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戟

林大戟

林大戟,大戟科,大戟屬。生於林下、林緣、灌叢間、草甸子,高山草地、背陰山坡等地。主治腎炎水腫、血吸蟲病肝硬化、結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胸腔積液、痰飲積聚;外用治疔瘡癤腫。有逐水通便、消腫散結之功能。

基本信息

名稱特徵

林大戟林大戟

林大戟 Euphorbia lucorum
屬種: Euphorbia lucorum
屬名: 大戟屬 Euphorbia
科名: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屬種名定名: Euphorbia lucorum Rupr.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根較肥厚,紡錘形,徑0.8-1.5(2)厘米,黑褐色,有分歧。莖直立,通常單一,不分枝,基部常帶淡紫色,被白色細柔毛或無毛。葉互生,無柄,上部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莖下部葉多為倒披針形或匙形,長2-6厘米,寬0.6-1.8厘米,基部圓形,先端鈍圓或稍尖,邊緣具微鋸齒,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西面被白色毛或無毛,中肋明顯。總花序頂生,通常具5-8傘梗,有時單梗生於莖中上部葉腋,被細毛或無毛,傘梗基部輪生5-8枚苞葉,長圓狀披針形至長卵形,傘梗頂端又各具3(5)枚小傘梗,或不具小傘梗,小傘梗基部具輪生的3(5)枚狹卵形的苞片,小傘梗頂端具2 (3)枚廣卵形或三角狀廣卵形的小苞片及1-3杯狀聚傘花序,苞片及小苞片綠色,邊緣具微鋸齒;杯狀總苞淡黃色,外面無毛,內部稍有毛,檐部4裂,裂片鈍圓,邊緣有細齒成無齒,腺體4,狹橢圓形,子房球形,具不均勻的長瘤狀突起,花柱3,先端2淺裂。蒴果近球形,具3分瓣,徑3-4毫米,表面具不整齊的長瘤,基底部寬,通常連成雞冠狀突起。種子卵圓形,褐色,長達2毫米,略有光澤。花期5-6月,果期6-7月。

採集與加工

藥用根部,春季萌芽前挖取根部,洗淨,切段或切片曬乾備用。

功能與作用

主治腎炎水腫、血吸蟲病肝硬化、結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腹水、胸腔積液、痰飲積聚;外用治疔瘡癤腫。有逐水通便、消腫散結之功能。

生長習性和分布

生於林下、林緣、灌叢間、草甸子,高山草地、背陰山坡等地。分布於我國東北各省,朝鮮俄羅斯也有分布

大戟科·大戟亞科植物和屬

大戟亞科(Euphorbioideae),大戟科的一個亞科,本亞科在中國有2族,7屬,100種。①烏桕族,包括澳楊屬地楊桃屬、海漆屬烏桕屬響盒子屬。②大戟族,包括大戟屬紅雀珊瑚屬。亞科的模式族:大戟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