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金縣財神廟

織金縣財神廟聳立在黔中腹地織金縣城,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1992年省文化廳文物處撥專款已修葺一新,使這個古代建築中的瑰寶重放異彩。從選址,到修建,從布局到顏色,都有它的獨特之處,設計建造則屬於水西地區的彝族文化,在現代國內權威建築家們看來,它的建築造型,特別是它的層面結構,具有極為高超的學問,是中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的高峰。它的優美造型,風格獨特的裝飾,使一座龐然大物顯得和諧凝重,飄灑輕盈,具有要好的藝術效果。更可貴的是,財神廟在國內屬絕無僅有,在國外類似建築也只有日本名古屋的天壽閣。而原有的天壽閣已經毀掉,重修的天壽閣僅僅是外型上的模仿原物,再沒有了財神廟這樣的內部結構,所以,織金縣財神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

簡介

織金財神廟織金財神廟

織金縣財神廟始建於清初,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修。坐北朝南。由山門、兩廂、正殿組成。占地面積約63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00平方米。正殿面闊五間,通面闊20.8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5.5米,通高13.96米。抬梁穿斗混合結構,四層四重檐歇山青瓦頂。東、南、西三面帶廊。隔扇門窗。

地理位置

巍峨壯觀、氣宇恢宏的古代建築——省級重點文物——織金縣財神廟聳立在黔中腹地織金縣城。

始建、重建、修建

財神廟始建於明末清初,清乾隆四十八年重建,為木結構建築,三十八脊、四重檐懸山頂式,成寶塔狀,十八個翼角底下分別繫著18個銅鈴,微風徐來,叮噹作響,廟宇共為四層,底層通面闊16.76米,通進深12.15米,並排五間。二三四層按比例逐漸縮小,均由脊樑正中伸出,成為寶塔形。檔山邊有脊檐,由側觀之,形成三個壘砌的“人”字形。每個翼下有各式各樣的獸形木雕撐拱。所有門窗均為精心鏤空雕或浮雕的各類圖案或花紋。1992年省文化廳文物處撥專款已修葺一新,使這個古代建築中的瑰寶重放異彩。

專家評價

財神廟具有較高的科學藝術歷史價值。1986年11月18日,全國著名的文博專家、學者及省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一行27人來織金考察時評價極高。故宮博物院研究員、著名古建築專家單士元評價道:“織金財神廟是特殊古建築,在國內還沒有見過,只有日本大阪的無壽閣與此類似。”北京市建築設計院總建築師張開濟評價道:“財神廟是織金歷史的象徵,貴州和全國都罕見的建築。”文化部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杜仙洲評價道:“織金縣財神廟的屋頂變化多姿多樣,是穿斗結構,用細木條蓋大房子。”省里對這些專家學者的意見非常重視,省文化廳文物處的領導和專家多次到織金考察制定施工方案,繪製圖紙,進行現場施工技術指導。在施工中,省文物處專家大膽探索,勇闖新路,與施工單位默契配合,對財神廟整體向後位移3.12米成功。在全國古代建築修建史上首開先河。

公眾廟宇

大家都知道,普天下在家中供奉財神爺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卻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為財神爺修建一個公眾的廟宇。只有在這裡——織金古城的中心地帶,才修建了這樣一座規劃宏在、氣勢非凡的財神廟。而且其選址定位、設計結構、裝飾色彩,都具有很顯著的地方民族特色,具有上乘的文化品味;不愧為黔西北水西地區絕無僅有的一個古建奇觀。

選址問題

清朝康熙五年,織金開始建置平遠府城。首任知府劉勇聘請了民間地理先生黃陰陽高設計城池布局。黃陰陽依據易經原理,將府城中心點選在我們身後的十字街。所有的建築都按易經八卦方位選址。例如知府衙門就選在西北方向乾位,面對東方的震位,可實現上令下行之速。而財神廟選址則出於這么一種考慮: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織金城內外有泉水八十五處,又有兩條河交匯於這裡,按易經學說的觀點,顯然是水旺克火,則呈現了陰盛陽衰的偏差,這就不利於城中的安全和發展。城內諸多泉水中,又以黑龍潭的位置最為要害。也就是說,在八卦艮位不能有這處龍潭。民間也傳說黑龍潭中有條孽龍,隨時可能拱翻地殼,使全城陷塌入潭中。於是,黃陰陽便令人鑄了十八口大鍋,將黑龍潭全部掩蓋鎖住,才在上面修建財神廟。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水火相濟,又決定將財神廟的大門正對八卦學說中象徵陽火的南方,並且對準這個方向修了一條大街——也就是我們身後這條大街,今天的名字叫新華路。在大街的盡頭還修了一座炎帝廟。炎帝廟又叫火神廟,是陽旺之象。這條大街一直是城中數百年以來的中心大街。過去的人們認為,平遠府及後來改稱的平遠州之所以興旺發達,就全靠這條陽關大道的設計。還十分有趣的是,由於財神廟大門正對大街,從遠處看來,仿佛已經沒有路了,到得廟前,才知道又轉彎過去。這也是財神廟永遠處於突出位置的優勢。

