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菊

九眼菊

九眼菊是分布新疆天山的一種粗壯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信息

九眼菊是分布新疆天山的一種粗壯多年生草本植物。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九眼菊
種拉丁名:Olgaea lanipes (C. Winkl.) Iljin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蝟菊屬
屬拉丁名:Olgaea
中國植物志:78(1):068
組中文名:蝟菊組

組拉丁名:Sect.Olgaea
亞族中文名:飛廉亞族
亞族拉丁名:CARDUINAE O.Hoffm.
族中文名:菜薊族

族拉丁名:CYNAREAE Le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粗壯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單生,不分枝,基部直徑1.5厘米,被稠密的綿毛。基生葉 線狀長橢圓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包括邊緣針刺長3.5—5.5厘米,羽狀淺 裂或深裂,有長柄,柄長5厘米,邊緣有針刺,柄基擴大;側裂片9—11對,半圓形或寬三角 形,邊緣有3—5個刺齒,裂片頂端及刺齒頂端有淡黃色的長硬針刺,針刺長4—6毫米,齒 緣裂片頂端及刺短針刺,針刺稀疏,長l毫米或不足1毫米。莖葉與基生葉同形並等樣分 裂,具有等樣的刺齒及針刺,下部莖葉有短柄,向上的葉無柄。全部葉堅硬,革質,兩面異 色,上面綠色,無毛,有光澤,下面灰白色,被稠密的蛛絲狀絨毛。頭狀花序5—9個在莖頂 集生成復頭狀花序,被稠密而膨鬆的綿毛。總苞寬鍾狀,直徑4—5厘米。總苞片多層,多 數,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披針狀鑽形,長約2厘米,寬達3.5毫米,向上漸尖針刺狀;內 層皮紙質,線形或寬線形,長2.5—3厘米,寬1.5毫米,頂端漸尖。小花紫紅色,花冠長2.9 厘米,檐部長1.8厘米。花冠裂片長5毫米,細管部長1.1厘米。瘦果倒圓錐狀,長6—9 毫米。冠毛多層,不等長,向內層漸長,長達2.5厘米;冠毛剛毛淡黃色,鋸齒狀,基部連合 成環,整體脫落。 花果期7—8月。
產地分布:分布新疆天山(和碩和庫車等)。生於河谷、河灘礫石地。模式標本采自新疆天山地區。
本種提示:在西藏西南部(扎達一帶)可能還有一種媚菊屬植物,即Olgaeathomscmii(Hook.F.)I1jin(inNot.Syst.Herb.Hort.Bot.Petrop.3:142,1922etinBull.Jard.Bot.Russe23:142,1924——Carduus?LadaKsP.C.B。Clarke,Comp.Ind.215,1876---CarduusthomsoniiHook.F·,F1.Brit.Ind.3:361,1881.),為備忘,現將原始記載摘錄如下:”一年生草本,高30—45匣米。莖單生,粗壯,上部被綿毛,有條棱。葉長15—20厘米,線狀長圓形或披針形,羽狀淺裂,上部莖葉基部擴大抱莖,全部葉邊緣有刺齒。頭狀花序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總苞鍾狀,直徑5一7.5厘米,被稠密的綿毛。總苞片鑽狀,長2.5厘米,外層邊緣有針刺。花托托毛長6毫米。瘦果長6毫米。冠毛不等長,長達3.2厘米”。

相關條目

植物植物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