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雀珊瑚[中藥]

紅雀珊瑚[中藥]
紅雀珊瑚[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百足草,常綠灌木。莖綠色,常呈“之”字形彎曲生長,肉質,含白色有毒乳汁。葉互生綠色,卵狀披針形,革質,中脈突出在下面呈龍骨狀。杯狀花序排列成頂生聚傘花序,總苞鮮紅色,花期夏季。全年開紅或紫色花,樹形似珊瑚,故稱「紅雀珊瑚」。有紅雀珊瑚,班葉紅雀珊瑚及卷葉珊瑚等品種,同屬的白雀珊瑚,形似紅雀珊瑚,但葉中脈不突出,葉較薄,綠色中雜有不規則的白色斑塊。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酸、微澀,性寒。有小毒。

歸經

歸心、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止血生肌。

主治

瘡瘍腫毒,疥癬,跌打腫痛,骨折,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瘡瘍腫毒:扭曲草、土牛膝、南蛇勒苗各適量,共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2、治蜈蚣咬傷:紅雀珊瑚鮮葉適量和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3、治目赤腫痛:扭曲草葉適量,冰片少許,共搗爛,外敷患眼。(《廣西中草藥》)

4、治刀傷出血:紅雀珊瑚鮮葉適量,和飯粒少許,搗爛外敷。(《福建藥物志》)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搗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多為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肉質大草本,高1-2m。莖直立,常作“之”字形折曲,肉質,綠色或深綠色,有乳液。單葉互生;近無柄;葉片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0cm,先端漸尖,全緣或微波狀,中脈於葉背隆起。杯狀聚傘花序集成頂生的復聚傘花序;總苞鮮紅色或紫色,長約1cm,左右對稱,除頂裂片稍有睫毛外,余均禿淨,上側基部成一短距,狀如拖鞋,基部上有腺體;雄花與雌花均突出總苞之外。蒴果長約6m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分布於熱帶美洲。我國廣東、廣西、雲南等地露地栽培,其他地區多為溫室栽培。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相關論述

《抗癌植物藥參考表》中有“墨西哥、古巴民間藥,有用其莖葉、乳汁治腫瘤、癌症”的記載。

罕見植物第二季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罕見植物第(一)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大戟科·大戟亞科植物和屬

大戟亞科(Euphorbioideae),大戟科的一個亞科,本亞科在中國有2族,7屬,100種。①烏桕族,包括澳楊屬地楊桃屬、海漆屬烏桕屬響盒子屬。②大戟族,包括大戟屬紅雀珊瑚屬。亞科的模式族:大戟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