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市

米泉市

米泉市是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的新興城市。它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與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連成一片,距市中心僅17公里,是烏魯木齊市的重要衛星城。全市總面積9570平方公里,轄五鎮一鄉。

基本信息

概況

米泉市米泉市
米泉市是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的新興城市。它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與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連成一片,距市中心僅17公里,是烏魯木齊市的重要衛星城。全市總面積9570平方公里,轄五鎮一鄉。據史書記載,公元前640年,米泉縣曾設縣治稱輪台縣。唐代著名詩人岑參有詩描寫過此處:“胡地苜蓿美,輪台耕馬肥”。從境內發現的“唐朝路”等遺蹟證實,這裡曾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驛站。1886年屬迪化(現在的烏魯木齊)的一個區,1928年正式設立為乾德縣。1954年2月1日經政務院批准,乾德縣取“米優、泉多”之意更名為米泉縣。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米泉縣,設立米泉市。
米泉市歷史悠久,距近三千年前,這裡便有了遊牧民族的足跡;盛唐時期,這裡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的重要驛站;唐朝詩人岑參,清代名將林則徐都曾來到過這裡。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帶領湘軍屯墾戌邊,開荒造田,引植水稻,在米泉的歷史史冊里寫下了光彩照人的篇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地的青壯年回響黨的號召,支援邊疆來到米泉和這裡的各族人民在沙礫上建造自己美好的家園,尤其在改革開放的20年裡,米泉各族兒女發揚“團結求是、文明敬業、拼搏實幹、負重爭先”的米泉精神,在這塊熱土上揮灑智慧與汗水,創造了另世人矚目的成績。幾年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平均達到13.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位置面積

米泉市米泉市
米泉市位於新疆腹地。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北部,昌吉回族自治州中部,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理座標為東經87°06′-88°08′北緯43°44′-45°0′。東接阜康市,南連烏魯木齊市,西鄰烏魯木齊縣昌吉市,北至沙漠與福海縣接壤。南北長139.5公里,東西過縣城寬32.4公里,面積9470平方公里。縣城距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7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昌吉市50公里。
總人口182848人(2003年)。有漢、回、維吾爾、哈薩克等22個民族。
郵編:831400 代碼:652303 區號:0994 拼音:Miquan Shiwww.xzqh.org
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分為三部分: 東南部為天山山區和山前丘陵區, 中部為沖積平原, 北部為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主要河流有水磨溝河、鐵廠溝河、老龍河、白楊河。屬大陸性中溫帶乾旱氣候區。冬季嚴寒, 夏季酷熱,春秋季節不明顯,光照充足,蒸發量大。

建置沿革

西域歸屬西漢之前,米泉縣先後為塞種大月氏匈奴諸民族遊牧地。西漢前期屬車師後王庭漢宣帝神爵三年(59),屬西域都護設立於車師的戌已校尉管轄。四至六世紀,魏晉南北朝時,為鮮卑柔然突厥等遊牧民族據地。 貞觀十四年(940),唐朝於天山北麓設庭州,下轄的輪台縣治就在現今縣境內的大破城北庭都護府下設的靜塞軍就在輪台境內。九世紀初,米泉一帶屬回鶻汗國。兩宋時期,先屬高昌國,後為西遼屬地。元代,輪台由設在別失八里宣慰司管轄。末,為瓦喇遊牧區。時,先後為和碩特部、額魯特部所據。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於境內古牧地建輯懷城。翌年,設迪化直隸州,古牧地一帶為該州所轄。光緒二年(1876),清軍與盤據在輯懷城的白彥虎部激戰,從而揭開了收復新疆及殲滅阿古柏的戰鬥序幕。光緒十年(1884),新疆建省後,古牧地一帶屬迪化縣治範圍。民國十年(1921),設定縣佐,取名乾德,仍屬迪化縣署。民國十七年(1928), 正式建立乾德縣治。解放後,於1954年更名為米泉縣,先屬迪化專區,後改屬昌吉回族自治州轄。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米泉縣,設立米泉市。

