成員中原有的某種傾向性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態度從原來的群體平均水平,加強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現象。根據這種理論,原來群體支持的意見,討論後會變得更為支持;而原來群體反對的意見,討論後反對的程度也會變得更強,最終使群體的意見出現極端化。群體極化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對大學生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學中的亞文化,會因為部分特徵相同的同學之間的相互作用而顯著加強,使學校之間的差異拉大。

斯托納實驗

詹姆斯·斯托納(JamesStoner,1961)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實驗中所使用的問卷是幫助一位工程師換工作:在一家新開的、風險較高的公司從事創造性工作,如果新公司成功了,他將有美好的前途,但新公司失敗了他就要失業。現在高風險性的新公司贏利可能性是1/10、3/10、5/10……甚至到 10/10,你認為在有多大可能贏利的情況下支持這位工程師去新公司工作?讓被試單獨做出選擇,然後群體共同討論,再讓被試單獨選擇。斯托納預言,由群體所推薦的意見比個體的要保守。然而結果發現,經群體討論之後,群體的意見比個體的意見更加趨向於冒險,即為冒險性轉移。

產生原因

產生群體極化的原因可以概括為兩種途徑,即信息影響途徑和社會比較途徑。信息影響途徑是指在群體討論過程中,成員所提供的絕大多數信息都是支持自己觀點的,因此,群體成員逐漸相信了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當意見傾向於某一個方向時,大多數論據都用來論證該觀點的正確性。於是,最初占優勢的意見漸漸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即它是在了解了新的信息和聽到了新的說服性的意見時產生的。社會比較途徑是在群體討論中,原來認為自己的意見比其他人更好更合理,但是現實中,不可能每一參與者的觀點都超過所有成員的平均水平,於是許多成員開始省悟過來,發現自己的觀點不像原來所認為的那樣合理,結果發生了向極端轉移,它是在成員了解了群體的一致意見時產生的:現實生活中,信息影響和社會比較途徑常常是一起出現,甚至是相輔相成的。此外,責任分配、群體壓力、文化背景和群體領領導者等因素也會導致群體極化現象。

現象

群體極化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現象幾乎可以說是無處不在,我們生活是在一個很大、很複雜的社會中,與社會相聯繫得十分緊密,在做各種決策的時候無可避免地需要和別人探討,尋求一致的意見或建議,從而達到最終的結果,這樣子的例子可以說是不勝枚舉。

相親節目中,一個男人上來,外型不錯,談吐還行,突然嘉賓扔出一句話,明顯的質疑。接著,男人的噩運來了,所有女嘉賓開始揪住這點不放,批判、攻擊、挑釁、打壓,好像有人扔了一塊磚,其他人就得齊心協力把他拍死,否則就是對民意的背叛。——其實,男人真沒那么差,不過是多說了一句話而已。

你剛看完一部電影,覺得還行,突然有人說,這片子太爛了!於是,你住了口。又有人說話了,特效也太差了,什麼東西!接著,鋪天蓋地都是惡評,從導演,到演員,到音樂,到故事,簡直難以置信的垃圾。你只能閉嘴,這會兒再去倒戈,非被口水淹死不可。——其實,電影真沒那么差,不過是大家在一起鬧的。

以上兩種現象說的就是“群體極化”。

論點

1、群體決策規則:群體的決策原則(如少數服從多數)將有助於極化現象之產生。此類解釋也主張,人們在團體中作冒險決定將覺得較自在,因為其行動之責任已分散至所有成員上。

(1)群體誘發的移轉是一種內化的,而非臨時性的群體產物。

(2)當群體決策法則中的預備測試決策被取消後,移轉仍會發生。

(3)偏態無法說明群體極化。

2、人與人之間的比較(InterpersonalComparison):這一種的影響是受到社會的規範。從社會比較的過程來探討,其觀點是群體成員會將其意見與群體其它成員相互比較。一種想要被群體所接受及喜愛的需求,將使個體順從群體之一般意見。人與人互動的動態研究上有以下三點探討:

