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聯合國大會在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通過,一九七六年一月三日生效。《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一道,被通稱為《國際人權憲章》。《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是國際人權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文書之一,於1966年12月16日由聯合國大會通過並開放簽署。

簡介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聯合國大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通過,一九七六年一月三日生效。

《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世界人權宣言》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一道,被通稱為《國際人權憲章》。《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是國際人權領域最有影響力的文書之一,於1966年12月16日由聯合國大會通過並開放簽署。
公約列舉各項實質性權利:工作權(第6條),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的權利(第7條),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罷工權(第8條),享有社會保障的權利(第9條),家庭、特別是母親和少年兒童得到儘可能廣泛的保護和協助的權利(第10條),享有相當生活水準的權利(第11條),健康權(第12條),受教育權(第13、14條),參加文化生活的權利(第15條)。

1997年10月27日,中國簽署了《公約》,並聲明台灣當局於1967年10月5日盜用中國名義對《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的簽署是非法的和無效的。2001年3月27日,中國政府批准了該《公約》。同年6月27日,《公約》對中國正式生效。

主要內容

《公約》序言確認,按照《世界人權宣言》,只有在創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正如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權利一樣的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自由人類享有免於恐懼和匱乏的自由的理想。《公約》規定,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定自己的政治地位,並謀求其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為他們自己的目的自由處置其天然財富和資源。
《公約》還規定各締約國應保障個人的下列權利:工作權,同工同酬權,以及享受公正、良好和安全衛生的工作條件的權利;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休息權,包括社會保險在內的社會保障權利;免於飢餓權;身心健康權,受教育權,參加文化生活權,婦女、兒童以及家庭、婚姻自由受保護權;獲得相當生活水準的權利;等等。
《公約》規定,每個締約國應盡最大能力採取步驟或經由國際援助和合作,採用一切適當的方法,尤其是立法的方法,逐漸地和無歧視地充分實現公約所承認的權利。開發中國家在適當顧及人權及他們的民族經濟的情況下,可以決定他們對非本國公民享受公約中所承認的經濟權利給予什麼程度的保證;各國為了促進民主社會中總的福利目的,對此等權利只能加以同這些權利的性質不相違背而且只是法律所確定的限制。
《公約》指出,為實現公約所承認的權利而採取的相應的國際行動包括:簽訂公約、提出建議、進行技術援助,以及為磋商和研究的目的同有關政府共同召開區域會議和技術會議等方法。
根據《公約》規定,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設立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各締約國應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為實現公約規定的權利而採取的措施和所取得進展的報告,由秘書長轉交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審議。

《公約》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條約形式確立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並第一次援引《世界人權宣言》,強調了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與公民、政治權利的同等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確立了民族自決的權利,對於維護和促進發展權和建立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產生了積極影響。

公約全文

前文

本公約締約各國

考慮到,按照聯合國憲章所宣布的原則,對人類家庭所有 成員的固有尊嚴及其平等的和不移的權利的承認,乃是世界自由、正義與和平的基礎,確認這些權利是源於人身的固有尊嚴,確認,按照世界人權宣言,只有在創造了使人可以享有其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正如享有其公民和政治權利一樣的條件的情況下,才能實現自由人類享有免與恐懼和匱乏的自由的理想,考慮到各國根據聯合國憲章負有義務促進對人的權利和自由的普遍尊重和遵行。認識到個人對其他個人和對他所屬的社會負有義務,應為促進和遵行本 約所承認的權利而努力,茲同意下述各條 。