行政區劃

米泉市1995年轄5鎮1鄉,有6個居民委員會,73個村民委
米泉市米泉市

員會。5鎮是:鐵廠溝鎮古牧地鎮長山子鎮羊毛工鎮三道壩鎮,1鄉是柏楊河哈薩克民族鄉。另外,境內駐有自治區、昌吉州、兵團和部隊所屬的20多個單位。古牧地東路街道代碼:652303001轄7個社區:新星社區、北苑社區、南苑社區、祥和社區、益民社區、創業社區、振興社區。
友好路街道  代碼:652303003轄4個社區:龍泉社區、眾和社區、同心社區常樂社區
古牧地西路街道代碼:652303002轄8個社區:新華社區、八方社區、園藝社區、明珠社區、安居社區、興業社區、新園社區、西營社區。
古牧地鎮代碼:652303100轄15個村委會:上沙河村、大破城村、小破城村、鍋底坑村、下沙河村、西二渠村、太平渠村、西工村、團結村、東工村、園藝村、菜園子村、振興村、皇渠沿村、下大草灘村。
長山子鎮  代碼:652303102轄19個村委會:吉三泉村、長山子村、鹼梁村、馬場湖村、吳家梁村、萬家梁村、土梁村、高架湖村、解放村、梁東村、黑水村、六戶地村、二灣村、湖南村、上樑頭村、下樑頭村、土窖子村、新庄子村、三個莊子村。
羊毛工鎮  代碼:652303103轄13個村委會:羊毛工村陝西工村雷家塘村留子廟村、新建村、柳樹莊村蔣家灣村西莊子村、臥龍崗村、東方村、協標工村、紅雁湖村牛莊子村
三道壩鎮代碼:652303104轄17個村委會:三道壩村、二道壩村四道壩村頭道壩村、上三道壩村、韓家莊村、杜家莊村、皇工村、十二戶東村、十二戶西村、塔橋灣村、河南村、新庄子村、大莊子村、東灘村、天生溝村、西陰溝村。
廠溝鎮代碼:652303101轄1個社區、8個村委會:鐵廠溝鎮社區、曙光下村、鐵廠溝村、天山村、八家戶村、曙光上村、石化新村、大草灘村、鐵廠溝西村。
柏楊河哈薩克族鄉代碼:652303200轄6個村委會:阿河阿德爾村、柏楊河村、玉希布早村、獨山子村、紅柳村、梧桐窩子村。

人口民族

1995年全市總戶數48312戶, 人口165106人。市內有22個民族,其中:漢族103651人, 占總人口的62.7%;回族51582人, 占總人口的31.24%; 維吾爾族5029人, 占總人口的3.05%;哈薩克族3287人, 占總人口 1.99%。

米泉縣回族的來源及分布

新疆處在“絲綢之路要衝”,也是回族發祥地之一。但由於元代攻取中原的徵召和十七世紀準噶爾上層貴族的叛亂,使定居新疆的回族大量內遷,到清雍正二十年(1734),原在新疆的回族已基本全部內遷。
現在米泉的回族,絕大多數是在清乾隆後期和光緒年間清政府大興“屯墾戍邊”後,由內地逐漸遷來的。
回族全民信奉伊斯蘭敦,光緒年間甘肅馬善仁創立新教,始有新舊救派之分,自此,在宗教內部產生了教派之爭。
清乾隆廿七年(1762年),從河西各地移民四百戶到烏魯木齊開荒屯田,男女老少共一千五百口。同時又遷來內地“罪犯”,每人撥地十二畝,遣犯家屬每人撥五畝,自行開荒種植。同年五月,二百八十一名兵弁攜家屬到烏魯木齊(包括今米泉)、昌吉落戶,設立四個村子。乾隆卅三年(1766年),肅州移民八百戶,高台移民四百戶,遣犯四百名攜家眷到烏魯木齊、伊犁等地終身負罪邊城,服刑滿後改為民冊,連同家屬編為農戶。
米泉市 新疆米泉市城區