(1)在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間的差異[s3]。

(2)從自我評估與推估他人對我之評估上出現的差異與理想差異,是否會產生預測移轉。

(3)揭露出他人的反應後,所產生選擇的移轉。

3、訊息影響論(Informationalinfluence):人自借聽取群體討論時的爭論極獲得新訊息(Burnstein &Vinokur,1975)。由於這些論點傾向於支持成員之最初觀點,人們會聽到更多支持其主張之理由。群體可使成員確信其原來之觀點,因此導致更加極端之意見。

在比較群體決策與群體內部成員個人決策時,事實證明,二者之間存在差異。在有些情況下,群體決策比個體決策更保守。更多情況下,群體決策傾向於冒險。

在群體討論中,往往會出現這種現象.即群體討論會使群體成員的觀點朝著更極端的方向轉移,這個方向是討論前他們已經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會更保守,激進的會更冒險。群體討論會進一步誇張群體的最初觀點。

事實上,群體轉移可以看作是群體思維的一種特殊形式。群體的決策結果反映了在群體討論過程中形成的占主導地位的決策規範。群體決策結果是變得更加保守,還是更加激進,取決於在群體討論之前占主導地位的討論規範。

對於為什麼會出現冒險轉移現象,人們有多種解釋。比如,有些學者認為,在群體討論中,群體成員相互之間變得更加熟悉了,隨著他們之間的融洽相處,他們會變得更加勇敢和大膽。

另一種看法是,美國的社會崇尚冒險,我們敬慕那些敢於冒險的人,群體討論激勵成員向別人表明自己至少與同伴一樣願意冒險。不過,最有道理的一種說法是,群體決策分散了責任。群體決策使得任何一個人用不著單獨對最後的選擇負責任,因為沒有一個成員能夠承擔全部責任,即使決策失敗。所以會更冒險。

成因

1、群體成員傾向於與其他成員保持行為與信念的一致,以獲取群體對他的認可及團體歸屬感;

2、群體成員在對需要決策的事件拿不準的時候,模仿與順從他人的行為與信念往往是安全的。

影響

群體極化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具有雙重的意義。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它能促進群體意見一致,增強群體內聚力和群體行為。從消極的一面看,它能使錯誤的判斷和決定更趨極端,群體極化似乎很容易在一個具有強烈群體意識的群體內產生,也許是在這樣的群體中,其成員對群體意見常做出比實際情況更一致和極端的錯誤決定。

人們都習慣於用挑剔質疑的眼光來對待事物,而這個論調一旦確定,大家就會在這個方向上提供更多的論點,只有極小部分的論點會轉向另一個方向。其結果,只會讓最開始冒出的那個傾向更跨進一步。到最後,你發現其實結果很荒謬,但我們中的每一個人,在過程中都很自然地選擇順從。

此外,還有社會比較。人人都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同,也習慣贊同別人,一旦團體成員聽到別人相信什麼,通常就會調整自己的立場以符合主流方向。持不同看法的人寧願三緘其口,也不願犯了眾怒,贊同總是比反對更容易。

當然,極端未必是壞事,如果沒有“群體極化”,許多重要的價值至今不會順利實現。例如公民權運動廢奴運動女權運動,都曾一度被視為極端而遭多方打壓。但是,生活中,事實也很清楚,極端可能會傷害很多人,滅掉很多東西,有些時候,你跟著群體作出的決定,回到一個人的時候,會生出很多後悔。

改善

1、堅持公平原則,認真聽取每個成員的意見或建議,在每個人陳述完意見之初不做出評價。

2、鼓勵批評性評價,在別人的評論中看到自己的缺陷,從而更好的完善策劃。

3、可以將群體劃分成幾個小組,然後再重組在一起表達不同的意見,更容易選擇出合理的方案。

4、歡迎局外的專家和夥伴提出批評,局外人的頭腦更為清晰(旁觀者清),也更能夠看出其中的缺失。

5、在實施之前,召開被稱為“第二次機會”的會議,容許更多的意見提出,給更多的成員發言權。

6、生活並不是蹺蹺板,無論永遠在高處,還是永遠在低處,都不是最佳觀測點。有些時候,往中間靠靠,才可能摸清全局,也看到退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