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漿大戟

乳漿大戟

乳漿大戟Euphorbia esula L.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5~40厘米,有白色乳汁,莖直立有條紋,下部帶淡紫色,短枝或營養枝上的葉密生,條形,長15~3厘米;長枝或生花的莖上葉互生,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頂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凸尖.花序為多歧聚傘狀,頂生,帶5傘梗呈傘狀,每梗再2~3回分叉,苞片對生,寬心形,頂端具短驟尖.杯狀花序頂端4裂,腺體4,位於裂片之間,呈新月形.蒴果無毛,種子約2毫米,灰褐色有棕色點。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乳漿大戟乳漿大戟
種中文名:乳漿大戟
種拉丁名:EuphorbiaesulaLinn.
種別名:爛疤眼
科中文名:大戟科
科拉丁名:Euphorbiaceae
屬中文名:大戟屬
屬拉丁名:Euphorbia
英文名:Leafy spurge國內分布:分布於全國(除海南、貴州、雲南和西藏外)。
國外分布:廣布於歐亞大陸,且歸化於北美。
命名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中國植物志:44(3):125
最低海拔:800
乳漿大戟乳漿大戟

最高海拔:1800生長環境:山坡溝邊草叢中藥用部位:根(雞腸狼毒
藥用功能:利水道,消水腫,殺蟲,攻蟲,攻腸胃中積滯
多年生草本,15—40厘米,有白色乳液。直立,下部帶淡紫色;短枝或營養校上的葉密生,線狀倒披針形;長枝或生花的莖上的葉互生,倒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1—3.5厘米,0.2一O.8厘米,頂端鈍、微凹或有細凸尖。多歧聚傘花序頂生,通常3—5枝呈傘狀,每傘梗再2—3回叉狀分枝;總苞片對生,半圓形,頂端短尖;杯狀總苞頂4裂,腺體4,位於裂片之間,新月形,兩端有短角。蒴果無毛;種子灰褐色或有棕色斑點,長約2毫米。花期4月,果熟期5月。野生於山坡或路旁;我國華東東北到西南各省區都有分布。種子含油約35%,供工業用油;全草切碎,投入糞池能殺蛆。

產地分布

分布於全國(除海南、貴州、雲南和西藏外)。廣布於歐亞大陸,且歸化於北美。

形態特徵

乳漿大戟乳漿大戟
多年生草本。根圓柱狀,長20厘米以上,直徑3-5(6)毫米,不分枝或分枝,常曲折,褐色或黑褐色。莖單生或叢生,單生時自基部多分枝,高30-60厘米,直徑3-5毫米;不育枝常發自基部,較矮,有時發自葉腋。葉線形至卵形,變化極不穩定,長2-7厘米,寬4-7毫米,先端尖或鈍尖,基部楔形至平截;無葉柄;不育枝葉常為松針狀,長2-3厘米,直徑約1毫米;無柄;總苞葉3-5枚,與莖生葉同形;傘幅3-5,長2-4(5)厘米;苞葉2枚,常為腎形,少為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4-12毫米,寬4-10毫米,先端漸尖或近圓,基部近平截。花序單生於二歧分枝的頂端,基部無柄;總苞鍾狀,高約3毫米,直徑2.5-3.0毫米,邊緣5裂,裂片半圓形至三角形,邊緣及內側被毛;腺體4,新月形,兩端具角,角長而尖或短而鈍,變異幅度較大,褐色。雄花多枚,苞片寬線形,無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顯伸出總苞之外;子房光滑無毛;花柱3,分離;柱頭2裂。蒴果三棱狀球形,長與直徑均5-6毫米,具3個縱溝;花柱宿存;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卵球狀,長2.5-3.0毫米,直徑2.0-2.5毫米,成熟時黃褐色;種阜盾狀,無柄。花果期4-10月。

生長習性

生於路旁、雜草叢、山坡、林下、河溝邊、荒山、沙丘及草地。

薔薇亞綱分類導航

薔薇目 | 傘形目 | 無患子目 | 桃金孃目 | 豆目 | 山茱萸目 | 鼠李目 | 大戟目 | 衛矛目 | 山龍眼目 | 紅樹目 | 大花草目 | 牻牛兒苗目 | 檀香目 | 亞麻目 | 遠志目| 川薹草目

大戟科·大戟亞科植物和屬

大戟亞科(Euphorbioideae),大戟科的一個亞科,本亞科在中國有2族,7屬,100種。①烏桕族,包括澳楊屬地楊桃屬、海漆屬烏桕屬響盒子屬。②大戟族,包括大戟屬紅雀珊瑚屬。亞科的模式族:大戟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