乾隆四十年(1779年)由雲南遣發勞工六百零三名,到烏魯木齊務農。“因不服管束,又移送伊犁。
當時還由甘肅河州遷來回民兩萬餘戶,遷居烏魯木齊的就有五百五十多戶,在達板城落戶的有五百戶。因此,達板城至今仍然是回族聚居地之一。
同時,還有白彥虎,劉四伏等陝、甘、青回民起義失敗退來新疆的數千名回民在米泉、焉耆一帶落戶。白彥虎的一部分部隊去了俄國,今蘇聯之吉爾吉斯的東乾族便是白彥虎的後裔。左宗棠也帶來大批回族部隊,其中有“旌善五旗”就是由陝西調來的回族團。古牧地之戰就有這個團參加。這個團英勇善戰,一直打到喀什噶爾,在搗毀了阿古柏的最後窠穴後,方遣散屯田。現在喀什、沙雅一帶仍有旌善五旗回族官兵的後裔。
清光緒廿年(1894年),青海西寧一帶正值荒年,青海南川羊毛溝地方的回民約二十多戶,被迫遠走新疆,沿途乞討來到紅廟子(今烏魯木齊),清官吏將其送至米泉三個泉子開荒,並以契約的形式規定每年所收穫的糧食上交十二石租米,後來這裡逐漸形成了村莊。為了表示對家鄉的懷念,就將“三泉子”改名為“羊毛工”(工為開荒者的村莊)。同年來疆的還有青海紅雁湖十多戶人,也分在米泉,他們就以青海之紅雁湖命名他們所住的村莊,至今仍叫紅雁湖。在米泉尚有陝西工、協標工等村莊的命名均屬此懷舊之類。
雲南回族馬福興,就是被清廷革職為“罪人"充軍來新疆的,楊增新念其同是雲南人,贈銀令其到三個泉開荒。當時三個泉只有五、六戶人家,均為1 8 9 4年之朝廷欽犯,馬福興便和這裡的人一同開荒造田。
一九二九年甘肅等地的大災荒,寧夏固原的大地震,以及連續多年在甘肅、青海等地區所發生的伊斯蘭教內部新、老教派之爭,這些天災人禍也使成千上萬的回族人民流離失所,背井離鄉,逃奔新疆謀生。
米泉回族歷史並不太長,約有兩百多年,且多系從陝、甘、寧、青等省遷來,其經濟、文化、生產都比內地回、漢人民較為落後,但對開發米泉,建設米泉,保衛邊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解放後,米泉雖無大批回族遷入,但由於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五、六十年代魯、皖等省也有相當部分支邊青年,來到米泉。由於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加上新疆土地肥沃,緊靠陝、甘、寧、青等省區,在六十年代的困難時期和文革期間,有大批回民陸續來到米泉。
米泉同族人口一直是穩步增長,據一九八五年統計全縣回民已由1949年的7131人增長為42957人,增長6.02倍。 米泉回族分布除三道壩鄉和白楊河鄉較少外,遍布於全縣各鄉鎮。據八五年統計,米泉鎮為5366人,古牧地鄉8486人,長山子鄉14472人,羊毛工鄉11278人,三道壩鄉383人,白楊河鄉247人,鐵廠溝鎮2712人。
回民的分布情況,解放前後基本無甚變化,分布地區相同,只是人口增加而已。

自然條件

地形
米泉市米泉市
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形分為三部分: 東南部為丘陵山區, 海拔 650米至4233米;中部為沖積平原, 海拔418米至650米,平原南部, 地勢平坦, 水源豐富, 主要是糧食種植區; 北部屬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一部分, 海拔426米至630米,是市內的主要冬草場。
山脈境內山體屬博格達山脈的西部末端, 北東—南西走向, 山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山體破碎, 山頂渾園, 起伏較小。最高峰為艾不里哈斯木達拉峰, 海拔4233米。高山區為夏牧場, 中山區為森林地帶和冬草場, 低山丘陵為春秋草場和旱作農業區。
水系市內有大小水流31條, 其中常流水河溝16條, 季節性洪水溝15條。分屬南山、東山、平原三個水系。南山、東山水系分別發源於南天山博格達山, 平原水系由地下潛水溢出補給。主要河流有: 水磨溝河鐵廠溝河老龍河。地面水資源有 12476萬立方米。
氣候米泉市屬大陸性中溫帶乾旱氣候區。冬季嚴寒, 夏季酷熱, 光照充足,蒸發量大。山區年平均降水量519.4毫米,平原地區年均降水量212.毫米。 沙漠地區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7.3℃, 元月平均氣溫—15.5℃, 七月平均氣溫24.1℃, 極端最高氣溫38.1℃, 極端最低氣溫—29.7℃。無霜期165天。全年多西北風, 風力2至5級, 最大風力9級。
土壤栗鈣土,分布在柏楊河新地梁北傲魏家泉中山地帶, 占可耕地總面積的2.05%; 棕鈣土,分布在天山村柏楊河低同區, 占16.8%; 灰漠土,分布在古牧地曙光大草灘十二戶戈壁,占 24.63%; 潮土,分布在古牧地長山子羊毛工, 占13.8%;水稻土, 分布在長山子三道壩羊毛工等水位高的地帶,占 23.56%;鹽土,分布在鹼梁高家湖羊毛工陝西工柳樹莊西莊子蔣家灣等地, 占19.16%。

物產資源

米泉市米泉市
米泉是新疆最著名的水稻生產之鄉,素有塞外江南之稱。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設輯懷城,民國十年(1921)設縣佐,取名韓德,民國17年(1928)建乾德縣,1954年更名米泉縣,因其盛產大米而得名。1997年撤縣改市。米泉物華天寶。特殊的地理構造,使米泉中部平原,泉眼如織,隨處可見,地下水流量約1.2億立方米,有“地下水庫”之稱,米泉市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資源豐富。境內已探明的礦種有20多個,其中包括煤、芒硝、石英砂、石灰石、沸石、油頁岩、鐵、粘土等,煤的儲量最為豐富,是全國百家重點產煤縣(市)之一。煤炭總蓄量約18.745億噸, 年開採100萬左右。石灰石蓄量約5億噸。還有山區天然林,草場以及貝母黨參雪蓮等154種藥材植物。
野生動物有野豬黃羊旱獺雪豹等。

