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橋水庫

新橋水庫

新橋水庫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紅柳河幹流上,距靖邊縣城40km,是紅柳河流域中的一座控制性骨幹工程,承攔壩址以上的洪水泥沙,確保金雞沙、巴圖灣水庫正常運用和無定河兩岸的安全生產,同時新橋大壩還是307國道的咽喉工程。

簡介

新橋水庫是陝西省最早建成的一座大型水庫,總庫容2億立方米。壩址位於靖邊縣東坑鄉新橋村附近無定河上源紅柳河上,東距縣城37公里,太原至銀川的公路從壩頂通過。水庫地處河源梁峁丘陵
澗地地區,控制流域面積1332平方公里,剔除閉流澗地,實際產流面積為84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4730萬立方米,年輸沙量1500萬噸,原計畫灌溉面積36萬畝,因水量不足,調整為灌東坑鄉至梁鎮一帶耕地及沙荒地16萬畝。

水庫概況

新橋水庫泄洪排沙洞縱剖面示意圖新橋水庫泄洪排沙洞縱剖面示意圖

新橋水庫控制區間流域面積為861km2,多年平均入庫流量為0.124m3燉s,汛期為0.323m3燉s,多年平均含沙量263kg燉m3,汛期平均含沙量545kg燉m3。1961年壩體加高到47m,總庫容為2.0億m3。經過多年運行,截止2001年底,水庫已淤積1.95億m3,水庫防洪能力嚴重不足,現有庫容及泄洪設施已不能滿足防禦10年一遇洪水。新橋水庫一旦失事,必將造成下游金雞沙、巴圖灣等水庫連續垮壩等災難性後果。因此,依據《陝西省紅柳河庫壩群治理工程項目建議書》及其審查意見,對新橋水庫實施除險加固改造,本次除險加固的主要任務是增建泄洪排沙洞。

工程背景

1957年陝西省水利局提出修建新橋水庫的構想,並委託黃河西北工程局作初步設計。1958年1月 黃委會設計院提出《無定河流域規劃報告》,推薦修建新橋、舊城等6座大中型水庫和支溝堵壩方案,並承擔壩址勘測工作,5月提出設計要點,7月提出設計任務書。水庫建築物包括大壩、輸水洞和引洪渠。大壩為均質黃土,分攔河主壩和左岸副壩,主壩最大壩高47.1米,頂寬10米,長380米,壩頂高程1376.75米,上游坡自上而下為1∶2.5~1∶3~1∶8(水中倒土部位),下游坡分別為1∶2.5~1∶3~1∶4,壩後為褥墊式排水。輸水洞位於右岸,為2米×2米磚涵,頂為半圓拱形,進水高程1359.5米,斜臥管進水,11級,進水孔寬0.9米,高1.05米,引水流量5.4立方米每秒,最大為10立方米每秒。

建造過程

引洪渠進口在右岸壩前250米處,渠底高程1371.6米,底寬25米,邊坡1∶2,無閘門控制,渠長2.5公里,泄水量100立方米每秒。1961年修建,尚差700米未通。
水庫建設由榆林專署水利局負責,組織4000民工及技工承擔築壩任務,於1958年9月1日開工,1959年夏採取小斷面渡汛,當年10月1日竣工,完成土石方293萬立方米。共用141萬工日,國家投資
420萬元。
1960年9月,水庫蓄水位達到1361.5米高程,大壩兩肩的壩體及岸坡發生滑塌,壩腳下遊河床30米範圍內發生泉涌和沙沸現象20餘處。10月,陝西省水利廳派工作組檢查,提出了上游截滲、下游加戧,增設排水措施並立即實施。11月北京水勘院副總工馮寅,黃委副主任趙明甫,黃委會設計院院長韓培誠、副總工沈崇剛,陝西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壽蔭、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院長王耿介共同到水庫現場檢查,明確由黃委會設計院承擔加固設計。隨後在補充勘探、摸清庫區水文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於1961年7月提出水庫加固說明書,技術負責人李世同。方案中提出攔河壩建築物等級由4級提高到2級,按設計要求,由上游坡培厚加高大壩3米,水下採用水中倒土,水上部分分層夯實,壩體褥墊式排水延長,下游壩坡河床部分蓋重加固,左岸台地增築副壩,右岸增開引洪渠1道。這次工程除動員民工外,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千餘人參加,於1962年完成。
70年代,又組織民眾在水庫上游乾支流修建中小型水庫10餘座,其中較大的水庫有營盤山(紅柳河)、楊福井(紅柳河支溝)、周灣、西郊(紅柳河石拐子溝)、邊牆渠(紅柳河八里莊溝)和水路畔(紅柳河石窯溝)等6座,總蓄水量約3億立方米。形成了以新橋水庫為中心的壩庫群體,控制上游水沙80%~90%。原先構想的水庫效益很大,以後因水源不足,且庫成後年漏水達2400萬立方米,占河源來水的一半以上,效益很不理想,1966年最多曾灌溉2.7萬畝,1975年庫水已近於涸竭,灌溉基本停止。原有的2億庫容已淤積1.56億立方米,只剩下0.44億立方米,經陝西省省、地兩級主管部門研究同意降為中型水庫。
水庫運用到1980年,共攔泥1.9億立方米,淤出壩地1.65萬畝,早在1966年已開始試種糧食,獲得較好收成。

