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灣水庫

羊毛灣水庫

羊毛灣水庫位於陝西省乾縣境內渭河支流漆水河中游,龍巖寺以上10km,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養殖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樞紐工程由大壩、輸水洞、溢洪道和泄水底洞四部分組成,總庫容1.2億立方米。水庫於1958年動工建設,歷經12年,於1970年建成,先後於1986年、2000年兩次對羊毛灣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為補充水庫水源,於1995年建成引馮濟羊輸水工程,每年可由馮家山水庫向羊毛灣水庫輸水300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水庫水源不足問題。羊毛灣水庫灌區管轄羊毛灣、老鴉咀、南溝及東、西芋村大、中、小型水庫共五座,其中老鴉咀水庫為中型水庫,南溝、東、西芋村水庫為小型水庫。

基本信息

簡介

羊毛灣水庫羊毛灣水庫
羊毛灣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00km,屬黃土丘陵溝壑區。多年平均年徑流量8515萬立方米(1952—1986年),最大21338萬立方米,最小3849萬立方米。實測最大洪水流量為825立方米/秒(1954年8月),由公元836年洪水(麟遊調查)推算壩址歷史洪水為4200立方米/秒. 由於灌區農業生產受於旱威脅最為嚴重,地多水少,供需矛盾突出,故羊毛灣水庫規劃系多年調節,確定死水位620m(導渭高程,下同,比黃海高程低13.998m),正常蓄水位635.9m,相應死庫容為150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為5220萬立方米。除險加固設計按2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滯洪庫容5280萬立方米計,總庫容1.2億立方米 (原為500年一遇洪水校核,總庫容1.07億立方米)。正常蓄水位時,水庫回水長度7.3km,淹沒面積443萬平方米,屬大(2)型工程。

水庫位於渭北蒲鳳大斷裂帶以北10km,壩址地段基底岩層為寒武——奧陶系灰岩,上復第三系紅土礫石層,兩者為不整合接觸,頂部為第四系砂卵石層、黃土狀壤土、古土壤夾層及黃土層所復蓋,灰岩中溶洞及裂隙發育。第三系紅土礫石層,岩性緻密堅硬,滲透係數0.22m/d,但由於河水浸蝕,其在庫壩區的分布殘缺不全,缺失部位均為水庫漏水通道。

羊毛灣水庫位於乾縣石牛鄉羊毛灣村北的渭河支流漆水河上。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0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0.85億立方米。水庫按多年調節設計,以灌溉為主,兼及防洪、養殖等。

水庫於1958年動工建設,歷經12年,於1970年建成,先後於1986年、2000年兩次對羊毛灣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為補充水庫水源,於1995年建成“引馮濟羊”輸水工程,每年可由馮家山水庫向羊毛灣水庫輸水3000萬立方米,有效解決水庫水源不足問題。

建設經過

羊毛灣水庫羊毛灣水庫
1953年,省水利廳局查勘隊提出程家河、羊毛灣、紫石崖和鎮頭可建水庫的漆水河總體開發方案。1958年9月,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提出,《漆水河流域蓄水灌溉工程規劃設計》,11月,省地質局水文地質工程大隊完成《水庫壩址及庫區工程地質勘察報告》。9月29日,省水利廳廳長管建勛在乾縣召開乾縣、永壽、扶風、麟遊、武功5縣縣長會議,經過座談討論,決定先修羊毛灣水庫,成立了由乾縣副縣長張振華任主任,農工部長屈軍、省水利廳工程師董玉璋任副主任的羊毛灣水利工程施工委員會(1959年改為羊毛灣水利工程局),省水利廳工程師董玉璋、技術員孫敖大、張天祥等常駐工地負責工程設計及施工。

1960年3月,在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水科所、西北農學院陝西工業大學和省水校派出的工作組、實習學生的配合下,完成了《羊毛灣水庫灌溉工程初步設計》,1961年冬,基本完成了道路、施工導流、大壩基礎、截流槽開挖、輸水洞、泄水底洞的開挖和部分襯砌。1962年春,工程在壓縮基建戰線中停建。

1965年,陝西省長李啟明和省水利廳副廳長於澄世到羊毛灣工地視察,研究討論了工程復工有關準備工作,並納入省基建項目,1966年10月恢復建設。施工期間,先後負責施工的領導有崔發源、陳