文物勝跡

瞎熊溝俗稱哈熊溝。位於市城東南47公里處天山麓。是有名的避暑遊覽勝地。這裡蒼松茂密, 芳草淒淒; 天山冰雪融水成河, 流經此溝, 清澈見底; 溝內野生動植物繁多。現被列為自治區野生動物重點保護區, 每逢盛夏, 這裡遊人絡繹不絕。
萬骨塔位於米泉鎮南街西側, 占地面積 600平方米。清光緒二年 (1876),清軍與中亞浩罕國阿古柏侵略者在此激戰。戰後當地穆斯林將無主屍體收集在一起,按宗教儀式葬入三個墓穴, 並在墓地上建塔三座。因屍體多, 故名萬骨塔。
東西大寺西大寺最早建於乾隆四十六年(1791),東大寺建於道光二十年(1804)。兩座寺院, 造型優美, 色彩鮮艷, 雕刻精湛, 富有邊疆風采和民族特色。其幾經變遷, “文革”後均已重建。兩座寺院, 建築面積分別為653平方米和 312平方米,均系磚灰結構, 是回族教民宗教活動的場所。
輪台遺址唐貞觀十四年 (640) , 建置輪台縣, 隸屬北庭州唐輪台遺址位於縣城西北 8公里的大破城村。現部分城牆遺蹟尚存, 牆高 3至10米, 故城南北長 556米, 東西長 315米, 占地面積175140平方米。當地民眾整土地時, 曾在遺址內挖出陶器、鐵器錢幣。

農業概況

據史書記載,公元前640年,米泉縣曾設縣治稱輪台縣。唐代著名詩人岑參有詩描寫過此處:“胡地苜蓿美,輪台耕馬肥”。從境內發現的“唐朝路”等遺蹟證實,這裡曾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驛站。1886年屬迪化(現在的烏魯木齊)的一個區,1928年正式設立為乾德縣。1954年2月1日經政務院批準,乾德縣取“米優、泉多”之意更名為米泉縣。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米泉縣,設立米泉市。
米泉市米泉市米泉市

米泉以盛產優質大米而聞名西北大地,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譽。這裡廣闊肥沃的土地上生產出來的優質、特異米,反季蔬菜,特異品種的蔬菜以及星羅棋布的人造湖裡盛產的魚和蟹確與江南無多大差異,已經建立起優質米、蔬菜、瓜果、畜牧業四大生產基地。天山這座天然“固體水庫”,為米泉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資源,使這塊豐饒的土地無旱、澇之憂。

米泉市[峽門子]

米泉市米泉市
米泉市{峽門子}位於米泉市鐵廠溝鎮,距市區20多公里,系鐵廠溝河的山口河段,河床灌木叢生,右岸有農田和草地,自然風光與田園風光交相輝映,景致獨具特色。近年許多單位和個人在此投資興辦了38處農家樂式的旅遊接待點,並建有射擊場、網球場、孔雀觀賞園和燈光球場,峽門子已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

泉蓮池

米泉市 整體規劃圖
新疆米泉蓮池寺位於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的新興城市--米泉市市郊,占地15畝,距首府烏魯木齊17公里,這裡曾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北道的重要驛站。
蓮池寺2001年經政府批准修建,2002年禮釋照空、釋照清入住寺院,專修專弘淨土。除定期佛七、固定的法會、共修活動外,每年寒暑假更有一系列佛學講座,以滿足廣大信徒需求。
2002年由蘭州居士發心由緬甸迎請回一尊2.2米玉佛供奉。從2005年起蓮池寺著手準備大雄寶殿的修建工作,2006年開春正式動工。大殿為仿清斜山式單層雙檐建築,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能輕鬆容納500多人同時共修。寺院的其他殿堂設施(天王殿、講堂、念佛堂、藏經樓、佛塔、觀音殿、地藏殿、祖堂、萬姓先祖堂、鐘鼓樓、往生助念堂、念佛淨修院、僧寮、居士寮、五觀堂、其他建築配套設施)尚在規劃籌資中。寺院道風淳正,修學並重,通過各種如法,豐富的弘法活動,正逐步成為一個面向社會、面向大眾的一座現代化寺院。
米泉市米泉市
2.2米的觀音玉佛 念佛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