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毛飛廉

絲毛飛廉

絲毛飛廉(學名:Carduus crispus)為菊科飛廉屬的植物。分布於俄羅斯、歐洲、蒙古、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全國各地有等地,生長於海拔400米至3,600米的地區,多生於山坡草地、荒地河旁、田間或林下,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雜草名

毛飛廉

雜草學名

Carduus crispus L.

雜草別名

飛廉

雜草圖片

絲毛飛廉

形態特徵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成株 株高40—150厘米。莖直立,有條棱,上部或頭狀花序下方有蛛絲狀毛或蛛絲狀綿毛。下部莖生葉橢圓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5—18厘米,寬1—7厘米,羽狀深裂或半裂,側裂片7一12對,邊緣有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刺齒,齒頂及齒緣有淺褐色或淡黃色的針刺。全部莖生葉兩面異色,上面綠色,沿脈有稀疏多細胞長節毛,下面灰綠色或淺灰白色,被薄蛛絲狀綿毛,基部漸狹,兩側沿莖下延成莖翼,莖翼邊緣齒裂,齒頂及齒緣有針刺。頭狀花序通常3—5個集生於分枝頂端或莖端;頭狀花序小,總苞卵形或卵球形,直徑1.5—2(2.5)厘米;中、外層總苞片狹窄,寬0.7—2毫米。花紅色或紫色,長1.5厘米,花冠5深裂,裂片線形。子實 瘦果稍壓扁,楔狀橢圓形,長約4毫米,頂端斜截形,有軟骨質果緣,無鋸齒。冠毛多層,白色,不等長,呈鋸齒狀,長達1.3厘米,頂端扁平擴大,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花果期4—10月。以種子繁殖。幼苗 子葉闊橢圓形,長11毫米,寬7毫米,先端鈍圓,葉基圓形,中脈1條,具短柄,下胚軸較粗壯,粉紅色,無毛,上胚軸不發育;初生葉1片,闊橢圓形,先端鈍尖,葉緣有刺狀粗齒,葉基楔形,中脈1條,無毛,具葉柄,後生葉與初生葉相似。

分布範圍

生於荒野、路旁、田邊等處,較耐乾旱。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歐洲北美洲伊朗朝鮮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

其它功用

全草入藥,有散瘀止血、清熱利濕的功效;也是優良的蜜源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