關鍵性問題

在新橋水庫泄洪排沙洞規劃設計過程中,造床流量、平衡比降、泄流曲線確定是關鍵問題,直接影響泄洪排沙洞的設計合理性,下面對這幾個問題進行討論。

造床流量

造床流量〔1,2〕在泥沙設計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理論上現在還沒有一個成熟的計算方法,目前大多是據經驗公式確定。有關造床流量的求法很多,一般可取三四種方法進行估算,然後比較採用兩個相近數值的平均值做為造床流量。現將幾種確定造床流量的典型方法加以介紹,以便比較說明。
2006-01-18  

(1)木村認為,造床流量可取為以輸沙率加權的平均流量,即
式中:Qi為分級流量(m3燉s),Qsi為該級流量相應的輸沙率(kg燉s),n為分級總數。

2006-01-18 

若假定分級流量與Qi與該級流量相應的輸沙率Qsi=aQmi,將其代入(1)式,則得
根據許多輸沙公式及天然資料,得出m值為:推移質為主的河流m=1;懸移質為主的河流m=2;推移質和懸移質同等重要的河流m=1.5。
(2)造床流量保證率法。根據洪水頻率統計確定造床流量。漢德森(F.M.Henderson)認為:滿槽流量為造床流量,根據美國一些河流的研究,滿槽流量約等於重現期1.07~4年(平均為1.4年)一遇的洪水。
(3)滿槽流量法。在我國,一般都把滿槽流量作為造床流量,由於水流滿槽前,對河床作用最大的自然是滿槽流量,在水位超出河槽而漫灘後,邊灘流速很小,主槽流速變化也很小,其造床作用與滿槽流量相近,但出現的機會卻較少。

2006-01-18 2006-01-18 

(4)黃委會水利科學研究所分析了一部分河流平灘流量和汛期平均流量的實測資料後,採用如下造床流量計算關係式
式中:Q造為造床流量,Q-汛為汛期平均流量。
(5)長江科學研究院提出可按流量級累計的沖刷量達到50%時的對應流量為確定水庫橫向形態的造床流量。
上述經驗方法中,其中(1)、(4)、(5)均是在對較大型的水庫進行研究總結出來的,適用於較大型水庫。(2)、(3)可適用於大型水庫也可適用於中小型水庫的情況,新橋水庫屬於大Ⅱ型水庫,用上述幾種方法分別計算後,相差在10%~20%;根據新橋水庫的特點,最後採用造床流量保證率法,求得造床流量為123m3燉s,計算結果表明是符合實際的。

