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秧雞

紐西蘭秧雞

紐西蘭秧雞是一種好動的鳥,但失去了飛行能力。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棲息於沼澤地的水草叢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離飛行。

基本信息

名稱類別

【中文名稱】新
紐西蘭秧雞
紐西蘭秧雞
西蘭秧雞
紐西蘭秧雞
【中文別名】紐西蘭短翼秧雞
【拉丁學名】Gallirallusaustralis[1]
【命名時間】Sparrman,1786
【英文名稱】WEKA
【科屬分類】鳥綱鶴形目秧雞科紋秧雞屬

外形特徵

著名的紐西蘭
紐西蘭秧雞
紐西蘭秧雞
秧雞是紋秧雞屬(Rallidae)的成員之一,這是一種好動的鳥。它們已經失去了飛行能力,只要看到它們那特有的短翅就能準確的識別。它們壯碩而笨重的軀體披滿棕色羽毛,上面有黑色條紋。這種不會飛的鳥具有一條很長的尾巴,喙長而彎曲,強壯的腿上布滿網紋。[2]
前額羽毛較硬,嘴長等於或長於跗跖;鼻孔呈縫狀,位於鼻溝內。翅短,向後不超過尾長,初級飛羽上有斑紋。第2枚初級飛羽最長,第1枚初級飛羽的長度介於第6枚和第8枚之間。尾羽短而圓。跗跖長短於中趾或中趾連爪的長度;細長,趾間無。上體褐色有黑色條紋,面部和下體前部為灰色或灰藍色。雌雄羽色相似。紐西蘭秧雞有四個亞種。亞種的外表看來有些微小的差異。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3])

生活習性

棲息於沼澤地的水草叢中,奔走迅捷,偶作短距離飛行。飛行時頭頸前伸,雙腿下垂。主要取食植物嫩芽和種子,兼食昆蟲和小型水生動物。在距水面不高的密草叢中以蒲草和蘆葦葉築巢。巢略呈盤狀。每窩產卵6~7枚。卵粉棕色,上布稀疏的暗褐色細斑。雌雄共同孵卵。雛鳥出殼後滿被黑褐色絨毛,為早成性。

生長繁殖

單配製,有領域性,有時配對關係可維持數年。兩性共同營巢,巢築在草叢或蘆葦叢中,用細枝、蘆葦或薹草建成碟形或杯形巢,高出水面或漂於水面,偶爾也把巢建在灌叢中。雌雄共同餵養照顧雛鳥,有時前窩產的未成年鳥和同窩內的其他成鳥也參與照顧雛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