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濟橋水庫

通濟橋水庫

位於浦江縣城西3公里處,通濟湖(通濟橋水庫),庫容量58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5平方公里。 今年春節期間,通濟橋水庫洪口方向遊玩的市民驚喜發現,公路邊臨水庫位置新添了一座八角亭觀景台,人們或休息或觀景,在山水亭間駐足流連。 它的落成,為通濟橋水庫又添一景。

通濟湖簡介

位於浦江縣城西3公里處,通濟湖(通濟橋水庫),庫容量58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5平方公里。湖中有島嶼6個,半島數十,風景旖麗,有“百島湖”之稱。湖北茅坪山之北麓有近代著名畫家吳之墓(公元1900-1977年),吳之詩書畫印俱佳,為“浙江畫派”承前啟後重要人物。湖南有四金山,舊說金木火土畢具於此,自宋朝以來,文風鼎盛,名人輩出。清代及其以前、有倡組名震東南之月泉吟社的吳謂,有與趙孟頒並稱元集賢大學士的吳直方,有學貫古今、博通經史的一代名儒吳萊,有銳意進取、八月內連捷三科、自童生一躍成為進士的吳鳳來。到了近現代,則更是名人迭出,奇葩怒放,如吳士槐、吳士授、吳士良、吳之、吳山明等,都各學有專長,成就卓著,可稱為書圓之鄉,蜚聲于海內外。湖東有拔地而起的保全山,四周虬松如盤龍,岩高3l3米,岩頂地平坦,西南有東岩寺。登上岩頂可望水庫全景;東北可看浦陽全城。水庫壩下,楊田村村頭,有一株右樟,樹齡1380餘年,胸徑3米,高7米,冠帽千餘平方米,華蓋饅帳,邑稱“大樹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通濟湖周邊的經濟也得到了持續發展,通濟湖也成為旅遊觀光、水上遊樂、休閒垂釣避暑療養的理想場所。地理位置:通濟湖風景名勝區位於浦江縣城西3公里處,浦陽江上游,為浦江中、南兩大山脈所夾峙。
今年春節期間,通濟橋水庫洪口方向遊玩的市民驚喜發現,公路邊臨水庫位置新添了一座八角亭觀景台,人們或休息或觀景,在山水亭間駐足流連。它的落成,為通濟橋水庫又添一景。
通濟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主體工程竣工後,水庫面貌硬體環境等大為改善,通濟橋水庫管理處按照總體建設規劃,結合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積極發掘水庫人文資源。八角亭觀景台坐落在水庫大壩去溢洪道的公路邊,臨水而立,選用中國傳統建築雙層八角造型,觀景亭占地30平方米,高8.8米,對角長度5米,所用石材選自溫嶺長嶼洞天天然石料,工程總造價近7萬元。它的建成不僅為遊客提供了駐足休閒場所,也為通濟橋水庫增添了一處寶貴的人文景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