平衡比降

河槽的平衡比降〔1,2〕也是泥沙設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它的取值對計算結果影響較大,和造床流量一樣,理論上也沒有一個成熟的計算方法,實際當中也用經驗公式推求。新橋水庫採用以下3種經驗方法估算庫區河槽的平衡比降,最後分析確定合理的取值。
(1)J/J0~HJ0.20之間的經驗關係
文獻〔2〕中,根據不同水庫的實測數據,點繪出了J/J0~HJ0.20之間的經驗關係曲線。J為庫區河槽槽底平衡比降,J0為原河道比降,H為壩前平均淤積面高程與原河床高程差。對於新橋水庫,J0=2‰,依據此法得出的庫區河槽平衡比降為1.52‰。
(2)陝西省水科所經驗公式法〔2〕
根據陝西省水科所的分析,計算河槽沖刷平衡比降的經驗公式為
由式(4)可得,庫區河槽比衡比降為J=1.47‰。
(3)清華大學水利系經驗公式法〔2〕
對於新橋水庫的情況,k=1.2,m=0.24。將有關數據代入計算可得J=1.1‰。
上述3種方法得出的平衡比降平均值為1.36‰,計算結果表明新橋水庫的平衡比降取為1.36‰是合理的。
排沙洞泄流曲線
本文根據新橋水庫泄洪排沙洞的設計形式(見圖1),套用水流連續方程和能量方程對新橋水庫的泄流排沙洞的泄流曲線計算公式進行了推導,得出在閘門全開情況下的泄流計算公式。
庫水位下降或上升過程中,泄洪排沙洞中水流的液態會產生明滿流轉換的情況,存在一個明滿流轉換的臨界水位。實際計算中,當庫水位大於臨界水位時,泄流量應採用式(6)計算;當庫水位小於臨界水位時,採用式(8)計算。
臨界水位的確定方法:先利用式(6)和(8)分別計算出滿流和明流的泄流曲線,然後在同一坐標系中將兩條曲線繪出,兩者的交點對應的水位即為臨界水位。
通過臨界水位將計算出的有壓流和明流時的泄流曲線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泄流曲線,則據此泄流曲線及其它條件可進行泄洪排沙洞的設計。新橋水庫通過上述方法確定的排沙洞設計參數,經驗證滿足沖刷指標和淤積指標的要求,泄流規模也滿足千年一遇校核洪水的防洪要求。

貴陽周邊水庫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十二灘水庫
翁井水庫
令京水庫
乾塘水庫
魚上水庫
關山水庫
黃泥哨水庫
小碧水庫
台子田水庫
楓香坡水庫
船田水庫
秦棋水庫
閘子門水庫
倒流溝水庫
十字溪水庫
倒源溝水庫
蘇家寨水庫
拐二水庫
尹家岩水庫
貓洞水庫
孟岩水庫
米坪水庫
蚌殼塘水庫
蜜蜂洞水庫
土香水庫
元豐水庫
魚翅孔水庫
大堰水庫
柏楊溝水庫
後槽水庫
梓木水庫
永溫水庫
王官水庫
大煤廠水庫
許家田壩水庫
古隆水庫
爛溝水庫
紅林水庫
窄巷口水庫
蚌殼堰水庫
鹽井沖水庫
田家寨水庫
孟沖水庫
爛木橋水庫
新坪水庫
煤麼寨水庫
石橋水庫
流白水水庫
林場水庫
香巴房水庫
閣老寨水庫
雲盤山水庫
黑山水庫
修文水庫
應桐水庫
岩鷹山水庫2
岩鷹山水庫1
楊柳沖水庫
西苗水庫
黃土沖水庫
清塘水庫
後洞水庫
把七水庫
浪潮水庫
胖水牛水庫
擺茅水庫
火麻灣水庫
盤龍山水庫
碾子溝水庫
馬換塘水庫
爛田溝水庫
落涵水庫
爛泥溝水庫
大水井水庫
堰地水庫
小橋河水庫
水頭水庫
水溝水庫
上寨水庫
火子沖水庫
高安所水庫
鍋圈岩水庫
牛角田水庫
深沖水庫
龍洞水庫
上溝水庫
長沖溝水庫
鍾家山水庫
麻林水庫
檫耳岩水庫
下紅馬水庫
豬嘴田水庫
老廠水庫
金家廠水庫
何家溝水庫
沙田水庫
小關水庫
板廠水庫
觀馬洞水庫
關馬洞水庫
沙老河水庫
瀑布岩水庫
蒿芝水庫
三江水庫
千坎箐水庫
犀牛洞水庫
巴山丘水庫
羊午水庫
迎風水庫
螺絲田水庫
石筍溝水庫
假魚橋水庫
百花湖水庫
後巢水庫
孟耳水庫
汪官水庫
鍋底灘水庫
王金沖水庫
洛坪水庫
上板水庫
小關湖水庫
爛田灣水庫
松柏山水庫
老山水庫
冷水河水庫
小河水庫
大山水庫
兩岔河水庫
魚簡河水庫
十三寸水庫
花溪水庫
東風水庫
阿哈水庫
新橋水庫
紅岩水庫
大花水水電站

陝西水庫列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發布的《中國水庫名稱代碼》(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SL259-2000)將陝西省所有大型水庫及中型水庫列表如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