修建原因

在這個位置又為什麼修建財神廟而不修建其他什麼廟呢?這財神廟雖然稱之為廟,但它並不是佛教的寺廟,也不屬於道教回教或者其他什麼教。它在本質上屬於民間文化。按民間的說法,財神爺名叫趙公明,被玉皇大帝封為玄壇元帥,其職權為策權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其能力可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病祛邪,保天下平字,又善斷公道,主持正義,更能保虔心向善的人們發財致富。這樣一個喜氣旺盛之神,人們自然喜歡供奉於家中。而平遠府劉勇和地理先生黃陰陽則有更大胸懷,他們在觀念上跳出了狹隘的家庭圈子,將這尊喜神迎用於府城布局中最重要的位置,使之水火相濟,地方繁榮昌盛。這也算是一個沿用習俗而並不康俗的創舉了。

造型結構

文獻記載,財神廟雖然在選址定位上依據漢文化的易經學說。但是廟的設計建造則屬於水西地區的彝族文化。因為當時是請一位彝族建築師設計和施工的。工程未完建築師便積勞成疾與世長辭了。幸好他有一個技藝也很高超的女兒。女兒繼承父親遺志,鍥而不捨,盡心竭力,終得大功告成。從而使則神廟成為了水西地區彝族建築物中水平最高的典型。

整體布局

還值得注意的是,這財神廟是個打破了傳統格局的傑作。它的廟基呈品字形。正面平齊,長七間,寬21.5米;北面中部凸出,長五間,寬15米,進深六間,深16米。全樓占地344平方米。它有四重脊檐。底層屋面為廡殿頂,二、三、四層屋面均為逐層內收的歇山頂,請從側面看,三個“人”字形檔山逐層壘迭,非常美觀。特別與眾不同的是,它打破了常規,將背面第二層樓的瓦面中部刻意拉長,與第一層瓦面連線成片,使背面為三層,而前面則是四層。整個建築就象一頭坐頭的老虎,坐北朝南,虎虎有生氣。

色彩裝飾

財神廟的裝飾是以黑色為主。黑色是水西彝族最珍視的顏色。那些黑柱、黑枋。而木鬲扇門,雕花窗、木板牆又都塗上了土紅色。這樣紅黑相間,正是彝族民俗中常用色彩,用在這老虎形獎的財神廟上,又象徵老虎皮,可以避邪。而層脊、屋檐、翼角等醒目的地方又用石灰粉糊成白色,線條明快,清新悅目,又象徵老虎的耳朵和眼睛。還有,整個大樓上的許多木雕、灰塑圖案,又都突出表現出彝族民間美術中的虎頭紋飾。

黑虎形狀

那么,為什麼要將財神廟建成一個黑虎形狀呢?因為在彝族同胞中的心目中,黑虎是鎮山之寶,是保衛地方的大將軍,是水西江山 永固的象徵。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在水西彝族都城大方城北就出土過唐代石雕虎頭。聯繫到財神趙公明以黑虎為坐騎,這更說明財神廟象形於虎是彝漢文化的合壁之作。還有,請各位遊客注意,整個財神廟共有36條屋脊,18個翼角,18個銅鈴,都是九的倍數。這是由於古代彝族以九為最吉利的數字,著名的水西女土司奢香夫人坐鎮的是九層衙門,彝族地方政權實行的“九扯九縱”官制。這些屬於彝族傳統文化的內容都體現在財神廟的結構上。

整體評價

財神廟不僅僅是水西地區彝族傳統建築的典型,而且在現代國內權威建築家們看來,它的建築造型,特別是它的層面結構,具有極為高超的學問,是中國古建築中獨樹一幟的高峰。它的優美造型,風格獨特的裝飾,使一座龐然大物顯得和諧凝重,飄灑輕盈,具有要好的藝術效果。更可貴的是,財神廟在國內屬絕無僅有,在國外類似建築也只有日本名古屋的天壽閣。而原有的天壽閣已經毀掉,重修的天壽閣僅僅是外型上的模仿原物,再沒有了財神廟這樣的內部結構。

建築現狀

織金財神廟已成為貴州西部旅遊風景線上的璀璨明珠,正迎著改革開放的東風,展示其絢麗多姿的風采和豐富的內涵,證明自身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