尚志、劉文儒、康見聞、杜文秀、張俊中等。全縣除集中3萬多勞力,省水電工程局機械施工隊承擔大壩建設任務,1968年12月大專院校300餘名待分配學生參加工程建設2年。1970年元月,縣革委會主任吳維錄帶領全縣3200多名幹部、教師,背著行裝赴工地,突擊大壩最後6米的填築工程。至1970年3月完成了包括大壩、輸水洞、溢洪道和泄水底洞的全部樞紐工程施工任務。

除險加固

羊毛灣庫壩地段基底岩層為寒武——奧陶系灰岩,上復第三系紅土礫石層、第四系砂卵石層、黃土狀壤土、黃土層等,灰岩裂隙、溶洞發育,在庫區內諸多紅土缺失區形成漏水通道。故在水庫蓄水初期平均年漏水量高達0.4億立方米,為年徑流量的一半。工程標準偏低,質量不高,隱患層出不窮,主要建築物沉降、裂縫、變形、滲漏等現象普遍而嚴重。底洞水流紊亂,振動聲遠聞10里開外;溢洪道底板破碎,鼻坎基礎外露,達不到溢洪要求。供電系統也與管理要求不相適應。1986年5月被列為全國重點病險庫。

從1986年起,陝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廳組織設計、施工、管理部門多次對出現病害原因進行深入研究,並委託南京水科院、省水科所等單位對工程地質、設計、施工、原型觀測等資料進行整編,對病害部位進行探查和水工模型試驗,委託省水電勘測設計院作除險加固設計,1986年6月對初步設計進行審查後,確定了加固工程內容。1987年3月,乾縣人民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副縣長李成虎任組長、縣水利水保局副局長宋希科任副組長的除險加固領導小組,開始進行除險加固的準備工作。1988年3月25日~30日,省水利水土保持廳和省水利學會邀請全國有關科研、設計、施工、管理和高等院校的92名專家、學者,在西安召開了羊毛灣水庫大壩工程安全論證會,認為大壩穩定有足夠的安全係數,但變形還未穩定,有可能再次出現裂縫、塌坑等問題。除險加固施工從1985年9月開始,先後由省水電工程局二、三工程處、省水電勘測設計院地質總隊、乾縣電力局勞動服務公司上海海洋水下工程公司等,完成了輸水洞和泄水底洞改建安裝、溢洪道改建加固、大壩原形觀測設施布設、10千伏輸電線路架設和漏水部位水下封堵工程等,1989年11月全部竣工,達到除險加固設計要求。1990年11月6日~8日,省水利水土保持廳組成以副廳長焦居仁為主任委員的驗收委員會,在鹹陽市召開了羊毛灣水庫除險加固竣工驗收會,認為工程設計合理,施工符合要求,工程質量優良,初期運行安全可靠,同意竣工驗收,並上報水利部摘掉病險水庫帽子。

羊毛灣水庫工程累計投資1916萬元,其中開工投資143.4萬元,第二次建設投資1025萬元(國家投資652.6萬元,集體自籌372.4萬元),除險加固投資747.63萬元,民眾投工1390萬工日。設施灌溉面積32.5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水庫養魚年產量已突破1萬公斤。

灌溉範圍

羊毛灣水庫灌區管轄羊毛灣、老鴉咀南溝及東、西芋村大、中、小型水庫共五座,其中老鴉咀水庫為中(二)型水庫,南溝、東、西芋村水庫為小型水庫。灌區主要灌溉乾縣、武功、永壽3縣14個鄉鎮151個村,設施灌溉面積32.54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4萬畝。灌區有總乾渠一條長39.7公里;南、北乾渠兩條,全長13.1公里;支渠20條,全長106.6公里;斗渠366條,總長336公里。

灌區建設

羊毛灣水庫自建成運行以來來,灌區先後完成了引馮濟羊輸水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國家大型商品糧基地項目,實施了灌區更新改造世行貸款項目、節水續建配套項目、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項目、庫區水保生態治理項目等,先後爭取計畫投資2億多元,使水庫樞紐和灌區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促進了灌區工、商、林、牧、漁的全面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陝西水庫列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布的《中國水庫名稱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SL259-2000)將陝西省所有大型水庫及中型水庫列表如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