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橋水庫

石橋水庫是鄂州市唯一的一座中型人工水庫。交通區位優越,距武黃高速汀祖路出口3公里,距鄂州、黃石城區各9公里,距武漢市中心城區58公里。該水庫水面達2800畝、有效庫容1608萬立方米。

簡介

石橋水庫是鄂州市唯一的一座中型人工水庫。交通區位優越,距武黃高速汀祖路出口3公里,距鄂州、黃石城區各9公里,距武漢市中心城區58公里。該水庫水面達2800畝、有效庫容1608萬立方米;四周群山環繞,湖水清澈,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湖中有島,庫區周邊植被良好,胡柚、刺槐、松樹等

石橋水庫是鄂州建於1958年的惟一的一座中型水庫。當年建水庫時,當地民眾作出了巨大犧牲。良田被淹1600多畝,大劉福,小石橋,下饒灣及周邊1118戶村民舉家遷往條件惡劣的丘陵,在山坡上艱難開墾貧瘠的耕地。如今村里人均耕地不足0.2畝,交通阻塞,信息不靈,所以經濟發展相當緩慢。

人文歷史

相傳大禹治水時來過這裡,因為這裡有一條惡龍興風作浪,搞得民不聊生。大禹為了拯救黎民,把這條惡龍爭取過來,並成了大禹治水的一個幫手。後來,大禹見一座山阻住了這裡的水道,便派這條龍前去開道。只見那龍騰空而起,一頭紮下去,轟的一聲,石飛岩移,山被對中劈開,洪水嘩啦啦地衝過石門流瀉下去。接著,龍又潛入水中,龍角挑,龍爪扒,將擋住洪水的巨石統統砸碎。經過奮戰,一道石橋屹立在兩岸之間,後來人們就將這裡叫“石橋”了。

石橋水庫修建時汀祖鎮叫汀祖區,當時周邊鄉鎮的人都來參加築壩,夜以繼日地人扛肩挑,一年多就將水庫建成了。水庫從此就承擔起汀祖鎮和碧石渡鎮90%農田灌溉和集鎮人口飲用水的重擔。1979年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時,石橋水庫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那時村民吃水和灌溉農田幾乎抽乾了水庫里的水,保住了民生和糧食的豐收。

風景

石橋水庫 石橋水庫

庫區美景醉人、水庫水閘、五顏六色藻類植物、鳥兒在庫區嬉戲、庫水清澈見底

石橋水庫 石橋水庫
石橋水庫 石橋水庫

貴陽周邊水庫

水庫一般的解釋為“攔洪蓄水和調節水流的水利工程建築物,可以利用來灌溉、發電、防洪和養魚。”它是指在山溝或河流的狹口處建造攔河壩形成的人工湖泊。
十二灘水庫
翁井水庫
令京水庫
乾塘水庫
魚上水庫
關山水庫
黃泥哨水庫
小碧水庫
台子田水庫
楓香坡水庫
船田水庫
秦棋水庫
閘子門水庫
倒流溝水庫
十字溪水庫
倒源溝水庫
蘇家寨水庫
拐二水庫
尹家岩水庫
貓洞水庫
孟岩水庫
米坪水庫
蚌殼塘水庫
蜜蜂洞水庫
土香水庫
元豐水庫
魚翅孔水庫
大堰水庫
柏楊溝水庫
後槽水庫
梓木水庫
永溫水庫
王官水庫
大煤廠水庫
許家田壩水庫
古隆水庫
爛溝水庫
紅林水庫
窄巷口水庫
蚌殼堰水庫
鹽井沖水庫
田家寨水庫
孟沖水庫
爛木橋水庫
新坪水庫
煤麼寨水庫
石橋水庫
流白水水庫
林場水庫
香巴房水庫
閣老寨水庫
雲盤山水庫
黑山水庫
修文水庫
應桐水庫
岩鷹山水庫2
岩鷹山水庫1
楊柳沖水庫
西苗水庫
黃土沖水庫
清塘水庫
後洞水庫
把七水庫
浪潮水庫
胖水牛水庫
擺茅水庫
火麻灣水庫
盤龍山水庫
碾子溝水庫
馬換塘水庫
爛田溝水庫
落涵水庫
爛泥溝水庫
大水井水庫
堰地水庫
小橋河水庫
水頭水庫
水溝水庫
上寨水庫
火子沖水庫
高安所水庫
鍋圈岩水庫
牛角田水庫
深沖水庫
龍洞水庫
上溝水庫
長沖溝水庫
鍾家山水庫
麻林水庫
檫耳岩水庫
下紅馬水庫
豬嘴田水庫
老廠水庫
金家廠水庫
何家溝水庫
沙田水庫
小關水庫
板廠水庫
觀馬洞水庫
關馬洞水庫
沙老河水庫
瀑布岩水庫
蒿芝水庫
三江水庫
千坎箐水庫
犀牛洞水庫
巴山丘水庫
羊午水庫
迎風水庫
螺絲田水庫
石筍溝水庫
假魚橋水庫
百花湖水庫
後巢水庫
孟耳水庫
汪官水庫
鍋底灘水庫
王金沖水庫
洛坪水庫
上板水庫
小關湖水庫
爛田灣水庫
松柏山水庫
老山水庫
冷水河水庫
小河水庫
大山水庫
兩岔河水庫
魚簡河水庫
十三寸水庫
花溪水庫
東風水庫
阿哈水庫
新橋水庫
紅岩水庫
大花水水電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