條例

第 一 部 分
第一條
一、所有人民都有自決權。他們憑這種權利自由決 定他們的政治地位,並自由謀求他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二、所有人民得為他們自己的目的自由處置他們的天然財富和資源,而不損害根據基於互利原則的國際經濟合作和國際法而產生的任何義務。在任何情況下不得剝奪一個人民自己的生存手段。
三、本公約締約各國,包括那些負責管理非自治領土和託管領土的國家,應在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條件下,促進自決權的實現,並尊重這種權利。
第 二 部 分
第二條
一、每一締約國家承擔盡最大能力個別採取步驟或經由國際援助和合作,特別是經濟和技術方面的援助和合作,採取步驟,以便用一切適當方法,尤其包括用立法方法,逐漸達到本公約中所承認的權利的充分實現。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保證,本公約所宣布的權利應予普遍行使,而不得有例如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 、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區分。
三、開發中國家,在適當顧到人權及它們的民族經濟的情況下,得決定它們對非本國國民的享受本公約中所承認的經濟權利,給予什麼程度的保證。
第三條 本公約締約國承擔保證男子和婦女在本公約所載一 切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方面有平等的權利。
第四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在對各國依據本公約而規定 的這些權利的享有方面,國家對此等權利只能加以限制同這些權利的性質不相違背而且只是為了促進民主社會中的總的福利的目的的法律所確定的限制。
第五條
一、本公約中任何部份不得解釋為隱示任何國家、團體或個人有權利從事於任何旨在破壞本公約所承認的任何權利或自由或對它們加以較本公約所規定的範圍更廣的限制的活動或行為。
二、對於任何國家中依據法律、慣例、條例或習慣而被承認或存在的任何基本人權,不得藉口本公約未予承認或只在較小範圍上予以承認而予以限制或克減。
第 三 部 分
第六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工作權,包括人人應有機 會憑其自由選擇和接受的工作來謀生的權利,並將採取適當步驟來保障這一權利。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為充分實現這一權利而採取的步驟應包括技術的和職業的指導和訓練,以及在保障個人基本政治和經濟自由的條件下達到穩定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的發展和充分的生產就業的計畫、政策和技術。
第七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條件,特別要保證:
(甲)最低限度給予所有工人以下列報酬:
(1)公平的工資和同值工作同酬而沒有任何歧視,特別是保證婦女享受不差於男子所享受的工作條件,並享受同工同酬;
(2)保證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庭得有符合本公約規定的過得去的生活;
(乙)安全和衛生的工作條件;
(丙)人人在其行業中有適當的提級的同等機會,除資歷和能力的考慮外,不受其他考慮的限制;
(丁)休息、閒暇和工作時間的合理限制,定期給薪休假以及公共假日報酬。
第八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保證:
(甲)人人有權組織工會和參加他所選擇的工會,以促進和保護他的經濟和社會利益;這個權利只受有關工會的規章的限制。對這一權利的行使,不得加以除法律所規定及在民主社會中為了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的利益或為保護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需要的限制以外的任何限制;
(乙)工會有權建立全國性的協會或聯合會,有權組織或參加國際工會組織;
(丙)工會有權自由地進行工作,不受除法律所規定及在民主社會中為了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的利益或為保護他人的權利和自由所需要的限制以外的任何限制;
(丁)有權罷工,但應按照各個國家的法律行使此項權利。
二、本條不應禁止對軍隊或警察或國家行政機關成員的行使這些權利,加以合法的限制。三、本條並不授權參加一九四八年關於結社自由及保護組織權國際勞工公約的締約國採取足以損害該公約中所規定的保證的立法措施,或在套用法律時損害這種保證。
第九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
第十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
一、對作為社會的自然和基本的單元的家庭,特別是對於它的建立和當它負責照顧和教育未獨立的兒童時,應給以儘可能廣泛的保護和協助。締婚必須經男女雙方自由同意。
二、對母親,在產前和產後的合理期間,應給以特別保護,在此期間,對有工作的母親應給以給薪休假或有適當社會保障福利金的休假。
