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五開光坐墩

紫檀五開光坐墩

紫檀五開光坐墩是清代的貢品,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館。

紫檀五開光坐墩

紫檀五開光坐墩紫檀五開光坐墩
紫檀五開光坐墩
製造年代:
材料:紫檀
規格: 徑28厘米,高52厘米
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介紹

坐墩屬於高坐具椅凳類,又名“繡墩”,由於它上面多覆蓋一方絲繡織物而得名。在清前期的坐墩上,大都還保留著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跡。坐墩的開光來自古代藤墩用藤子盤圈做成的墩壁。墩這種坐具的出現可追溯到中國南北朝時期,當時的佛教石窟中,草或藤編的沙漏狀墩的形象隨處可見。在雲岡的一個北魏石窟中(約470—493年),主佛坐在石窟中的一個巨大寶座上,而其弟子則坐在較小的墩子上。與繡墩這種狀似木鼓、中間粗上下窄的坐具相比較,一種叫做筌蹄的細腰高形坐具曾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這種坐具在敦煌285窟北魏壁畫中曾有表現。經過歷代民族融合坐墩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仍可見可知可尋的鼓狀繡墩的形狀。
圖中的坐墩仍保留著木腔鼓的痕跡。腔壁有五個略具海棠式的開光,上下各有弦紋及釘紋一道,象徵著繃在鼓面的皮革邊緣和釘皮革的帽釘,這些是明及清前期坐墩常有的特徵。此繡墩忠實於木腔鼓的造型,開光利用海棠的傳統造型,其線條簡練、抽象、飽滿而又有張力。整個繡墩充分運用了點、線、面相結合的裝飾,又與整體木腔鼓的敦厚樸實的造型渾然一體,體現了中國古代質樸、自然、規整的審美情趣。
坐墩是家具藏品中的貴族,因傳世量小,而往往做工精細,格調高雅,為專家所推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