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岩書院

紫岩書院位於綿竹市區城東,始建於元代延佑三年(1316),其規模之宏大,為蜀川前所未有。這所書院的前身是南宋“中興賢相”抗金名將張浚的讀書地。其舊址最早是在綿竹城北二十里地的紫雲岩,即現在九龍山悟影堂。這裡黛崖翠嶂,環境幽邃,也是張浚的兒子、南宋著名理學家、南軒先生張(木式)的故居。張浚死後,為了追念這位勤政愛民的丞相,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這裡修建書院,由於張浚自號紫岩先生,竣工後,朝廷就下詔賜名“紫岩書院”。

基本介紹

紫岩書院紫岩書院

綿竹紫岩書院,始建於元代延祐三年(1316),其規模之宏大,為蜀川前所未有。

綿竹人引以為驕傲的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楊銳和其兄楊聰都曾在這裡讀過書、執過教。楊聰於清朝道光年間在紫岩書院作山長時為勉勵學子,曾撰寫幾副楹聯刻於書院正廳大門,從這些楹聯中,我們也可以窺見書院的悠久歷史和滄桑變化。其中一副是:“此院經五百年,自延祐而還,弦誦由來方鹿洞;有池周六十丈,是宇文故址,津梁何必數鵝湖。”這是說這所書院在距離今天六百多年前的規模和影響之大,其聲名鼎盛完全可與馳名天下的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媲美。另有一副楹聯是:“自嚴君平卜宅以來,古井猶存,想當年道德幽思,易傳一篇,直使紫岩為嗣響;昔張丞相讀書於此,高山不遠,願多士風流接踵,長城萬里,莫將青史讓前賢。”它以點帶面地說明了這所書院的特有景物和滄桑變化。

這所書院的前身是南宋“中興賢相”抗金名將張浚的讀書地。其舊址最早是在綿竹城北二十里地的紫雲岩,即現在九龍山悟影堂。這裡黛崖翠嶂,環境幽邃,也是張浚的兒子、南宋著名理學家、南軒先生張栻的故居。張浚死後,為了追念這位勤政愛民的丞相,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這裡修建書院,由於張浚自號紫岩先生,竣工後朝延就下詔賜名為“紫岩書院” 到明朝永樂初年才將書院遷於今綿竹中學校址。其後,或加以修葺,或擴其屋宇,明末遭兵亂踐踏,毀於一旦。清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以後,書院幾經滄桑,屢次遷址,頻頻更名,先後為“景宣書院”、“晉熙書院”、“月波書院”。到嘉慶二十三年(1818),才又遷到這裡,並恢復紫岩書院的名稱。此後時有修繕,大體恢復到過去的規模。清末廢科舉,辦新學,光緒二十三年(1897)改為綿竹縣立初級中學堂,1949年被省教育廳使名為四川省綿竹中學

園內名勝

院內有西漢武帝時著名哲學家嚴君平所鑿的“月波井”。傳說月波井每當朝霞霽月,井中水波蕩漾掩映,因此得名。傳說這口井與綿竹武都山的升仙井相通,嚴君平在這裡隱居修道,每天早晨從升仙井土遁至成都,在君平街上賣蘿蔔,賣完後就到成都嚴君亭卜卦,日得百錢至黃昏而歸。

月波井月波井

“止止亭”,據記載是北宋嘉祐年間進士宇文之邵所建,他曾在文州曲水縣做知縣。與張浚、楊繪並稱為綿竹宋代三賢,四十歲時辭去官職回到綿竹隱居治學,由於他自號止止,歸隱時所築的亭就叫“止止亭”。原亭已不知所在地,我們看到的“止止亭”是後人為紀念他於民國年間重建的。上面為綿竹文化名人張昌文先生書寫的三個大字。
湖橋是南宋紹定四年(1231)綿竹知縣宇文西叔峒所建,目的是為了尊崇張浚、張栻父子。原址不在紫岩書院內,為後人移建“止止亭”時移建於此。
回瀾塔,始建於元朝,原名文峰塔,又名同慶閻,毀於明朝末年,現存的是清朝同治四年(1865)所建,高27米,牆厚約1米,13層。據碑文記載,同治四年,因馬尾河洪水泛濫,波濤洶湧,民間傳說泛濫與龍王爺興妖作怪有關。於是將塔名更改為回瀾塔,大約是想祈請龍王早早回龍宮去吧。

名人介紹

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的楊銳

止止亭止止亭

楊銳(1857—1898),字叔嶠,四川綿竹人,戊戌六君子之一。1889年(光緒十五年)授內閣中書,後晉為侍讀。曾入張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職期間經常寫信向張之洞密報朝中動態。甲午中日戰爭時,主張集精兵猛將大舉北援,保衛津沽。1895年參與發起強學會。強學會被封禁後,又聯合會中志士抗爭。清廷在強學會舊址基礎上設立官書局,命其參與選書事宜。1898年春在京創立蜀學會,並辦蜀學堂,以張之洞的《勸學篇》。

為指南,兼習中學和西學。4月列名保國會,而每於集會時常當眾假寐。在百日維新中受到光緒帝召見,賞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參與新政。與康有為相交,但變法主張多有不合,攻擊康“多謬妄”,聲稱要對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變時被捕,張之洞營救不及,被害。遺著編為《楊叔嶠文集》和《楊叔嶠詩集》。

對聯

實學在窮經,試看魏國遺書,只有傳箋無語錄;
立身須潔己,欲守宗儒宗派,豈容義利作空談。
佚名題紫岩書院

紫岩池水光如鑒;
絳峰文星氣似珠。
佚名題紫岩書院回瀾塔

此院經五百年,自延祐而還,弦誦由來方鹿洞;
有池周六十步,是宇文故址,津梁何必數鵝湖。
清代楊聰題大廳正門

自莊君平卜宅以來,古井猶存,想當時道德幽思,易傳一編,直使紫岩成嗣響;
昔張丞相讀書於此,高山不遠,願多士風流接踵,長城萬里,莫將青史讓前賢。
清代張聰題大廳正門

亭起勢凌霄,宇文公青史書賢,芳躅自堪留百代;
湖開波映月,張魏國紫岩嗣響,大名同與峙千秋。
□□題紫岩書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