三、應為一切兒童和少年採取特殊的保護和協助措施,不得因出身或其他條件而有任何歧視。兒童和少年因予保護免受經濟和社會的剝削。僱傭他們做對他們的道德或健康有害或對生命有危險的工作或做足以妨害他們正常發育的工作,依法應受懲罰。各國亦應規定限定的年齡,凡雇用這個年齡以下的童工,應予禁止和依法應受懲罰。
第十一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 ,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各締約國將採取適當的步驟保證實現這一權利,並承認為此而實行基於自願同意的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既確認人人免於飢餓的基本權利,應為下列目的,個別採取必要的措施或經由國際合作採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具體的計畫在內:
(甲)用充分利用科技知識、傳播營養原則的知識、和發展或改革土地制度以使天然資源得到最有效的開發和利用等方法,改進糧食的生產、保存及分配方法;
(乙)在顧到糧食入口國家和糧食出口國家的問題的情況下 ,保證世界糧食供應,會按照需要,公平分配。
第十二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的體質和心理健康的標準。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為充分實現這一權利而採取的步驟應包括為達到下列目標所需的步驟:
(甲)減低死胎率和嬰兒死亡率,和使兒童得到健康的發育 ;
(乙)改善環境衛生和工業衛生的各個方面;
(丙)預防、治療和控制傳染病、風土病、職業病以及其他的疾病;
(丁)創造保證人人在患病時能得到醫療照顧的條件。
第十三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它們同意,教育應鼓勵人的個性和尊嚴的充分發展,加強對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並應使所有的人能有效地參加自由社會,促進各民族之間和各種族、人種或宗教團體之間的了解、容忍和友誼,和促進聯合國維護和平的各項活動。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認為,為了充份實現這一權利起見:
(甲)初等教育應屬義務性質並一律免費;
(乙)各種形式的中等教育 ,包括中等技術和職業教育 ,應以一切適當方法,普遍設立,並對一切人開放,特別要逐漸做到免費;
(丙)高等教育應根據成績,以一切適當方法,對一切人平等開放 ,特別要逐漸做到免費;
(丁)對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等教育的人的基礎教育 ,應儘可能加以鼓勵或推進;
(戊)各級學校的制度,應積極加以發展;適當的獎學金制度,應予設定;教員的物質條件,應不斷加以改善。
三、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尊重父母和(如適用時)法定監護人的下列自由:為他們的孩子選擇非公立的但系符合於國家所可能規定或批准的最低教育標準的學校,並保證他們的孩子能按照他們自己的信仰接受宗教和道德教育。
四、本條的任何部份不得解釋為干涉個人或團體設立及管理教育機構的自由,但以遵守本條第一款所述各項原則及此等機構實施的教育必須符合於國家所可能規定的最低標準為限。
第十四條 本公約任何締約國在參加本公約時尚未能在其宗主領土或其他在其管轄下的領土實施免費的、義務性的初等教育者,承擔在兩年之內制定和採取一個逐步實行的詳細的行動計畫,其中規定在合理的年限內實現一切人均得受免費的義務性教育的原則。
第十五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
(甲)參加文化生活;
(乙)享受科學進步及其套用所產生的利益;
(丙)對其本人的任何科學、文學或藝術作品所產生的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利益;享受被保護之利。
二、本公約締約各國為充份實現這一權利而採取的步驟應包括為保存、發展和傳播科學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驟。
三、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尊重進行科學研究和創造性活動所不可缺少的自由。
四、本公約締約各國認識到鼓勵和發展科學與文化方面的國際接觸和合作的好處。
第 四 部 分
第十六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承擔依照本公約這一部份提出關於在遵行本公約所承認的權利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報告。
二、(甲)所有的報告應提交給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秘書長應將報告副本轉交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按照本公約的規定審議:
(乙)本公約任何締約國,同時是一個專門機構的成員國者,其所提交的報告或其中某部份,倘若與按照該專門機構的組織法規定屬與該機構司範圍的事項有關,聯合國秘書長應同時將報告副本或其中的有關部份轉交該專門機構。
