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眼花

羊眼花

羊眼花是菊科、旋覆花屬植物。

基本信息

植物簡介

種中文名:羊眼花
種拉丁名:Inula rhizocephala Schrenk
種別名: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旋覆花屬

拉丁名:Inula
國內分布:我國新疆西部和西北部。生於針葉林下、石礫坡地及高山岩石上,海拔1700—3500米。
國外分布:分布於伊朗、蘇聯、土庫曼阿富汗
海 拔:1700-3500
命名來源:【Osten? saken et Rupr?,Sert.Tiansch. : 51. 1869】
中國植物志:75:269
組中文名:羊眼花組
組拉丁名:Sect.Aegophthalmus Schott
亞族中文名:旋覆花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Inulinae O.Hoffm.
族中文名:旋覆花族
族拉丁名:Trib.Inul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莖。葉多數密集於根頸上,開展成徑8—25稀達35厘米的蓮座狀葉叢。外層葉較大,長圓形或長圓狀舌形,長4—16厘米,寬2—3.5厘米,有不明顯的波狀齒,下部漸狹成長2—3.5厘米的具翅的葉柄,頂端鈍,質薄,兩面被疏細毛,下面沿凸起的中脈密生白色附貼長節毛並有散生的腺毛,側脈5—6對,內層葉較小。頭狀花序徑1.5—3厘米,無或有長2—3厘米而被密毛的花序梗,8—20個密集成半球狀較葉為短的團傘花序,無總花序梗。總苞半球形,徑1.2—1.5稀2厘米;總苞片多層,外層線狀披針形,長7—9毫米,頂端尖,被密毛,上端外折;內層線形或狹線形,長12毫米,較狹,膜片狀,直立,頂端漸尖,紫色,有短緣毛。舌狀花黃色,較總苞片稍長,無毛;舌片線狀長圓形,有3淺齒,管部與舌片近等長,且與冠毛等長;管狀花長約9毫米,較冠毛稍短。冠毛紅褐色,有多數微糙的毛。瘦果圓柱形,長1.5—2毫米,有縱肋,褐色,被紅黃色微伏毛。花期6—8月。
產地分布:分布於伊朗、蘇聯土庫曼、阿富汗至我國新疆西部和西北部。生於針葉林下、石礫坡地及高山岩石上,海拔1700—3500米

菊科·旋覆花屬植物

旋覆花屬(Inula L. ),菊科,200種,分布於歐洲、非洲和亞洲,我國有20餘種,廣布。草本,罕有灌木;葉互生;頭狀花序單生或排成傘房花序式或圓錐花序式,異性,放射狀或少有盤狀;總苞片多列,長短不等;花序托裸露,有多數小窩孔;緣花雌性,結實,花冠具顯著的舌片或管狀,頂端具3小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