第十七條
一、本公約締約各國應按照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在同本公約締約各國和有關的專門機構進行咨商後,於本公約生效後一年內,所制定的計畫,分期提供報告。
二、報告得指出影響履行本公約義務的程度的因素和困難。
三、凡有關的材料業經本公約任一締約國提供給聯合國或某一專門機構時,即不需要複製該項材料,而只需確切指明所提供材料的所在地即可。
第十八條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按照其根據聯合國憲章在人權方面的責任,得和專門機構就專門機構向理事會報告在使本公約中屬於各專門機構活動範圍的規定獲得遵行方面的進展作出安排。這些報告得包括它們的主管機構所採取的關於此等履行措施的決定和建議的細節。
第十九條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得將各國按照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規定提出的關於人權的報告和各專門機構按照第十八條規定提出的關於人權的報告轉交人權委會以供研究和提出一般建議或在適當的時候參考。
第二十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以及有關的專門機構得就第十九條規定的任何一般建議或就人權委員會的任何報告中的此種一般建議或其中所提及的任何檔案,向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提出意見。
第二十一條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得隨時和其本身的報告一起向大會提出一般性的建議以及從本公約各締約國和專門機構收到的關於在普遍遵行本公約所承認的權利方面所採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進展的材料的摘要。
第二十二條 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得提請從事技術援助的其他聯合國機構和它們的輔助機構以及有關的專門機構對本公約這一部份所提到的各種報告所引起的任何事項予以注意,這些事項可能幫助這些機構在它們各自的許可權內決定是否需要採取有助於促進本公約的逐步切實履行的國際措施 。
第二十三條 本公約締約各國同意為實現本公約所承認的權利而採取的國際行動應包括簽訂公約、提出建議、進行技術援助、以及為磋商和研究的目的同有關政府共同召開區域會議和技術會議等方法。
第二十四條 本公約的任何部份不得解釋為有損聯合國憲章和各專門機構組織法中確定聯合國各機構和各專門機構在本公約所涉及事項方面的責任的規定。
第二十五條 本公約中任何部份不得解釋為有損所有人民充份地和自由地享受和利用它們的天然財富和資源的固有權利。
第 五 部 分
第二十六條
一、本公約開放給聯合國任何會員國或其專門機構的任何會員國、國際法院規約的任何當事國、和經 聯合國大會邀請為本公約締約國的任何其他國家簽字。
二、本公約須經批准。批准書應交存聯合國秘書長。
三、本公約應開放給本條第一款所述的任何國家加入。
四、加入應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加入書。
五、聯合國秘書長應將每一批准書或加入書的交存通知已經簽字或加入本公約的所有國家。
第二十七條
一、本公約應自第三十五件批准書或加入書交存聯合國秘書長之日起三個月後生效。
二、對於在第三十五件批准書或加入書交存後批准或加入本公約的國家,本公約應自該國交存其批准書或加入書之日起三個月後生效。
第二十八條 本公約的規定應擴及聯邦國家的所有部份,沒有任何限制和例外。
第二十九條
一、本公約的任何締約國均得提出對本公約的修正案,並將其提交聯合國秘書長。秘書長應立即將提出的修正案轉知本公約各締約國,同時請它們通知秘書長是否贊成召開締約國家會議以審議這個提案並對它進行表決。在至少有三分之一締約國贊成召開這一會議的情況下,秘書長應在聯合國主持下召開此會議。為會議上出席並投票的多數締約國所通過的任何修正案,應提交聯合國大會批准。
二、此等修正案由聯合國大會批准並為本公約締約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按照它們各自的憲法程式加以接受後,即行生效 。
三、此等修正案生效時,對已加接受的各締約國有拘束力,其他締約國仍受本公約的條款和它們已接受的任何以前的修正案的拘束。
第三十條 除按照第二十六條第五款作出的通知外,聯合國秘書長應將下列事項通知同條第一款所述的所有國家:
(甲)按照第二十六條規定所作的簽字、批准和加入;
(乙)本公約按照第二十七條規定生效的日期,以及對本公約的任何修正案按照第二十九條規定生效的日期。
第三十一條
一、本公約應交存聯合國檔庫,其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各本同一作準。
二、聯合國秘書長應將本公約的正式副本分送第二十六條所指的所有國家。

現實意義

公約把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以法律形式加以確認,將其與公民權利政治權利擺到同等地位,對生存權發展權集體人權概念的形成、發展和完善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